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城第四中學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傳統課堂中,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缺乏對新事物的探索和思考。因此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就必須重視二者之間結合,在策略、手段及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進;注重培養中學生自主表達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識、語言應用能力等綜合素質;同時還應該注意寫作教學與日常閱讀訓練相結合的方式方法。
大多數學校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形式單一,大多數采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對于習作教學,教師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會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這樣使教學缺乏了針對性,教師也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教師在教學生習作技巧、習作要素等方面的時候,也沒有花費時間去仔細設計課堂教學形式,其中關鍵原因是還沒有充分的意識到培養學習興趣對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性,并且沒有花費很多時間去進行有效的思考,所以時間一長,學生們難免會覺得習作枯燥乏味,積極性不高,甚至可能會對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產生影響。所以,為了使學生有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應該設計多種教學形式,將課堂學習效率發揮到最大化。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學生們對于方法執行的感興趣程度,教師要著重思考如何應對這種問題,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由于初中生自身的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文字語言知識的積累程度多數情況都是從課文中獲取,寫作素材累計的還不夠多,這就給初中學生作文習作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同時現如今依然有很多教師采用傳統作文教學模式,只是單純地向學生們介紹寫作訓練方法,沒有花費過多的時間為學生拓展作文素材,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習作水平,這樣就難以激發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同時也嚴重地阻礙了初中生作文學習質量的提高。教師應該在學生精力充足的情況下,為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拓展,豐富教學素材,使學生能夠從作品中獲取習作靈感和習作經驗,才能夠使學生在長期的作文教學中提高習作水平。
在初中語文作文習作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其目的不僅僅是為就提升教學水平,更加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課堂氛圍的建設吸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才能夠使學生的作文習作水平有質的飛躍。
如圖1在初中階段展開的以開國大典的主題為例,老師們可以在大屏幕上給同學們觀看開國大典的有關圖片,讓學生們搜集有關的閱讀材料并有感情的閱讀文章,總結每個段落表達了什么,這些只是最基礎教學任務。[1]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學習課文,使同學們感受毛澤東先生的偉人風采,體會到全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之前的緊張感以及新中國誕生以后祖國同胞們內心的激動、自豪感,并且由此激發同學們強烈的愛國熱情,這才是教師最值得考慮的問題。

圖1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學生的愛國情感推到一個高潮,和同學們一起觀看開國大典的錄像片,共同見證那個偉大時刻,給同學們帶來強烈的身臨其境之感,其次,教師要帶著同學們共同了解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中國歷史,了解中華兒女為保家衛國而進行的頑強斗爭,點燃學習激情。然后再讓同學們帶著這種狀態去大聲朗讀文章,帶著老師提出的課堂問題閱讀文章,在文章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比如時間和地點,文章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主要人物是誰,文章中讓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從中理清文章思路,學生也能夠從中學習文章布局。老師們也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寫作的任務把自己的感悟用寫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由老師帶領同學們按部分學習搜集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要求學生多讀,讀是學生熟悉文章的過程,把一頁書好好地消化,勝過匆忙地閱讀一本書。
大量的寫作和閱讀能使學生逐漸掌握文章主旨思想,再加上教師的情境設置,學生能夠從中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感受到新中國成立的來之不易,從而珍惜今天所擁有的幸福生活。[2]培養愛國情感,這是進行習作訓練的重要部分。后者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在課堂上組織節日主題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深入體驗節日習俗和歡快的氛圍,深入體會下,學生會將所見所聞加入自己的作文中,且在親身體驗后學生的寫作會更具感染力,對學生們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應該盡可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直接關系到學生們在學習中思維的發揮空間。所以老師們要站在通過培養學生們興趣的角度來傳授知識。與此同時,老師們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滲透相關的實踐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對于學生們來說創新能力也會在實踐中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3]比如,老師在講到關于天空的課程時,可以讓學生們根據所講的內容進行思維的發散。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如何根據天空的不同形態來判斷天氣和季節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的興趣可以有效地被激發,讓學生們進行適當的探討,自己的話來描述觀察到的景象或者得到的結論。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老師一般充當的是課堂的主導者,講述者。而學生們往往充當的是課堂的聆聽者。其實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要學生掌握相應的學習技巧和應試技巧而不是要求學生們掌握提升語文素養的方式方法和學習語文的能力。但是在一般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們掌握的往往是考試范圍限定之內的。但是這樣的要求在極大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探索欲望,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們在創新思維方面的發展。
比如圖2在桃花源記的講解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通過媒體音響和大屏幕給學生們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下更好的感受桃花源的幽美。[4]在講課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們各自分享自己家鄉的照片,也可以在課后布置作業讓學生們談論一下桃園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并且探討各自的優缺點,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們不布置課后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們更好的聆聽課堂感受課堂。這樣一來課堂的活躍程度得到了提高,也達到了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的目標。

圖2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寫作是一個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環節,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激發閱讀熱情、還可以培養他們良好品格。但是目前存在著一些教師對其理解不深刻或不夠重視等問題。隨著現階段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也開始由此產生,研究發現,好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成果還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開始普及了一種閱讀教學方法與寫作教學方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