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乃鋒,姚鎮城,黃偉鋒,戴嘉俊,鄧毅榮,江哲志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廣東 惠州 516025)
外賣小哥群體是近年來社會領域的新生事物,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伴隨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以及商業模式的演變而產生并迅速壯大,成為當今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我國外賣小哥數量已經超過500萬人,直接影響和關聯的城市中心人群超過5億人。隨之而來,外賣小哥群體已經形成了特有的群體職業特征,并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存在于城市生活之中。當前,全社會對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認同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發現、關注、研究、了解該群體的職業共性問題和特質及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本文基于社會的視角,通過對惠州地區與外賣小哥群體相關聯的各方進行問卷調查方式,調查采集了大量的數據,并通過分析工具對數據進行系統運算分析,旨在研究社會大眾及外賣小哥自身對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認同問題。
本調查面向惠州地區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性別、不同收入階段的社會大眾(以下簡稱大眾)發放8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72份;面向惠州地區外賣小哥發放1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5份。
根據統計,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和表2。
表1 有效問卷對象(大眾)情況統計表
表2 有效問卷對象(外賣小哥)情況統計表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為主要方法,重點面向惠州地區大眾以及惠州地區外賣小哥兩個群體,研究首先分別進行了面向大眾及外賣小哥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問題的調查,研究方法主要是運用SPSS工具對有效問卷數據進行統計相關性分析,從而判斷大眾及外賣小哥兩個群體對外賣小哥職業的認同差異性及影響因素。
表3和表4分別是通過SPSS軟件對大眾和外賣小哥兩類問卷統計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的結果。
表3 大眾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相關性分析
由表3數據分析可知,大眾的性別、年齡、收入狀況以及大眾對外賣小哥收入狀況、對外賣工作作為職業選擇的考慮、對外賣小哥素質的認知、對外賣小哥精神面貌的認知以及對親戚朋友從事外賣行業的支持,這些變量與大眾對外賣小哥的職業認同之間有正相關關系。
表4 外賣小哥自身職業認同相關性分析
由表4可得,從外賣小哥的視角,外賣小哥的年齡、婚姻狀況、目前居住狀況、每天工作時長、休息頻次、家人支持度以及是否簽訂勞動合同都與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1.1 樣本數據大眾性別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5 大眾性別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的分析
數據顯示,大眾性別為男性時在對親戚朋友從事外賣行業的支持度上顯著高于女性;女性在對外賣小哥持有負面意見的概率上顯著高于男性;男性認為外賣小哥的收入水平顯著高于女性所認為的外賣小哥的收入水平;在是否將外賣工作納入自己的考慮范圍的問題上,男性更愿意考慮從事外賣行業;女性在對外賣小哥的投訴率上略高于男性;女性在對外賣小哥文化素質的要求上顯著高于男性對外賣小哥文化素質的要求。
進一步分析男性對外賣小哥的社會認同要高于女性對外賣小哥的社會認同。
3.1.2 樣本數據大眾年齡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的影響
表6 大眾年齡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分析
表6數據顯示,處于19至30歲之間的大眾在對周圍親戚朋友從事外賣行業的支持度上,顯著低于其余兩個階段的大眾;處于18歲以下的大眾對外賣小哥持有負面意見的概率顯著高于19歲至40歲之間的大眾;在對外賣小哥收入狀況的認知上,處于年齡階段越大的大眾認為外賣小哥的收入水平越高,成正相關的關系;在考慮是否將外賣小哥納入自己工作的考慮范圍的問題上,18歲以下的大眾相比于其他兩個年齡階段的大眾更愿意選擇外賣小哥這一職業;在對外賣小哥的投訴率上,處于31至40歲之間的大眾投訴外賣小哥的概率顯著高于30歲以下的大眾;在對外賣小哥的文化素質要求上,18歲以下的大眾對外賣小哥的要求顯著高于18歲以上的大眾。
進一步分析,未來社會對外賣小哥的文化素質要求也將會越來越高。
3.1.3 樣本數據大眾收入對外賣小哥群體職業認同的影響
表7 大眾收入對外賣小哥職業認同的分析
表7數據顯示,收入處在8000元以上的大眾對親戚朋友從事外賣行業的支持度顯著高于其他三個階段;收入處于8000元以上的大眾對外賣小哥持有負面意見的概率最小;在對外賣小哥職業收入水平上,收入越高的大眾認為外賣小哥收入越高,即成正相關的關系;對于將外賣行業納入自己考慮工作的范圍,處于5000元以下的大眾顯著高于5000元以上的大眾;在對外賣小哥的投訴率上,收入處在8000元以上的大眾投訴率最低;在對外賣小哥文化素質的要求上,收入處于8000元以上的大眾對小哥文化素質要求最低。
進一步分析,收入處于8000元以上的大眾對外賣小哥的社會認同度較高,而處于3000至8000元之間的大眾對外賣小哥的社會認同度顯著低于收入處在3000元以下和8000元以上的大眾。
3.2.1 外賣小哥年齡對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8 年齡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
數據顯示,在認為自身工作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的問題上,年齡處于18至24歲之間的外賣小哥認同度顯著高于其他三個年齡階段;在認為自身工作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問題上,處于18至24歲的年齡階段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高,處于24至40歲之間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低;在認為自身適合外賣小哥這份工作的問題上,處于18至24歲之間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高;在自身認真對待外賣小哥這份工作的問題上,40歲以上的外賣小哥認同度顯著低于其余三個年齡階段;在未來是否繼續從事外賣小哥這份工作的問題上,40歲以上的外賣小哥認同度較低,即選擇繼續工作的人少。
進一步分析,外賣小哥的年齡越高,則個人職業認同度越低,說明外賣小哥這份工作對于年齡較高的從業者來說,存在著身體能力及精神狀態跟不上工作強度的問題。
3.2.2 外賣小哥受教育程度對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9 受教育程度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
表9數據顯示,在認為自身職業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的問題上,學歷為小學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低,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高;在認為自身工作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問題上,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高,小學學歷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低;在認為自身適合外賣小哥這份工作的問題上,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認同度最高,小學學歷的認同度最低;在認真對待自身工作的問題上,小學學歷的外賣小哥顯著低于其它兩個學歷的外賣小哥;在未來是否繼續從事外賣小哥這份工作的問題上,小學學歷的外賣小哥認同度最低,即選擇繼續從事外賣工作的人少。
進一步分析,教育水平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外賣小哥群體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即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外賣小哥對自身職業的認同度越高,同理,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外賣小哥對自身職業的認同度越低。
3.2.3 外賣小哥婚姻狀況對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10 婚姻狀況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影響
表10數據顯示,未婚外賣小哥在對自身職業認同度上顯著高于已婚的外賣小哥,進一步說明已婚的外賣小哥壓力顯著高于未婚的外賣小哥。
3.2.4 居住狀況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11 居住狀況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影響分析
表11數據顯示,獨自居住的外賣小哥對自身的職業認同度顯著高于與他人合租和與家庭一起住的外賣小哥;進一步分析,獨自居住的外賣小哥的壓力相對于與他人合租和與家庭一起居住的外賣小哥的壓力要小。
3.2.5 工作時長對外賣小哥職業認同的影響
表12 每日工作時長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影響分析
表12數據顯示,每日工作量處于8小時以下的外賣小哥職業認同度顯著高于其他三個時間段的外賣小哥;而每日工作12小時以上的外賣小哥職業認同最低。進一步分析,每日工作時長越高,外賣小哥的個人職業認同度越低。
3.2.6 休息頻次對外賣小哥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13 休息頻次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影響分析
表示13數據顯示,工作過程中幾乎不休息的外賣小哥職業認同度顯著低于偶爾休息的外賣小哥;進一步分析,外賣小哥在工作時段休息頻率即休息時間越少、次數越少,外賣小哥的職業認同度越低。
3.2.7 家人態度對外賣小哥工作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14 家人是否支持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影響分析
表14數據顯示,家人支持自己工作的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度顯著高于家人不支持的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度。
3.2.9 勞動合同簽訂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的影響分析
表15 是否簽訂勞動合同對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影響分析
表15數據顯示,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外賣小哥職業認同度高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外賣小哥,可見,是否簽訂勞動合同是外賣小哥個人職業認同的重要因素。
綜合大眾對外賣小哥的社會認同相關性研究分析,大眾的性別、年齡、收入狀況、對外賣小哥收入狀況的認知、對外賣小哥職業的選擇作為自己工作的考慮范圍、對外賣小哥素質的認知、對外賣小哥精神面貌的認知、對親戚朋友從事外賣職業的支持等因素,均為大眾對外賣小哥社會認同的重要因素。通過對調查數據的系統分析發現,社會大眾對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認同度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是否把外賣職業作為自身職業選擇的問題上,大眾的認同度最高,同時,對現有外賣小哥群體的收入狀況、職業素質具有較高的認同度。但是,同時也有一些因素是影響大眾對外賣小哥職業認同感較低評價的,如在是否支持親戚朋友從事外賣職業、當前外賣小哥的精神面貌上,大眾的評價偏向于負面。
綜合外賣小哥自身職業認同相關性研究分析,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目前居住狀況、每天的工作時長、休息頻次、家人支持度、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等因素,均為外賣小哥自身職業認同的重要因素。而是否婚育對外賣小哥自身職業認同的影響最大,能夠在8個小時完成工作也是外賣小哥自身職業認同感較高的要素。
①要更加關注和重視外賣小哥作為社會群體的存在和發展。外賣小哥群體是在時代變遷以及社會生產生活組織方式變革中誕生的城市新群體,他們雖然規模龐大,關系到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家庭,但是卻生活在社會基層的服務領域,雖然他們從事的工作十分重要,但工作內容相對簡單且固定。因此,他們在社會生活,尤其是城市社會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被嚴重低估或差異化看待,全社會對外賣小哥職業群體的認識還不足,這一群體的社會職業認同感還有待培育,相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要從社會治理的高度認識、看待外賣小哥群體的時代職業特性和社會價值,更加重視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意義。
②要加強社會對外賣小哥職業認同的宣傳引導。外賣小哥作為一種職業群體,他們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尊重外賣小哥的勞動精神、職業崗位是全社會應該給予這個群體的基本權利,大眾性別、年齡、收入狀況等存在的差別導致了對外賣小哥群體較大的職業認同差異。要加強對外賣小哥群體的正向宣傳和輿論引導,讓公眾更加了解、關注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和生存發展現狀,關心并支持他們的職業選擇和光榮事業。
③要提高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地位和職業認同。除社會大眾對外賣小哥的職業認同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培育外,外賣小哥自身的社會認同感也需要不斷提高。一方面,外賣平臺企業作為雇主要擔負起這一責任和使命,充分保障外賣小哥工作權益,特別是在工作時長、勞動休息權、工作待遇、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機會和權力;另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不能缺位,要加強對外賣平臺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加強立法和司法保障,全面保障外賣小哥群體的利益。當然,加強外賣小哥群體的職業規范建設,樹立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勤勞奉獻、服務社會的外賣小哥職業形象也是行業和外賣小哥共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