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網站2020年4月20日報道】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最近對全球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堆的調研發現,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盡管醫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產仍在繼續,但運輸和配送問題可能導致醫院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根據世界核協會(WNA)公布的信息,锝-99m是最常用的醫用放射性同位素,每年應用約4000萬次,占全部核醫療應用的80%,占診斷掃描應用的85%。锝-99m的生產主要分為兩步:首先利用生產堆生產鉬-99,然后通過鉬-99衰變獲得锝-99m。锝-99m和鉬-99的半衰期都很短,分別為6小時和66個小時,均不能長期貯存。在正常情況下,在完成生產后,會立即采用空運方式將鉬-99運至目標國家,然后迅速在醫院和核醫療中心得到使用。
原子能機構最新的調研發現,位于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波蘭、荷蘭、俄羅斯、南非和美國的生產堆仍在繼續生產鉬-99,因為政府將它們劃定為“重要”生產設施。但是,由于許多國際航班因疫情停飛,鉬-99的運輸和配送受到影響。
例如,南非Safari-1研究堆和NTP放射性同位素公司(NTP Radioisotopes)在政府宣布封城后仍堅持生產鉬-99。但由于一些航班停飛,部分產品訂單被取消,Safari-1不得不降低產量。如果有更多訂單取消,Safari-1將考慮進一步減產甚至暫時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