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臌氣是一種常見的飼養不當引起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病發病急、病情嚴重化速度較快,病發后患病牛瘤胃、網胃內積聚大量的氣體,導致瘤胃、網胃膨脹壓迫心臟、肺部等器官,胃酸過多,導致呼吸困難、血液循環不暢,甚至引發中毒性休克或死亡。牛瘤胃臌氣對牛的消化系統損害較大,并且可能留下后遺癥,導致復發性瘤胃臌氣或消化系統免疫力低下、感染等問題。研究牛瘤胃臌氣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對于提高牛瘤胃臌氣的治愈率和降低牛養殖損失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我站診療的20例牛瘤胃臌氣的患病牛病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10例為西醫療法,觀察組10例為中醫治療。兩組病牛的一般資料如下:對照組10例,犢牛7例、母牛2例、育成牛1例。觀察組10例,犢牛8例、母牛1例、育成牛1例。兩組病牛均有左肋窩明顯脹氣鼓大、反芻停止、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煩躁、呼吸苦難、氣喘、踢腹搖尾等癥狀。兩組病牛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魚石脂20~30g+福爾馬林15mL+1%克遼林25mL加水配為1%溶液,混合后灌服,每天1次,連續給藥2d,用于瘤胃內食物發酵和氣體的產生。母牛或體質較弱的牛需要采用靜脈注射強心補劑,每天1次,每次10%的葡萄糖500mL。
采用0.25%普魯卡因溶液100mL+50mL消氣靈,以針刺的方式注入瘤胃內,用于幫助牛排出瘤胃內的食物和糞便,防治發酵氣體繼續產生。
1.2.2 觀察組向采用穿刺放氣法緩慢的放出牛瘤胃中的氣體,位置為左側軟肋臌氣最明顯出。放氣之前剔除牛左肋部分的被毛,并對放氣部位清洗消毒,對針頭、針管消毒,之后將正頭傾斜45°刺入臌氣明顯部位。放氣時切忌速度過快,否則由于瘤胃內氣壓急劇變化,易引起瘤胃氣壓失衡,導致發生休克。牛瘤胃臌氣不嚴重時,可將牛拉倒30°的斜坡上,頭部朝向山頭,尾部朝向山腳,口中放上長度約為40cm并涂有大蒜的木棒以供病牛舔舐,帶動舌頭運動,以排出體內的噯氣。該操作連續2~3d。
再用萊菔子70g,木香20g,陳皮30g,丁香、小茴香、藿香各25g、烏藥30g,枳實25g,煎湯灌服,每天2次,連續給藥3~5d。
兩組病牛的治療結果如下表1所示。對照組西藥療法治療無效2例,有效4例,顯效4例,治愈率為80%;觀察組西藥療法治療無效0例,有效3例,顯效7例,治愈率為100%。這說明觀察組病牛采用中醫治療效果好[2]。

表1 中西醫治療效果對比
牛瘤胃臌氣又稱脹氣癥,其病發原因較多,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牛瘤胃臌氣與牛攝入易發酵性飼料、難以消化的飼料等有關。當易發酵性飼料進入牛瘤胃之后無法及時消化,消化功能減弱,飼料在體內堆積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氣體在瘤胃、網胃內積聚引起瘤胃臌氣。在治療上,不論是西醫療法還是中醫療法,首先是抑制牛體內的食物繼續發酵和產生氣體,并及時排除氣體。否則繼續發展,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牛發生死亡。此外,牛瘤胃臌氣對牛消化系統造成損傷,該問題也是激發性牛瘤胃臌氣發生的重要原因。根據中醫學辨證理論,繼發性牛瘤胃臌氣發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調、胃動力下降,易引發消化不良,從而引起瘤胃積食和食物發酵,引發臌氣或消化系統并發癥。針對這種問題,抑制氣體發酵并排除氣體后還需要采用和胃健脾、促進消化、寬中理氣的中藥材調理消化系統功能,使牛機體恢復健康,提高消化系統免疫力和抵抗力。因此,中醫治療牛瘤胃臌氣的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中醫獸醫治療牛瘤胃臌氣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徹底治愈率高,對于調節牛五臟六腑和改善身體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議臨床中采用中醫療法綜合治療牛瘤胃臌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