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飼料的微生物為益生菌,主要以芽孢桿菌屬為基礎,分泌細胞外酶得到降解抗營養因子的作用。
發酵過程中飼料成分的理化性質發生了很大變化,曲霉發酵菜籽粕時,菜籽粕中的部分物質如中性洗滌纖維、異硫氰酸酯、硫代葡萄糖苷和惡唑烷硫酮等明顯地減少,凝乳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芽孢桿菌發酵豆粕時,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減少,凝乳蛋白、小肽濃度和體外消化率增加。發酵時,乳酸菌和酵母的數量先是增加,逐漸趨于穩定,不同的是大腸桿菌的數量在第1天先上升,在第2天時數量迅速減少。這些物理化學的變化豐富了底物的營養價值,使其在腸道微生物中營養利用率增加,營養成分更容易被消化。
影響發酵飼料質量因素有很多,諸如制造發酵飼料的技術、環境、微生物,所以,對發酵飼料的質量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從發酵飼料的營養成分、發酵飼料中的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和微生物酶的活性、抗菌成分對發酵飼料的質量評價。發酵后,發酵飼料中凝乳蛋白含量增加,益生菌數量增加,從而能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
2.1 豬腸道菌群對其采食量的影響微生物的多樣性和動態性影響宿主免疫系統,對營養消化有著關鍵作用。豬腸道的菌群種類較多,主要包括鏈球菌屬、乳酸桿菌屬、梭桿菌屬、真細菌屬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微生物組的組成和穩態,喂食不同的飼料,可以發現食物對豬腸道中的微生物影響較大,其中乳酸桿菌分布變化明顯。對豬喂食來源不同的蛋白質、鈣食物時,可以發現豬能很快適應食物的變化,并且腸道中的細菌群種類和功能也隨之變化。食物的變化能幫助更好地了解豬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影響因素,對利用飲食如何更好地養殖豬提供更加便捷的方案,在減少抗生素使用的基礎上還能夠提高豬的生產力。
2.2 發酵飼料對豬腸道菌群以及宿主健康的影響新型飼喂策略的研發基礎在于了解飼料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以及組成。作為一種新型膳食飼料,補充發酵飼料可以為動物提供能量和營養,進而改變了腸道微生物的結構組成。用酵母發酵產品飼喂斷奶仔豬時,可以豐富回腸消化細菌,使其呈現多樣性的狀態,減少腸桿菌科的數量。喂食發酵液飼料有助于豬的保健,可以增加斷奶仔豬乳酸桿菌數量。飼料的形態也會影響豬腸道中的菌群數量,使用液體飼料時,乳酸桿菌數量顯著增加。另外,將液體飼料喂食給產仔豬時,糞便中大腸菌數量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加。即使仔豬感染沙門氏菌期間向其喂食酵母發酵產品,擬桿菌和乳酸菌的數量也會增加,改善感染豬的體重。這些研究數據表明腸道微生物菌群抑制原生腸桿菌科定殖,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成果。
發酵飼料的缺點在于會使得豬腸道菌群中乳酸菌和厭氧菌的數量減少,尤其對大腸的影響較大。有限的可用營養物質到達大腸,如維生素和氨基酸,將會延緩微生物的發育。用發酵飼料飼喂斷奶前后仔豬,使得腸道細菌的多樣性減少,同時增加了腸道真菌的多樣性,產生幾種有害代謝物,這些代謝物對仔豬造成傷害,容易導致仔豬腹瀉。以上問題均會使得豬生產力下降。因此,對微生物和發酵條件的選擇要適當,可以避免污染病原體以及過度發酵造成傷害。
發酵飼料提出了一種新的飼喂方法,選擇合適的發酵條件,以及對最終產品進行評估不僅可以減少腸道微生物種類問題,而且代謝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其對豬腸道菌群有許多積極的影響,積極地控制豬腸道微生物平衡以減少抗生素在豬生產中的使用,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的使用可以使得豬腸道越發地健康。豬腸道微生物菌群影響營養吸收的效果,發酵飼料逐漸可作為抗生素的潛在有效替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