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紅 李萬里 張國龍 藺 文
圍繞“雙一流”建設,打造蘭州大學“一流后勤”
祁曉紅 李萬里 張國龍 藺 文
[蘭州大學]
目前,“雙一流”高校的建設正在全面展開。作為保障,建設“一流后勤”成為當務之急。蘭州大學作為一流大學的代表之一,致力于建設一流的后勤保障體系。結合國內外優秀高校的一流后勤保障模式,蘭州大學通過加快智慧化建設、績效考核和內控建設等手段全方位建設“一流后勤”,并準備在“十四五”期間進行示范推廣,以此提高本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一流后勤;績效考核;信息化;內控建設
“雙一流”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專注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突破現有科研水平、心系服務社會的理念和加強文化傳承與提高創新水平。在兩個一流建設中,后勤保障必須走在第一位[1]。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校必須把高質量、嚴標準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置于戰略整體高度,只有這樣,才能讓一流后勤服務于一流高校建設,達到“一流高校驅動一流后勤建設,一流后勤助力一流高校建設”的目的。
浙江大學后勤部門實行公司化運營,注重品牌化戰略,引進了米飯生產線、包子生產線、公用餐具洗消流水線和學生自助售貨系統等,各類技術水平走在了全國高校后勤的前列。清華大學不斷加強后勤隊伍建設,物業服務中心早在2005-2012年的7年中就招聘了一名博士研究生和40名碩士研究生,建立了一支管理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的核心團隊。陜西師范大學在信息化建設這一領域做得很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建立了數字化服務大廳,將數字化辦公融入到管理當中,以軟件為基礎,公開后勤管理信息,通過一系列的軟件管理系統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環境。廈門大學在餐飲服務方面成績斐然,成為高校后勤的佼佼者,其餐飲部共設食堂16家,素有“廈大第一大鍋”的美稱,成為廈門市政府特別指定“校園午餐工程”的主要承辦者。
英國和美國的大學設有特定的服務管理組織,由特定人員負責大學后勤事務管理,并根據不同分工設立不同的服務組織。“自辦后勤模式”與引入社會專業服務機構承辦后勤,是英美高校采用的后勤管理方式,旨在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和優化后勤服務資源配置,從而不斷提高后勤管理服務水平。日本大學的服務系統由大學和專門機構共同運營,后勤服務是通過消費與生活的結合,即由學生會來承擔。學生會由教師和學生組成,通過這種組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和協作能力。綜合來看,在國外,社會企業通過承包高校服務的方式,強調“服務促發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在服務育人方面值得國內高校借鑒。
隨著蘭州大學的發展,后勤集團也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建立了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后勤綜合作業體系。后勤集團以一流的后勤體制,增強改革動能;以一流的運行機制,保障后勤發展;以優良的團隊,提升服務水平;以一流的后勤要件,筑牢發展基石;以一流的后勤文化,豐富校園文化內涵[2]。
以校園服務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核心,擁抱新科技、新理念和新模式,使用新技術,為高校后勤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努力實現后勤服務的高質量和高效率,為師生提供滿意的優質服務。自蘭州大學后勤部改革以來,建立了倉儲采購管理系統,提高了后勤物資管理效能;建立了車輛數據管理系統,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建立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行人員考核、培訓和績效掛鉤的精細化管理;在食堂建立了原料檢測實驗室,售飯中使用自主稱重販賣系統;在重點樓宇使用清掃車等機械設備,提高了管理和服務的技術手段;在家屬區安裝了自助洗車機、無人值守停車場系統、快遞柜和刷臉門禁等,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了服務能力。目前,正在建立物業流程管理與數據分析系統,以深化物業改革。
定崗,對確定的崗位通過科學的方法合理配備人員;定編,以崗位及任務量為基礎;定薪,根據崗位和績效確定(簡稱“三定”)。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滿意度,學校還在不斷探索采用新的薪酬績效評估系統。為此,學校與后勤部門簽訂了責任目標,與6個中心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與安全生產責任書[3]。采取了詳細的部門績效評估辦法,每月對所有部門進行績效指標評估,對二級主管進行月度考核,對團隊成員進行季度指標評估。根據工作內容、工作技能和行業特點,將崗位職務分為一類與二類;落實根據工作工資制度、工作變動工資制度、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和多工作負扣除制度制定的的工資分配原則;工資包括保障生活的基本工資與過勞績效工資 ,激勵員工的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促進員工成長的職稱工資、年度績效工資和其他工資等。由于實行了這“三定”,不僅建立了新的后勤保障體系、適應國情發展需要和蘭州大學需求的后勤服務保障體系。還進一步調動了后勤部員工的工作能動性,提高了后勤保障部門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品質,
密切關注后勤領域中的風險點,對誠信風險點進行調查,并編寫預防和控制誠信風險手冊。邀請管理學院萬紅波團隊開展后勤內部控制建設培訓,分析后勤業務流程,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控制體系,以確保經濟活動合理合法切實有效。完善后勤監督評估體系,完善后勤服務運作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及相關規范和標準,將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防控體系落到實處,有效防控潛在隱患。保證服務品質,確保資產不流失,遏制職務犯罪。從而保證高校后勤實現安全層面的穩定運行和管理方面的清廉高效。
從新中國建立到現在,我國已經歷了13個五年規劃時期。“十四五”期間的五年對于中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蘭州大學后勤必須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根據后勤保障部的規劃,“十四五”期間,蘭州大學應當建立起一流的后勤管理服務模式,力爭在西部乃至全國起到示范性作用。蘭州大學后勤保障部正以此為目標,行進在建設一流后勤的征途上。
[1]趙建嶺.“雙一流”視域下的高校后勤綜合改革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12):33.
[2]刁勝,黨遠鴻.基于新常態時代背景下探析高校后勤綜合改革[J].高校后勤研究,2017(3):13-15.
[3]深化后勤改革,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蘭州大學后勤改革紀實[J].高校后勤研究,2019(10):1.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