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老和孩子們一起為社區居民寫福送福
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虎山路街道關工委自2008年成立以來,始終以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為目標,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優化教育活動陣地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協調、主動、共享、持久”的理念,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黨建+關建”,建強關愛組織。一是強化黨的領導,堅持服務大局。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組織領導,把健全完善“黨建帶動關工委建設”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部署,明確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抓好落實,并做到“四同”,即關工委工作與街道的各項目標任務同研究、同部署、同實施、同檢查,從而使關工委更好地圍繞服務大局開展工作。二是強化班子建設,擴大基層組織。成立街道、社區兩級組織,街道關工委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主任、一名轄區德高望重的五老任常務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社區關工委由社區黨組織書記任主任、分管副書記或五老任副主任。三是拓展服務隊伍,織密工作網絡。積極擴大關心下一代志愿者隊伍,除定期挖掘充實相對年輕、經驗豐富、樂于奉獻的五老外,還吸納在校大學生、年輕創業者和青年志愿者等為關愛工作力量增添活力。自2017年以來,街道、社區陸續建立老干部協會,成立老干部黨組織,使老干部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體力量,在各項工作中起到了良好地示范帶頭作用。

金水路社區關工委組織老同志與少年兒童共度重陽節
“五老+活動”,提升關愛活力。近幾年來,街道轄區內新建居民小區增多,外來入住人口不斷增加,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也成為一項重要工作。為動員更多老同志加入關心下一代工作,街道常務副主任閆洪倫帶領街道班子、社區主任,組成幾支“動員小分隊”,采取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對轄區內具備相關條件的老同志逐一上門走訪,向他們介紹關工委組織性質、重要意義,“現身說法”打消顧慮。就這樣,“動員小分隊”幫助街道動員了近200人的骨干隊伍,確保每個社區有5—10名五老骨干人員。加入到關工委組織的老同志們充分發揮政治堅定、經驗豐富、工作認真的優勢,利用不同平臺為少年兒童提供節假日課外輔導、法治教育、國學教育、特長培養等全方位服務,每年利用學雷鋒日、勞動節、兒童節、國慶節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利用寒暑假期開展興趣輔導、趣味運動會、歌舞演出等活動,受到少年兒童和家長的喜愛。街道也涌出了像金成龍(百通馨苑社區)、伊永順(馨苑社區)、李勝德(玉堂社區)等一大批活躍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一線的老同志。70多歲的老干部金成龍,退休后帶著強烈的革命情感踏上了“紅色收藏”之路,開始搜集整理毛澤東像章及不同時期的年歷畫、報紙、票具等。為增強青少年的愛國情感,他每年對藏品進行系統整理,在社區設置展館供青少年參觀。為讓青少年看懂、知曉展品背后的故事,他自己為大家講解,一天下來常常嗓子都啞了。
“陣地+項目”,創新關愛模式。街道關工委采取建巢引鳳、合作共建的模式,將有關部門、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等關于青少年服務項目引進社區,由社區提供場地,組織青少年參與,使關工委工作既有穩定的活動陣地,又有效地解決了社區專業人才不足、活動開展不夠連續的問題,建立起青少年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目前,已經開辦六個項目式服務平臺。一是在春和社區、金秋社區推進“悅讀書房”項目。“悅讀書房”先后開展名家進社區、誦書會、讀書之星評比、與父母同讀一本書、讀書征文、圖書漂流卡等活動,還與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社團配合,共同開展讀書誦典系列活動,帶動大批青少年參與讀書活動,感受讀書的樂趣。二是在文昌苑社區打造文昌觀瀾青少年之家,設立公益繪本館、青少年創客基地、興趣小組活動陣地和四點半課堂,為青少年提供就業創業講座、權益維護幫助、開展文化交流、組織“夜走”健步行、夏季納涼晚會等活動。三是在馨苑社區打造“竹蜻蜓靜待花開·兒童自護”項目,對青少年進行防性侵、防拐賣、防走失、防毒品、防校園暴力教育17次,開展智慧父母家庭教育講堂等10余次,走進看守所對7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抗逆力。四是在金水路社區開辦“關心下一代大課堂”,每周三都會召集社區的孩子進行硬筆字學習,舉辦普法知識講座、風箏節,邀請黨員鄒瑾給青少年上紅色傳承課。五是阜康社區與區書法家協會開辦“兒童書畫苑”。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方建波每周兩天進行書法、素描、國畫、油畫、工筆畫等科目教學。在社區文化街每年組織書畫展,吸引近百名青少年參加現場作畫。六是在金秋社區打造“四維課堂”項目,通過百姓課堂以文化人、幸福課堂以文興家、實踐課堂以文睦鄰、修身課堂以文促廉,向青少年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服務項目各有特色,為培養孩子們良好思想品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