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工程塑料功能化工程技術中心,上海 201714)
聚丙烯(PP)與其他通用熱塑性塑料相比,具有密度低、加工性能優良、環保無毒以及易回收等優勢,在汽車、家電等領域廣泛應用[1-2]。但PP材料存在線性膨脹系數(CLTE)較大、尺寸穩定性差的問題,尤其用于汽車領域大型制件時,如保險杠、儀表板、門板等,往往難以滿足對制件裝配的要求[3-6]。在PP材料的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無機填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以及成核劑等方法降低PP材料的CLTE值,提高其尺寸穩定性[7-9]。其中,引入成核劑的方式因具有用量低,改善效果明顯且不影響其他性能的優勢而被廣泛應用[10]。然而,成核劑對降低PP材料CLTE值的根本原因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深入研究成核劑對PP材料CLTE值的影響,本文以PP為基體,滑石粉、POE、成核劑等為添加成分,制備了PP基復合材料。并分別通過靜態熱機械分析和采用廣角X射線衍射研究了兩種成核劑與復合材料CLTE的關系,以及成核劑對復合材料晶體結構的影響。
PP樹脂:熔融指數(MI)為60g/10min(230℃/2.16kg),埃克森美孚化學公司;乙烯/辛烯共聚物(POE):POE,MI為5.0g/10min(190℃/2.16kg);埃克森美孚化學公司;滑石粉:3000目,廣西桂林桂廣滑石粉有限公司;成核劑:NA1,芳基磷酸鹽類成核劑,陜西省化工研究院;NA2,山梨醇類成核劑,蘭州石化研究院。
雙螺桿擠出機:SHJ-30型,南京瑞亞高聚物裝備有限公司;注塑機:B-920型,浙江海天注塑機有限公司。
按一定比例稱量原料,用高混機混合均勻,然后在190℃~210℃條件下通過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粒料在80℃烘箱中烘干2h,在200℃溫度條件下注塑ISO標準拉伸樣條。
靜態熱機械分析(TMA):Q400型,ISO拉伸樣條裁切成10mm×10 mm×4 mm樣片并磨平。測試溫度為-45℃~110℃,升溫速率為5℃/min,統計-30℃~110℃內熔體流動(FD)和垂直方向(TD)的CLTE值。
廣角X射線衍射(WAXD)分析:Rigaku D/max 2550 VB/PC 型,在13°~18°范圍對平整樣品進行掃描。X射線波長為0.154nm,電壓為40kV,電流為40mA,掃描時間為60s。
為研究成核劑類型對PP基復合材料CLTE值的影響,在空白樣的基礎上分別添加了2份NA1和NA2成核劑。同時,為了保證總組分不變,需要減掉等量的PP,具體組成列于表1。

表1 PP基復合材料的組成Table 1 Composition of PP-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成核劑改性后的PP基復合材料的CLTE值按照測試溫度分為三個區段分別進行計算,詳細數值如圖1所示。復合材料的FD CLTE和TD CLTE值均隨溫度區段的升高逐漸增大,且FD CLTE較TD CLTE升高幅度更大。此外,NA1成核劑可明顯降低各溫度段FD和TD CLTE值,且TD CLTE值對溫度變化表現不明顯。相反,NA2成核劑可顯著提高各溫度段FD和TD CLTE值,而且CLTE值對溫度變化表現較為明顯。由上分析可知,成核劑NA1有利于降低PP基復合材料的CLTE值,增強復合材料的尺寸穩定性。

圖1 成核劑類型對PP基復合材料CLTE值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nucleating agent types on CLTE values of PP-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在2份NA1成核劑的基礎上,改變NA1成核劑的含量(組成見表1),研究了成核劑含量對PP基復合材料CLTE值的影響,如圖2所示。當成NA1成核劑含量從0.5%增加至2%時,復合材料FD和TD CLTE值逐漸降低。當成核劑含量超過1%后,CLTE降低幅度趨于平緩,進一步增加成核劑含量對降低CLTE值無明顯幫助。成核劑對CLTE值的影響可能歸因于成核劑對PP晶體的作用[11-12]。

圖2 成核劑含量對PP基復合材料CLTE值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nucleating agent contents on CLTE values of PP-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為進一步分析成核劑對PP晶體的作用機理,本文采用WXAD對聚丙烯基復合材料的晶體結構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從圖譜中可以看出,衍射角2θ=14°、16.8°處出現衍射峰,分別對應(110)和(040)晶面,均為α晶體特征峰[13-14]。由圖3(a)可以看出,引入成核劑NA1可以明顯降低(110)晶面衍射強度,提高(040)晶面衍射強度;引入成核劑NA2可顯著提高(110)晶面衍射強度,降低(040)晶面衍射強度。表明兩種成核劑對PP基復合材料晶體結構影響作用相反。由圖3(b)可以看出,成核劑NA1引入量為0.5份時即可顯著降低復合材料(110)晶面衍射強度,提高(040)晶面衍射強度;隨著成核劑NA1含量超過1%后,成核劑含量對復合材料晶體結構影響作用趨于平緩,這與成核劑對CLTE值的作用一致。綜合上文分析可知,成核劑NA1降低PP基復合材料CLTE值的根本原因在于抑制(110)晶面的生長,同時促進(040)晶面的生長。
由圖3可知,(040)晶面是復合材料的主要生長方向,且隨組成變化表現出明顯差異。因此,本文選擇計算(040)晶面生長方向的晶粒尺寸來進一步分析成核劑對晶體結構的影響。計算方法根據Scherrer公式[15-17]:

其中,Dhkl是晶面(hkl)法線方向的晶粒尺寸,k是與晶粒尺寸有關的常數(對于結晶性聚合物一般取值0.89),λ是X射線的波長(λ=0.154nm),β是衍射峰的半峰寬,θ是晶面(hkl)與入射線之間的衍射角。
(040)晶面的晶粒尺寸計算結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040)晶面生長方向中晶粒尺寸隨NA1成核劑含量的增多而逐漸增大,隨NA2成核劑的引入而減小,說明成核劑的引入使微晶的尺寸發生改變。Jiacong等研究表明,晶面的法向厚度反映了晶體的生長情況[18-19]。因此,引入成核劑NA1后,(040)晶面沿b軸生長。

表2 聚丙烯基復合材料(040)晶面晶粒尺寸Table 2 Crystalline size of (040) lattice plane of PP-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本文進一步分析了結晶對CLTE值的影響機理,如圖4所示。(040)晶面平行于a、c軸,垂直于b軸[圖4(a)]。由此說明,成核劑NA1引入后,(040)晶面沿b軸取向生長[圖4(b)],這與晶粒尺寸分析結果一致。Michio Ono等研究表明,晶胞中b軸平行于厚度方向(ND),即垂直于流動方向(FD),而c軸平行于FD[20-21]。因此,樣品中晶體主要生長方向與ND一致,垂直于FD[圖4(c)]。Gu等研究表明,b軸方向的熱膨脹最大,是a軸方向的2.6倍,c軸方向最小,為a軸方向的10%。因此,成核劑NA1引入后,FD和TD方向的CLTE值明顯減小。

圖4 結晶對CLTE值的影響機理示意圖:(a)晶胞;(b)晶胞生長;(c)樣品Fig.4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inf luence of crystal on CLTE: (a) crystal cell; (b) crystal growth; (c) sample
通過靜態熱機械分析和廣角X射線衍射分別研究了兩種成核劑與復合材料CLTE的關系,以及成核劑對復合材料晶體結構的影響。實驗得出結論如下:
(1)成核劑NA1可顯著降低PP基復合材料的FD和TD CLTE值,提高了材料的尺寸穩定性;
(2)成核劑NA1添加量超過1份后,其對CLTE值的降低效果無明顯增強;
(3)成核劑NA1可顯著促進晶胞中(040)晶面沿b軸取向生長,降低PP基復合材料的CLTE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