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昊
2月4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發表了其任內第三次國情咨文演講。演講內容了無新意,成為服務競選的成績匯報,而特朗普在演講現場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無禮“過招”卻讓兩黨矛盾和府會之爭盡收眼底。
特朗普今年國情咨文演講的主題是“偉大美國的回歸”,意在宣傳他執政三年后美國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收獲。特朗普一方面借此吹噓成就,適當展望未來,期望在艾奧瓦州已打響初選第一槍后贏得更多選民支持,另一方面也借機抨擊民主黨人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
首先,今年國情咨文演講的重點是經濟與貿易,這也將是特朗普余任續推的重點議程。特朗普強調了美國在經貿方面取得的成就,然而,特朗普宣揚的這些成就是一張灌了水的成績單,其列舉的部分數據是錯誤的或者夸大的,整個演講更像是一場“真人秀”。
國內經濟方面,特朗普聲稱自當選以來,美國股市上漲了70%(實際上漲了60%),為美國增加了12萬億美元的財富;特朗普還表示,自己任內減少監管的大膽行動讓美國成為全球產油和產氣最多的國家。然而,有數據顯示,2013年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2020年2月4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眾議院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演講結束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當眾撕毀了講稿。
對外貿易方面,特朗普表示他信守承諾,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了全新的美墨加協議。他還將美國1/4的制造業工作崗位流失歸咎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事實上,這一說法也有失偏頗,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和奧巴馬都試圖通過達成范圍更寬泛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事實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實施同樣增加了美國的就業機會。
除了強調經貿方面的成就,特朗普還重點突出美國人在精神上的重新強大。特朗普自豪地表示,美國“再次”繁榮昌盛、備受尊重,證明其執政三年多后已成功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特朗普使用“再次”一詞,也凸顯其有意抨擊前任總統奧巴馬和民主黨之無能。
其次,特朗普強調了醫改仍將是府會努力推進的事務。未來數月,醫保相關的立法將成為特朗普施政的重點對象,其中包括醫療“意外賬單”和處方藥問題。“意外賬單”通常指有保險的人接受醫療尤其是緊急服務時,保險公司并不承保一部分醫療服務,最后導致消費者接到意料之外的賬單。在“意外賬單”問題上,特朗普提及已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以確保價格透明。在處方藥問題上,特朗普表示已敦促國會通過相關立法,降低處方藥價格。然而,推進相關立法并非易事,兩黨對“意外賬單”問題并無太大分歧,但如何解決承保人和服務供應商的分歧將成為關鍵所在。
最后,在對華問題上,這次國情咨文較為收斂,并沒有把對華競爭作為外交的主打牌,顯示出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后,兩國關系進入相對緩和階段。特朗普在演講中兩次提及中國。一是強調對華關稅戰略是有效的,有助于糾正對華經濟關系的“不平衡”。與此同時,特朗普還表示美國與中國的關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二是強調美國正與中方協調,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方面進行密切合作。
特朗普在過去的國情咨文中至少會強調兩黨團結的重要性,這次卻未提及,僅僅在繞不過去的兩黨議題上得到民主黨議員為數不多的起身鼓掌。在去年發表的國情咨文中,特朗普曾高呼兩黨要“跨越舊分歧、治愈舊傷痕、打造新聯盟、創造新方案”,而在今年就連如此“政治正確”的表述都已不見蹤影。
特朗普的整個演講充滿急于求成的焦躁以及黨派主義的偏見。特朗普把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當作又一場競選集會,甚至直接攻擊民主黨競選人提出的政策。特朗普抨擊了桑德斯的“全民醫保”方案,聲稱“不能讓社會主義摧毀美國醫保”,他還把提出為未注冊移民提供醫保的民主黨人稱為“極端左派”,以打標簽的方式激化美國國內黨派與意識形態對立。
因此,特朗普2020年國情咨文演講與其說是年度工作報告,不如說是特朗普蓄謀已久的競選演講以及攻擊民主黨的戰斗檄文,是特朗普謀求連任的沖鋒號角,只有共和黨議員沉醉其中、連連叫好。
應該說,今年國情咨文最讓人關注的部分還不在其內容,而在于其過程所反映出的美國兩黨的分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演講現場,特朗普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互動”令人瞠目。特朗普在演講開始前拒絕與佩洛西握手,佩洛西則在演講結束后當眾撕毀了特朗普的演講打印稿,兩位政客連“表面文章”都不做的背后是兩黨矛盾的白熱化。
在此次演講中,特朗普最具爭議的做法是把美國最高榮譽的文職勛章“總統自由獎章”頒發給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拉什·林堡。林堡是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曾因種族主義、“恐同”、辱罵女性等言論遭到廣泛批評。當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為林堡戴上獎章時,共和黨人起身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民主黨人卻一臉錯愕,這一場面成為兩黨分裂的又一個真實注腳。
在特朗普發表國情咨文演講的一天后,參議院就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案進行最后表決,最終兩項彈劾條款均未通過。特朗普雖然在國情咨文中未提及彈劾案,但無罪結果出來后,特朗普很快在白宮發表講話,絲毫沒有展現與民主黨修補關系的姿態。
可以說,今年的國情咨文難掩美國大選的背景色,而“后彈劾時代”與“大選時刻”的疊加將讓新一輪兩黨的博弈更加激烈。針對民主黨長久以來的密集火力攻擊,特朗普和共和黨下一階段將從被動防守轉向主動進攻,盡顯兩黨分裂的國情咨文只是一個開始,兩黨斗爭將更加兇狠。
彈劾是把雙刃劍。民主黨發起彈劾的主要理由是特朗普利用總統職務之便調查競選對手、前副總統拜登,因而造成選舉不公。民主黨將彈劾與選舉主動掛鉤很容易被特朗普和共和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擅長輿論宣傳和民眾動員的特朗普將進一步塑造民主黨假彈劾、真“獵巫”的形象,并通過“烏克蘭丑聞”重點打擊民主黨競選人拜登。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執政地位及在共和黨中的威望經彈劾一役后可能會更加穩固,共和黨又一次團結在特朗普身后。參議院投票結果證明,除了猶他州參議員羅姆尼在第一項彈劾指控中背叛共和黨外,其他之前有所顧慮的共和黨議員都選擇堅定支持總統。這意味著選舉期間為特朗普“保駕護航”仍是共和黨的首要任務,而特朗普通過彈劾一役也展現出他仍有凝聚本黨的能力。
民主黨則不會輕易放棄在大選期間窮追猛打特朗普的機會,一些民主黨議員把參議院投票結果歸結為制度因素使然,不認為特朗普真正清白。由于民主黨早已不把定罪作為彈劾調查的唯一目標,更多是為打擊特朗普總統形象并為民主黨競選人助選,未來民主黨議員或將繼續圍繞“烏克蘭丑聞”等一系列事件召開聽證會,挖掘更多可供打擊特朗普及其團隊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