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喆(寧波效實中學):我想穿越到北宋的東京汴梁,成為一個混得還不錯的文官。北宋時期的文官待遇特別好,宰相的年收入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有300多萬。當時的學術氛圍也特別寬松,所謂“刑不上大夫”,還能見到一群大佬,比如蘇軾、王安石、司馬光。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自己的詩詞也能流傳后世。
金昊陽(杭州市交通職業高級中學):東漢末年,我是曹操手下一員戰將,隨他馳騁沙場。征戰多年,一身舊傷,無力穿戰袍,尋一處無人山谷,搭一青竹小屋,晨鐘暮鼓,觀天下變化。
林婷雅(玉環中學):1942年,哥本哈根的冬天冷極了。一對友人心存芥蒂,他們就是海森堡和玻爾。二戰中,一方是德國人,一方是丹麥的猶太人。我多想成為他們的青鳥,在史稱“哥本哈根會面”之后,向他們解釋彼此的心意。如果玻爾愿把他的信給我看,我一定會告訴海森堡,玻爾有多重視這段友情,這樣也許海森堡在臨死時,就不會那么痛心地說:“我很難過,我沒能和尼爾斯·玻爾談最后一次。”我想守住這段友情,不要因為戰爭讓兩人的情誼不復存在。
蘇子壹(杭州外國語學校):我欣賞道家的“無為”思想,想掙脫物質的束縛,享受精神的自由。如果能遇到老子、莊子固然很好,但沒有遇到也沒關系。思想碰撞的年代,會激發我去思考,并從中得到樂趣。
唐哲濤(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我想穿越到唐朝,成為一名賣香料的商人,沿著絲綢之路看世界。雖然那時商人的地位可能不高,但是能夠游歷四方,還能賺錢,就不在乎這些了呀。
彭潔妤(臨海市杜橋實驗中學):我想穿越到實行民主制度的古希臘雅典,和大家一起商討有關這個城邦存亡的大事,有一種城邦的興衰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覺。不過我希望女性、有獨立意識的青少年,甚至奴隸都可以參與城邦大事的決策。
徐慧穎(黃巖澄江中學):我想穿越到20世紀70年代,也就是我爸爸生活的那個年代。那時的作業很少,學生不用每天學到半夜;那時的河水很干凈,口渴了可以直接喝;那時的天很藍,云很白。時間很慢,長大也很慢。
(整理:韓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