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文
2019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回顧2019年,盡管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我們迎難而上,渡過了難關。
2019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宏觀經濟走勢比較平穩。盡管經濟下行壓力在增加,但從各季度宏觀經濟指標來看,經濟運行非常平穩。
第二,就業率明顯增長。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就業率能保持穩定增長甚至大幅提升十分難得,這對于穩定市場預期及增強消費者信心都是有好處的。
第三,貿易規模增長超預期。在全球貿易摩擦增多的背景下,我國貨物進出口規模大幅超出預期,增幅與往年相比總體穩定。在國際環境非常復雜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貿易保持了基本穩定。
第四,減稅降費對穩定經濟增長及市場預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
(一)困難與挑戰增多
從總體上看,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而且在某些方面可能比2019年更加艱難,全球經濟增長也將進一步放緩,這些因素都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從短期看,以下因素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一定影響。
第一,2020年伊始,隨著美國與伊朗沖突升級,中東局勢發生變化,世界經濟發展面臨新的不確定因素。最近油價上漲與中東局勢緊張有密切關系,這種不確定因素導致企業成本壓力上升,甚至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多年實施的減稅降費等政策的效果。
第二,減稅降費政策空間有所減小。我國已連續多年實施減稅政策。經測算,2015—2019年我國累計減稅規模約為5萬億元,加上降費規模,兩者合計為6萬億元左右,這樣的政策力度是空前的。但2020年的減稅空間明顯減小,因為2019年的減稅政策從4月1日開始實施,受政策的滯后影響,2020年減稅降費政策空間可能不如2019年。此外,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比2019年更為嚴峻,不可預見的因素也很多。因此,我國要更充分地發揮市場潛力,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讓政策紅利更多地惠及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這一點至關重要。
(二)積極因素在集聚
盡管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我們也要看到一些積極因素,有些因素盡管很微觀,卻能反映整個宏觀經濟的走勢。我國多年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使市場看到了政府提振經濟的信心,這項政策的效果會在2020年繼續顯現,這是好的方面。此外,從2019年11月開始,微觀主體和市場運行狀況已發生積極變化,盡管這些變化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仍有待觀察,但總體趨好。例如,11月的投資、消費、出口、企業盈利狀況等經濟指標出現反彈,與宏觀政策調整有很大關系。2019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根據地方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按規定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有力地推動了固定資產投資。12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反彈,裝備制造業增速出現更大幅度的反彈,特別是專項裝備制造業。此外,與固定資產投資相關的鋼鐵、水泥等建材行業出現快速增長,說明投資在逐漸增長,市場在回暖。從消費來看,消費在11月出現了反彈,說明居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在上升。如果上述態勢保持下去,將成為穩定基礎設施投資的積極信號。
2020年經濟工作的著力點
2019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我認為,2020年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在財政政策方面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在繼續落實好現有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應考慮適度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例如,積極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技術產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可對這些產業再給予一些增值稅和所得稅優惠政策。此外,應進一步加大企業先進生產設備減稅抵扣以及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力度,支持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振興發展,支持企業擴大生產性投資,提高科技研發投入的積極性。
第二,解決貨幣政策傳導不暢、信貸支持實體經濟不暢問題。應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增加中長期貸款供給,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企業資金成本,使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要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努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第三,激發消費潛力,深化需求側改革。目前,我國居民消費率不到50%,存在偏低現象。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基礎性的。如果沒有消費支撐,經濟發展將是“空中樓閣”。未來,應通過實施相關政策以及改善市場環境,充分釋放消費潛力。這需要繼續高度重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為經濟的長期穩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能力。此外,也要推動需求側改革,努力擴大國內需求,穩定和擴大總需求,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支撐短期經濟增長,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現代化市場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穩定的發展環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必將不斷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從而實現各項目標,我國經濟也將保持更好的發展勢頭。
責任編輯:鹿寧寧? 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