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瑩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事件影響下,債市跌跌撞撞不斷突破前期低點,迎來了2020年開年的第一波牛市行情。1月中旬至2月中旬,盡管官方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出現轉暖跡象,但在中國人民銀行春節前呵護市場流動性的背景下,債市逆勢小幅上漲。從1月下旬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漢向其他地區擴散,全國進入戰“疫”狀態。1月10日至2月10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1分別下行29BP和31BP。
具體來看,1月13日至14日,中國人民銀行強調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合理充裕水平,連續多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受繳稅等因素影響,資金市場有所收緊,銀行間隔夜加權平均利率跳漲至2.53%,7天期加權平均利率收于2.69%。14天至1月期跨春節品種需求旺盛,緊張情緒持續至尾盤。14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2019年12月進出口數據均好于預期,市場彌漫著對經濟企穩的擔憂,觀望情緒濃厚。
1月15日,為維護春節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未作調整。盡管中國人民銀行未降息,資金市場緊張狀態卻有所緩解,臨近尾盤大型商業銀行融出,各機構順利平盤。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19年12月金融統計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萬億元,新增貸款1.14萬億元,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7%,各項數據均超預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瞬間下落。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統計口徑有所調整,將“國債”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又回升至開盤水平。1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12月經濟數據,低位回暖特征明顯,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方面均有超預期表現。數據公布后,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小幅下跌后迅速上升,資金面供給充裕消化了來自基本面轉暖的壓力。
至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連續6個交易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資金凈投放1.15萬億元。資金市場保持全線寬松,銀行間隔夜加權平均利率跌至2.0%以下,各期限品種均在加權平均價格附近成交。
自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全國進入抗擊疫情的緊急狀態。受疫情影響,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連續兩天下探,1月23日跌破3.0%壓力位,收于2.99%。
2月3日為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1.2萬億元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下降10BP。為抗擊疫情,國務院延長春節假期,各地紛紛推遲節后復工日期,疫情對經濟影響的一致預期疊加市場流動性空前充裕,長期債券交投活躍,10年期國債收益率開盤創下新低至2.80%,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盤中一度跌至3.16%。
2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推財稅金融政策。2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箱仍然充足,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在政策呵護下,銀行間隔夜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走低,重回1.80%;現券市場避險情緒有所緩解,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隨疫情進展變化呈現寬幅震蕩;三大政策性銀行分別成功發行1年期疫情防控專題債券,市場認購情緒火爆,投標倍數高達12左右,中標利率位于1.61%~1.88%,遠低于其他同期限金融債券。
2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環比上漲1.4%,為2011年10月以來最高增幅。受此影響,午后盤間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震蕩回落,現券收益率小幅上行,但超預期的CPI數據未能緩解市場對疫情發展的擔憂情緒,收盤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均較前一日下行1BP。
展望后市,一段期間內,市場走勢將與抗擊疫情進展高度相關。由于春節后債市大漲部分消化了疫情帶來的情緒因素,同時目前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預計更加寬松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內市場將小幅震蕩,難有大幅波動。疫情轉好指標的出現將對市場造成小幅沖擊,長端收益率或將小幅上漲。從中長期來看,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尚待評估,更加寬松的政策支持可能出現,這兩個因素將對未來市場走勢產生較大影響。
本次疫情短期內對經濟的沖擊不容小視,預計未來債市收益率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應高度關注經濟超預期下行帶來的信用危機,規避低評級信用產品。
注:
1.本文中10年期國債指10年期國債活躍券190015,10年期國開債指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190215。
作者單位:龍江銀行金融市場部
責任編輯:羅邦敏? 鹿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