韓海霞
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今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風向標、主基調,是完整的育人目標體系,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使我國教育系統綜合改革布局的“風向標”與“總開關”相繼打開,教師從教書轉向育人。我們的“職業院校教師核心素養及養成的研究”課題,就是針對職業院校,形成適合職業院校教師發展的目標培訓體系,來達到提煉和養成教師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職業院校;教師核心;素養養成
“素養”是指人在接受教育、訓練和實踐中獲得的修養,包括思想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等。“核心素養”就是一個人的品格和能力中的核心要素。
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教師的核心素養影響著學生的核心素養,反過來,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了,也能讓老師的核心素養水平上升。對于職業院校而言,知識層次的教學任務較職業能力的培養任務輕,對于專業與行業領域對接緊密,所以我們職業院校教師的四大核心素養為:執著的教育情懷,扎實過硬的專業素養,嫻熟的教育藝術,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素養。就此展開我們如下的論述:
一、職業院校教師,執著的教育情懷的養成
1.情緒、情感、情懷是心理學中常常提到的源于人行為需要的外在表現,三者是逐級遞進,時間持續的程度也是逐步提高的。
當情緒積累到一定時間,打破了系統的平衡,并通過行為外顯從精神世界進入真實的社會環境,對接社會文化生活,從而產生人的高級社會性需要,如“友誼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就會產生比情緒更加穩定、持久,并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穩固長期的體驗,此時情感便誕生了。情感的產生需要一定的年齡基礎。
伴隨著情感的呈現和持續發展,當具備心流活動發生的特征時,會伴隨出現“過度學習”,沉浸其中而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也就是心流體驗,此時就具備了發展特定情懷的機緣。情懷就像一種信仰,無形中給人以力量,并在不知不覺中驅動著人們相信并主動去踐行。
2.無論是情緒、情感還是情懷,都是中性詞,都存在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的發展方向,此時教師的引領作用尤為重要。假設教師的情緒情感都是正向積極的,便會產生積極的正面的情懷,比如我們常說的家國情懷、教育情懷等,再通過學生的耳濡目染,進行傳遞和傳承,就可以形成教育教學的良性的循環。反之亦然。
認知→態度→情緒→行為→習慣→情感→正向引領→系統沉淀→情懷→穩定的個人心智模型,這十個環節是層層推進的關系,最基礎的認知有先天和后天之分,所以伴隨情緒、情感、情懷的演進,職業院校教師的教育情懷便可以得以扎根。以點帶面,教師的言傳身教,會帶動學生人文底蘊與責任擔當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職業院校教師扎實過硬的專業素養的養成
1.構建科學知識引領的專業文化氛圍。一方面給職業院校教師搭設專業發展的溫床,鼓勵其參加各種教育科研培訓項目;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共同架構專業領域標準和要求,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給職業院校的學生更多的交流機會,得到知識的引領的同時,在了解行業領域標準的前提下,進退有度。
2.文化素養與學科專業知識要深厚、扎實。包括教育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提升、行業領域發展的動態、跨學科知識的融通與連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等等,都能大力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職業院校教師嫻熟的教育藝術的養成
1.構建合作共享的專業文化。傳統的教師素養提升比較單一,以自我學習為主。建合作共享型的專業文化是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素養,拓寬教學思路的立足點和歸宿,也能為職業院校教師的個人成長搭建一定的平臺。
2.加強集體備課,進行資源共享,促進教師個體專業文化發展。集體備課是指教師個人研究的基礎上集體研討備課,每位老師都有話語權。同時職業院校的特點就是專業性強,每位老師的觀點和理念在這樣的集體活動中就有機會得到升華。
3.利用網絡資源,對外交流,提增教師的信息量。作為一個有意識進步的教師,一個想提升自我素養的教師,應利用各種資源提升自我。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形成嫻熟的教育方式方法,在不斷運用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具有教育魅力的教育者,打造嫻熟的教育藝術風格。
四、職業院校教師創新思想的養成
1.構建探索反思文化,橫向發展專業領域,深挖自身創新思維。只有教師真正理解透徹的東西,才有機會創新,才能真正傳授給學生,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教師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學,最大限度的體現自身價值,從而推動教師自身的提高。如果想要提高教師的創新水平,就要先在自身專業領域橫向發展研究,反思這條道路,非走不可。
2.縱向、多領域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時代前沿的專業領域方向,職業崗位深度探索對接,理解新興專業、行業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打造職業院校教師的創新思想。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進步,《清單革命》、《堅毅》、《正面管教》、《逆商》、《認知天性》、《心智力》、《萬物皆數》等許多國內外前沿暢銷的書籍,吸引了一的大批優秀的家長、銀行、保險、企業家等人群貪婪的學習。作為具有預測功能的教師團隊的我們,尤其是職業院校的教師,崗位與專業職能、標準對接十分敏感,在這個用知識為社會賦能的時代,如果沒有縱向的廣泛學習,每個人都很容易被落在時代長河的角落,更不用提創新了,所以我們需要在職業操守的刺激下,終身學習,終生成長,鏈接搭橋、融入貫通、特色化、本土化,養成職業院校教師的創新素養。
教師的工作是一個充滿創造的過程,無論社會的發展方向如何智能和網絡化,教師的主導作用的不可替代性。《職教20條》要經過5-10年的時間,完成職業院校教育系統的改革與創新。我們的“職業院校教師核心素養及養成的研究”課題,就是針對職業院校,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分別進行整合,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反復不斷碰撞進行改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職業院校教師發展的目標培訓體系,養成教師的核心素養。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職業院校教師核心素養及其養成的研究》(JYZ19121)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