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20年5月綜合報道】 由于韓國政府實施逐步放棄核電的政策,越來越多的核電設備供應商決定放棄韓國電力工業規范(KEPIC)證書。
在開展自主化核電標準體系建設之前,韓國曾面臨多堆型、多國標準問題。當時10臺機組采用美國標準、2臺采用法國標準、4臺采用加拿大標準。在綜合考慮了韓國的標準應用實踐經驗、行業的熟悉程度、國際認同度、核安全監管當局的接受度等因素后,韓國政府及其核電業界最終共同確定了基于參考標準(主要是美國標準)、結合韓國工業實際、采用法國的核電標準體系結構、建立KEPIC的思路,意圖通過美國標準通用性強的特質,實現對國內多樣化核電技術的包容。
一般而言,要保持KEPIC證書,核電設備供應商需要每三年支付約1億韓元。這一證書僅授予具有設備設計、制造、安裝、建設、運行、維護和保養能力的企業,目的是從設計開始就確保設備的高質量。這意味著核電設備制造業的門檻很高,擁有相應資質的企業幾乎是不可替代的。但是,這些企業正在為了生存而放棄核電設備制造業務。如果這一趨勢持續,韓國核電行業將會崩潰。
在政府2017年宣布棄核政策后,相關人士表示了對核電行業生態系統的擔憂。政府已多次表示,由于設備供應商仍在運營,因此核電廠不會面臨維修和保養問題。但現實與政府預期剛好相反。如果整個行業生態系統崩潰,除非提前關閉機組,否則使用進口設備將是唯一的選擇,韓國核電廠的維修和保養工作將在費用、安全性、設備接收以及日程安排等方面面臨挑戰。此類設備僅能從包括美國和法國在內的極少數國家進口,與使用國產設備相比,相關費用將會大幅增加。
相關人士表示,生態系統崩潰將導致嚴重問題,并且恢復的可能性很小。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韓國政府需改變核政策,例如恢復新韓蔚1號和2號機組建設項目以及積極拓展海外核電建設市場。
根據世界核協會(WNA)網站公布的信息,韓國目前擁有24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3.2 GWe,核發電量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3.7%。正在建設4臺機組,總裝機容量5600 MWe。
在2017年6月古里1號機組永久關閉儀式上,韓國總統文在寅簡要介紹了逐步放棄核電的計劃。他表示,韓國將不會新建核電機組,在運機組的運行壽期將不會超過40年,其政策是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逐步減少核電裝機容量。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17年12月發布《電力供應基本藍圖》草案。根據該草案,韓國到2030年的核電機組數量為18臺,總裝機容量20.4 G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