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對牛肉需求量逐年遞增,牛肉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在養牛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各種疾病也在增加。牛口蹄疫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容易造成較大的農業影響和經濟損失,所以對于牛口蹄疫的綜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在整個動物防疫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目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不到位問題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政府缺乏重視,對其投入比較小。政府認為畜牧動物防疫工作的效益比較低,難以看到明顯的效益,所以對其投入和研究力度還不夠。為了進一步減少牛口蹄疫的發病情況,避免在春冬季節大面積的暴發,首先需要對牛口蹄疫的防御工作加強重視,通過政府和相關養殖戶的支持才能使牛口蹄疫的防御工作從根本上進行。很多養牛已經產業化和企業化,一部分民眾將養牛作為自己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加強牛口蹄疫危害性關系到我國畜牧業和農業的發展,做好疾病的防御工作需要政府的財政和政策知識,同時也需要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加強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牛口蹄疫防御效果,減少發生的概率。

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重視衛生與防御工作并對牛舍內部環境進行定期清理,是保證牛口蹄疫病毒感染擴散的重要因素,在放牧期間要對牛進行全方位的消毒,進行無害化的處理,所使用的消毒器械和消毒液需要安全。同時在牛棚內要有較強的透光性和透氣性,避免牛的生存環境過差而導致傳染疾病,同時在配飼料時要考慮兼具營養性和保健性,通過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等方式來提高其抗病能力,促進飼料的有效營養補充。
針對當前養殖戶管理越來越困難的情況,為了進一步的減少流行性口蹄疫的發展,需要做好引進和售出環節的檢疫工作。從口蹄疫高發的地區進行引種時,必須要進行調查,從源頭進行處理,通過技術和人工檢驗的方式保證引進和售出的牛質量檢驗合格,避免病牛在市場上擴散。在售出時不僅要進行嚴格的檢疫,還需要對各個流通環節進行控制來達到阻止疾病流行的目的。
通過接種疫苗能夠從根本上保證牛口蹄疫的發生,很多養牛戶為了節約成本不重視接種疫苗的環節,牛口蹄疫是一種傳染性極高的疾病,如果提前接種疫苗可使得防控有效。同時小牛應該在10周時候進行第一次的免疫注射,使其產生較強的抗體。在14周時需要進行第二次的免疫注射,在以后的每半年需要定期的補充,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牛口蹄疫的發生。一般來說接種的疫苗有基因工程口蹄疫苗和滅活疫苗,這些疫苗的種類不相同,可以對不同牛和常發生的口蹄疫情況來進行靈活的選擇,從根本上遏制病牛的出現,激活我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如果發現病牛需要第一時間將其進行隔離,并對健康的牛群及時檢測,發現陽性牛也要進行隔離處理。同時,對病牛舍要及時進行消毒殺菌,保持充足的光照和流通的空氣,通過控制溫度來使病牛處于舒適的環境,減少病牛的應激反應。同時要盡量控制病牛的活動區域,任何人員在接觸病牛時也要加強消毒和殺菌,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和石灰乳溶液混合進行消毒,并且用清水多次沖洗晾曬后才能讓牛入舍。口腔有水皰時可以用醋酸溶液進行治療,并且加以硫酸銅溶液配比使其內部表面更加穩定。用蘇爾溶液浸泡牛蹄,抗菌軟膏進行包扎,保證肢蹄治療的有效性。最后可以用常規消毒的方法進行乳房治療,應用青霉素軟膏能夠使牛口蹄疫的治療效果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對牛類疾病的研究不斷增強,根據牛口蹄疫的流行特點和具體的臨床癥狀制定了綜合的防治措施,減少牛口蹄疫病癥的發病概率,提供更高質量的肉牛,促進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