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英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合營中學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改革后所提出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化學教師應該主要探究的主要內容之一,與學生當下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進而受到了社會各級的廣泛關注。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當積極的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承擔起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深入研究教學創新的方式和方法,為學生提供最為優質的教育服務,讓學生取得最大化的進步。
自主學習是初中生學習的關鍵。首先,就學生自身的發展來說,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各種素質和能力都已初步建立,即將步入高中繼續深造,這兩種教育方式的巨大轉變,要求學生的自主性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須要保證學生的自主性,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其次,在中學階段,由于課程數量的增加和教學難度的增加,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不能獨立思考,需要老師親自教導,這就給老師增加了很大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教學進度過慢,不能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化學課程。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遇到問題后,能夠獨立思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從而緩解老師的工作壓力,加深對化學的了解,從而提高中學化學教學的質量。再者,在新一代的人才輸出方面,社會對新一代的人才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形成很強的自主性,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社會,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從而造成他們的心理問題。
化學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很強,許多化學結果都需要借助實驗去反復的分析和論證。因此,借助實驗操作并配合提問就顯得極為有必要了,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例如在進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將常規的演示實驗改為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設計的分組實驗。教師首先為學生提供火柴、小木條、酒精燈、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固體、試管等儀器。然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借助這些儀器和藥品,如何進行氧氣的制取。經過討論可以有以下方案;(1)將過氧化氫溶液放進試管,然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到試管口,查看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能否放出氧氣;(2)將過氧化氫溶液放進試管加熱,然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到試管口,查看過氧化氫溶液加熱能否放出氧氣;(3)將二氧化錳以同樣的兩種方法操作,看是否放出氧氣;(4)把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常溫混合,看是否放出氧氣。學生最后得出第(4)種方案是制氧氣的最佳方法。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開發、思路的梳理,自主設計并探究實驗,在自主探究實驗過程中,得出實驗結論。這樣學生所獲得的化學知識就是通過自己的探究而主動構建的。
在學習鐵生銹條件的研究時,可以事先給學生安排一個家庭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在家做三個對比實驗:(1)鐵釘在干燥的空氣中銹蝕情況;(2)鐵釘半截露出水面的銹蝕情況;(3)鐵釘浸沒在上層有植物油的水中的銹蝕情況。讓學生自己觀察、研究得出鋼鐵制品生銹的條件。課上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教師創設了情境,將化學問題實際化、學生通過自己設計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得出結論的過程,充分參與到化學知識學習之中,也訓練了化學思維,提高了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交往和協作也是密不可分的。老師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同學們更好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并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比如,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問題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師不能只是單純的講解,而是要引導學生們開拓思路,大膽思考,打破教科書知識的限制,通過網絡或者其它圖書來尋找答案,從而得到更多的新知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在完成教學前,老師要對學生的教學進行一個總結與回饋,并對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增進師生間的理解,為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參考。
分析、評價知識必須要建立在理解的前提之上,如果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不夠準確,那么解題的難度勢必會大幅度增加,這樣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實際上也是極為不利的。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使得教育教學工作更加順暢的實施,就必須要注意培養學生分析、評價和應用各類化學信息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探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為了更好的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一般在各種化學題目中都會設置一些干擾信息,學生只有順利排除干擾將有效信息篩選出來了,才能高效的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烴的衍生物”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布置此類習題,“當紅磷存在時,羧酸跟溴發生反應,可以在羧基碳上導入溴原子”。將下列各步變化中指定分子式的有機產物的結構填入空格中:

這道題中所涉及的新信息和物質學生均沒有學過,要求學生將題目中所給的信息與學過的有機反應規律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靈活應用能力。當然,在題目設置過程中,教師還應當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避免題目難度過大,否則學生解題質量效果不佳,也難以達到訓練的目的,在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點評時必須要及時靈活,這樣才能有效的發揮訓練的作用與價值。
如上文所述,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教育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相關教育教學工作,使得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顯然并非易事,其也有諸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具體如下:首先,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學生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之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目的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學好化學知識。如果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相關教學工作,那么就可能會導致教學質量效果差,因此要始終堅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優化教學質量。
其次,要不斷對教學模式以及方法等進行優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教師只有積極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才能使得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新意,才能更好的學習和探索知識,使得學生的內驅動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促進教學的創新發展。
最后,則需要緊跟教材以及教育教學目標設置自學能力培養的要求等等。教材以及教育教學目標是教師實施教學工作的前提所在,如果不能堅持以教材為切入點,那么一系列教學工作的實施都將會受到影響和干擾,導致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淪為空談。
總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對教學模式以及方法等進行革新是極為有必要的,其可以更好的優化教育教學質量,展現學習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自主的探究和發現化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明確培養的重難點,不斷的優化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