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名海
化學武器技術門檻低,又極具實戰價值,威力僅次于核武器,有“窮人的原子彈”之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化學武器首次被用于戰場,導致成千上萬人受到傷害甚至死亡。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又被稱為“化學家戰爭”。戰爭結束后,世界各國領導人集體倡議,要求加強遏制和限制使用這種恐怖致命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盡管如此,很多國家仍然陽奉陰違,暗中發展化學武器。當時的中國沒有這樣做,原因是太貧窮落后,科技水平也不支持。
李忍濤出身富裕家庭,聰明好學,早年就讀于清華大學,后又去誕生過巴頓、孫立人等多位名將的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1929年,他又到德國陸軍參謀大學攻讀化學兵器專業。為了保家衛國,他特意選擇了這一冷門專業。
讀書期間,李忍濤得知日本正在悄悄研制化學武器的消息,更感憂慮。留學期間,他受到了同在德國的“伯樂”——桂永清和俞大維的贊賞,為以后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1年,李忍濤學成回國,去找時任兵工署署長俞大維。俞不想埋沒人才,就向軍政部長何應欽推薦了李忍濤。
左圖:李忍濤將軍。右圖:李忍濤的清華學校畢業證書
曾留學日本的何應欽視野開闊,見識相對比其他政要高。他想讓李忍濤開拓事業,將之引薦給蔣介石。蔣聽后,大感興趣地說道:“我國防化(學武器)部隊還未起步,這副重擔正需要你這有志之士去挑起來。”
蔣介石安排李忍濤先去軍校任職,為軍官們普及這個專業。臨別之際,蔣介石贈他五百大洋,讓他安家。
此時李忍濤春風得意馬蹄疾。他到了軍校后,發現在德國認識的“伯樂”桂永清擔任軍官培訓班和高等教育班主任。桂永清大喜,任命他為副主任,而且經常往高層推薦。不久以后,蔣介石任命李忍濤為留德預備班上校主任。再往上就是將軍了!李忍濤的“升職”速度讓多年郁郁不得志的將領們羨慕嫉妒恨,但李忍濤悶悶不樂。他掛念的不是職務級別,而是盡快建立化學兵,以應對外寇侵略。但這個宏偉規劃被長時間擱置下來,再無下文。
1932年的一天,李忍濤在南京遇到一位美國軍校的美籍同學,看到他帶著一本印著“機密”的新書。李忍濤心花怒放,借了一晚,把全部內容都拍攝下來。該書詳細地講述了各種化學武器的制造、特性以及偵毒、防毒、消毒等方法,詳盡實用。李忍濤的心都快蹦出來了!這說明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不動聲色地研制化學武器,中國怎么還沉睡不醒?李忍濤馬上找何應欽等國民黨政要呼吁,但很多高官不以為然,既然《日內瓦公約》明確規定不準使用化學武器,中國搞這東西,豈不是率先違背公約?李忍濤苦口婆心地解釋:“我們當然不會首先使用化學武器,但嚴酷的事實是,歐美列強一直在悄悄地研制(化學武器),強鄰日本更是如此。我們必須想辦法應對,否則到了戰時,中國會吃大虧!”
在他再三勸說下,蔣介石終于拍板,成立化學兵部隊(簡稱學兵隊)。為嚴格保密,特別是防止日本人關注,這支部隊對外宣稱是軍政部直屬部隊,叫“軍政部學兵隊”,由李忍濤擔任隊長。
當時國民黨軍隊伍中懂化學武器的寥寥無幾,必須進行全面學習。第一期訓練班只招收了36個學員,第二期招收了130人。李忍濤收集美、德、日化學武器的特點,結合國情,嚴格對學兵隊人員進行全方位的針對性訓練。隊員們刻苦努力,學習成績優秀。
何應欽、白崇禧、俞大維等國民黨軍高官們前來視察,均盛贊不已。蔣介石聞之,贊賞李忍濤,將之吸收為國民黨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軍銜晉升為少將。
日本人高度重視情報工作,間諜網四通八達。學兵隊搞出這么大動靜,自然引起日本方面的注意。東京派出知名度僅次于滿清格格川島芳子的南造云子出馬套取情報。南造云子出生于上海,對中國風俗人情爛熟于心。其父親是老牌間諜,她從小耳濡目染,早早啟蒙。12歲后,又去日本神戶接受嚴格的特工訓練,她的各項技能超群,擁有“帝國之花”“第一女諜”之稱。
通過反復摸底,南造云子搞清了李忍濤的活動規律:平時住在軍營,深居簡出,生活簡樸,從不流連風月,也不賭博玩牌。他每周六下午乘車去軍政部家屬大院,和妻兒團聚,共享天倫。如此正派有序的生活,如何俘獲他的心?“王牌特工”南造云子犯愁了。恰好間諜機構傳來一份重要情報,李忍濤經常去成賢街的中央圖書館,借閱學習軍事書籍期刊,并做筆記鉆研。
南造云子通過外交部和軍事參議院的官員介紹,認識了李忍濤。然后,她裝扮成喜歡看書的女學生,經常出入圖書館,多次接近李忍濤,并邀請其喝咖啡、跳舞。但李忍濤不吃這一套,婉言謝絕,像不解風情的機器人。
其實,李忍濤早就對這個“青年女學生”產生懷疑:她為什么主動接近自己?她為什么對國民黨軍化學武器那么感興趣?十有八九是個日本間諜!
李忍濤(右二)與家人在南京留影
他馬上報告給軍統頭子戴笠。這個“特工王”竟然不以為然:“她是戴季陶的世侄女,怎么可能是日本間諜?你多心了。”其實戴笠深知戴季陶和蔣介石之間的鐵關系,不想因此事得罪蔣的摯友!
李忍濤沒有放棄,又去找了憲兵司令谷正倫。此人心狠手辣,有“谷剃頭”之稱。他聽后高度重視,馬上派出得力干將,嚴密監視南造云子,保護好李忍濤及其家人。李忍濤故意給南造云子透露假消息,說國民黨軍馬上籌建5個團的化學兵部隊,從德國、美國購買化學武器。
南造云子如獲至寶,當即將情報報上去。日本大本營高度重視,一方面馬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化學武器的研制力度,給準備侵華的接近200萬陸軍全部配備防毒面具和解毒劑,9萬匹戰馬也配備防毒衣罩,由此加重了日本軍事開支,使之經費更加緊張。另一方面,日軍不敢大規模地使用化學武器對付國民黨軍,以免遭受強大的化學武器報復。直到1944年,日軍才明白被耍了!
李忍濤放“假消息”的舉動,為國為民立下巨大功勞,卻鮮為人知。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游弋于吳淞口至黃浦江口一帶的日軍航空母艦、戰列艦和驅逐艦,紛紛用重炮猛轟一線國民黨軍,沿岸守軍傷亡慘重。
李忍濤奉命率領一個中隊,攜帶16門射程4000米、口徑20厘米的德制李文斯大拋射炮,奔赴前線。
猛烈又準確的炮火,把猖狂的日本艦隊逼退到外海躲避。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也中彈,炸斃十幾人。
國民黨軍士氣大振,社會各界一片歡騰。第二天,全上海的報紙都刊登了李忍濤及其二中隊的英勇事跡。如《申報》8月21日報道稱,虹口一帶日軍陣地被國民黨軍“巨炮”擊中起火,“烈焰高飛,黑煙蔽天……火勢之烈較之一二八時閘北之大火尤過之,實為滬上空前所未有……”
此后,李忍濤的炮兵繼續給日寇以很大殺傷。一個多月后,狡猾的日軍偵查出這支炮隊的位置,出動轟炸機突襲。大炮被炸毀,二中隊傷亡過半,李忍濤也受傷了,其得力副手——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祝新民犧牲。
失去制空權的戰爭必將被動挨打。
李忍濤宏圖未展,卻飽受嫉妒。
抗戰期間,國民黨部隊按照八折領取經費,名曰“國難薪”。但李忍濤的學兵隊領薪不用打折,其他部隊意見紛紛,特別是參戰部隊感到太不公平,紛紛往高層反映。
機會來了。1942年的一天,蔣介石在重慶召開整軍會議。那些從前線回來的將領們開始發難,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將學兵隊開赴前線,二是裁撤掉。李忍濤當場站起來,據理力爭:“日軍100多萬人都配有防毒面具,而且也不敢大批量地使用毒氣等化學武器,你們明白這是為什么嗎?這是因為他們害怕我們的4個學兵團的反制!否則,日軍肆無忌憚地使用化學武器,對中國的損害有多大?”將領們恍然大悟,咱們的學兵隊就是一尊嚇鬼的鐘馗,必須保留著,多給點待遇也是應該的。
李忍濤是個干事業的人。他不是渾渾噩噩度春秋,只領高薪不干工作,而是盡忠報國,殫精竭慮。
在他強烈呼吁下,軍政部成立防毒處,李忍濤擔任處長。招考高學歷學員,親自授課輔導,培養了大量防毒人才,為此他費心勞神,為這些下沉到部隊的防毒教官們爭取編制,使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有實力成為少校。
遺憾的是,李忍濤因所屬士兵打架而倒霉,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駐扎瀘州的學兵隊隊員在河里洗澡,幾個路過的警察惡作劇,把他們的衣服拿走了。士兵們追上岸,與之廝打起來。警察們吃了虧,找縣長告狀。縣長不問青紅皂白,登門問罪。盡管學兵們有理,但這一次他們過分了,竟然將縣長揍了一頓!縣長豈能甘心?恰好國民黨元老、四川省政府主席兼成都行轅主任張群前來視察,縣長攔下張群告狀。張群正義感很強,馬上匯報給蔣介石。
蔣介石派人調查核實后,毫不留情,撤銷了李忍濤兼任的軍政部防毒處處長職務。
1943年2月,李忍濤率領學兵總隊第一、第二兩個團,乘飛機到印度蘭姆,參與遠征軍反攻緬甸北部的軍事行動。
美軍為學兵隊提供了一種射速快、威力大、機動性強、適合山地作戰、能發射各種化學炮彈和爆炸彈的大炮。每個學兵團配備了72門,實力增長很多!他們運用先進武器,狠狠教訓了日寇!還創下了一個排俘虜一個連的輝煌戰績。可見,如果在國內有了足夠精良的武器,學兵隊一定會消滅大量的日軍。
中國戰區盟軍參謀長史迪威和蔣介石關系緊張,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李忍濤和史迪威同在軍校深造過,就運用這個緣分,專門飛去印度,調解二人關系。辦成后,他又飛回緬甸,繼續指揮戰斗。
此時,軍政部長何應欽命令他火速回國。讓李忍濤做夢也想不到的是,災難降臨了!
日軍對曾給予他們打擊的李忍濤恨之入骨,派出6名男女特工,化裝成僧人、難民,潛入印度和緬甸,四處打探李的行蹤。日軍還在當地架設電臺,監控盟軍通信。通過破解無線電密碼,還有潛伏在國民黨高層的間諜通風報信,日軍掌握了李忍濤即將回國這一重要情報。
1944年10月下旬的一天,李忍濤乘坐的飛機從印度蘭姆加爾空軍基地起飛,向著喜馬拉雅山方向飛去。狠毒的日軍派出最先進的4架零式戰斗機,從仰光機場秘密起飛,在喜馬拉雅山東南第三峰上空云層盤旋。當李忍濤飛機出現,4架日機像4匹惡狼,瞬間從云層中鉆出,猛烈襲擊。李忍濤的飛機機身中彈,起火爆炸,9位成員全部犧牲。
本可大有作為的李忍濤將軍英魂長眠雪山,年僅39歲。
抗戰結束后,國民政府聽取美國顧問意見,在兵工署下設立化學兵司,汪逢粟擔任司長。
因缺乏足夠的化學武器,這支部隊被當作常規炮兵部隊使用,分配到各個戰場,協助國民黨軍內戰,乏善可陳。國民黨部隊連戰連敗,遼沈戰役慘敗,淮海戰役損失慘重,蔣介石無招數可使,竟然想動用化學武器!他令聯勤總司令部郭懺中將詢問汪逢粟,各種化學彈藥有多少,馬上列表報上來。
汪逢粟不想當民族罪人,千方百計地少報彈藥數量。蔣介石說:“黃維兵團面臨共軍圍殲,必須用10萬顆化學炸彈解圍,你看多長時間能搞齊?”
汪逢粟推脫道,沒有化學原料,造不出化學炸彈殼。蔣問:“用普通炸彈殼代替如何?”汪說:“不行。”
幾天后,郭懺得知四川瀘縣二十三廠存有7500顆毒氣彈,馬上報告給蔣介石。蔣大喜過望,馬上下令運來。經檢測,催淚彈的效率為90%,芥子氣為95%。但毒氣彈引信沒了,從四川運送已經來不及,蔣趕緊下令緊急制造。
蔣介石要使用毒氣彈的消息傳開,國民黨高層意見不一。討論時,曾擔任兵工署署長的俞大維勸阻:“這些毒氣彈是我當初監制的,爆炸效果不算好。即使投下去,也起不到多大作用,還可能傷害缺乏防護的國軍將士,而且在國際上會引起不良反響,有損國民政府形象。”
蔣介石猶豫再三,放棄了這一惡毒計劃。
國民黨敗退臺灣后,這支學兵隊大部分被消滅,一小部分去了臺灣。
就這樣,一支令人談虎色變的學兵隊煙消云散。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