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普通高等院校開設最悠久最熱門的主流專業之一,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風貌。從現階段的教育發展來看,漢語言文學教育目前還有許多有待開發和完善的地方,因此探討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做促進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發展的參考,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問題;措施
在物質飛速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下,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危機感越來越強烈了。漢語言文學具有人文性與非實用性的特征,不能直接轉換成社會生產力,以致于難以滿足當今時代對專業技術人才的渴求,漢語言文學教育觀念難免受到沖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漢語言文學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改革挑戰,為了推動漢語言文學教育向“更科學、更高效、更現代化”方向發展,符合時代需求,對本專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對漢語言文學教育研究有所幫助。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 教育理念不明確
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漢語言文學教育正面臨著傳統教育與當代社會價值文化的沖擊,部分教師出現了教育理念模糊不清的情況,沒有深入思考教育教學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普遍采用傳統化應試教育理念,沒有認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味的給學生灌輸了專業知識。一方面,這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促使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被動化學習,課堂參與感低,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質量差。另一方面,教育教學方法刻板化,師生缺乏良好的課堂互動,學生專業知識吸收不全,學生接觸的傳統文化知識面狹窄,教學效果大大縮減,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要有明確的教育理念做導向,明確人才培養方案,指引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 課程教育體系不完善
在不少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體系中,存在教學內容陳舊、設計不合理的現象,例如,在就業率低的情況下,大量增加實用型課程,偏離了人文學科的教育方向;在教學質量下降時,增加非實用性的專業課程等,降低學生實踐活動的運用,與時代相脫節。應注重對人文素養與專業技能的課程層次結構調整與優化。
3. 學生就業能力不足
由于漢語言文學本身的特征,使得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出現就業難、就業形勢不理想等現象。雖說漢語言文學涉及的就業面較為廣泛,但部分職業專業性低,易替代,且學生的就業方向固定化,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學生的就業壓力。此外,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脫節,學生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勝任職業能力,導致就業質量參差不齊,就業層次低等現象。學校應注重構建理論知識聯系實踐操作的橋梁,做好就業工作,開設相關的教育課程和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主要措施
1. 明確新時代教育理念
新時代的發展,漢語言文學教育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培養人文復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師應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其次,教師應把握課堂教學方向,不盲目、不跟風,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把握教育教學的核心。最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生人文復合型人才的期望,激發學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2. 優化課程教育體系
在完善課程體系時,首先要注重人文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其次,漢語言文學繼承了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本科四年的全日制學習并不能使學生完全吸收龐大的知識體系,以此,學校應不斷改良教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好必修課與選修課的作用和地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教育教學方案。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研究習慣,激發學生研究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片面認識。最后,在課程改革和設計中,要合理科學、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時代需求不斷完善課程結構。
3. 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面對漢語言文學這種先天專業弱勢,學校要注重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特色優勢,最基礎的就是言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多開展開放性實踐活動,通過解決各種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學校及時的實踐教育,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相融合,思維訓練與技能訓練想融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教育要聯系社會,組織學生走進未來主要就業單位,例如學校、媒體、出版社等等,讓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既要搞好理論研究,也要掌握現代職業技能,實現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
結束語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人文學科,是繼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專業,同時也是現代化人文關懷的主要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就使得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必須不斷革新。雖然漢語言文學教育現狀仍存在許多的不足,但作為各大高校的主流專業,不少研究者為此尋求合適的教育改革。如何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文復合型人才,是教育大眾化給本專業帶來的巨大挑戰,是教育新課改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據此分析了教育理念不明確清晰、課程教育體系不完善、學生就業能力不足,從三個方面分析了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教育教學中應采取的措施,明確了漢語言文學教育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完善了課程的教育體系,堅持理論與實際融合的教學思想,以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文復合型人才培養。理論探討雖然重要,但實踐出真知,在實踐中摸索,相信能走出一條適合漢語言文學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超.論述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散文百家.2018(06):52.
[21]張春雷.我國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8(09):98-99.
[3]李英順.淺析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J].參花(下).2019,(10):105.
[4]陳吉猛.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08(18):80-82.
[5]杜曉萍.淺談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48-49.
作者簡介:吳曉月(1999.10)女,漢族,籍貫:海南省昌江縣,單位:學校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