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云
【摘要】在初中語文課程學習中,難度最大也是需要檢驗的內容就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考查,學生寫作質量如何會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文水準,同時這也是自身文化內涵的一種體現。但是就實際的語文寫作教學工作來看,寫作工作由于內容多、任務重,往往難以展開,本文就有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進行相關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寫作;興趣;激發;策略
語文寫作教學一直是廣大教育者頭痛的問題,首先由于寫作的內容較多,學生往往對寫作提不起多大興趣,且寫作所花時間較長,加上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又不能過多占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這使得對學生寫作的訓練往往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下引入了“微寫作”這一新式觀點,在實際課堂運用中也取得了較好成效。下面就具體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一、微寫作教學中的興趣激發策略
在進行微寫作教學之前,首先要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可在課堂中事先營造“樂寫”的微寫作氛圍。比如說讓學生就課堂所學題材的某一內容,然后設置切中學生興趣的微寫作命題,進而開展豐富多樣的微寫作活動。以人教版初中語文《傅雷家書》為例,文中通過描寫父親寫給孩子以及孩子的回信,進而表達父親對孩子沉甸甸的愛,體現了濃濃的親情。由此,教師可組織學生以書信的形式寫一篇微寫作,主題就是記錄感受到父愛的一件事或者是寫給父母的一句話。然后根據學生所寫的內容對比《傅雷家書》中某一類似的文章,讓學生找出差距,進而得以有針對性的提高和彌補自己的不足。且在微寫作能力訓練的環節里,也能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親情的可貴,更深層的發現父愛的偉大,基于這種模式,逐步增強學生的道德觀念。在微寫作的內容中,不用刻意強調過多的事件描述,只用表達大概內容。就像課文中的書信模式一樣,并非要按照考試中寫作模式來寫。
二、微寫作教學實施途徑多樣化策略
為了進一步豐富相關教學模式,還需對微寫作教學實施途徑多樣化的策略,不管是在課堂寫作訓練時,還是在學生課外活動鍛煉中,都可進行微寫作的相關練習。比如說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自然調查活動中,或者是學校組織的郊游等活動,就可讓學生以旅游中的所見所聞為題材進行微寫作的主題訓練。除此之外,在多樣化途徑選擇里,還包括有利用多媒體等平臺,老師可組織學生參與到平臺互動討論中,在平臺里定期以某一內容為主題讓學生展開微寫作的訓練。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文,就可在基于該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采用微寫作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今后學習和生活中的改變要求,真正做到在學習中體現德育教育,雖然微寫作的內容并不多。讓學生就某一主題進行中心意思的表達也有利于學生總結能力的提高,以此來進一步強化學生邏輯思維和概括能力。
三、微寫作教學評價與反饋的交互性策略
最后,在微寫作教學中,還需要評價與反饋的交互性策略,除了包括教師的批改和反饋之外,還有學生和家長的互評和傳閱。且家長的意見和關注對學生學習來說有重要意義,教育學生也不能只依靠課堂上有效的教學時間,在平常課外還需要家長進一步督促。
比如說在人教版初中語文課程里學習《格列佛游記》一文,可讓學生就續寫展開微寫作訓練,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該文章的理解,家長還可帶著孩子一起觀看《格列佛游記》的電影等相關資料。在學生完成微寫作后學生可與教師相互交換意見,還可與家長就所觀看的內容以及課本里的描述進行討論,家長也能進行輔導學習。在教師和家長共同幫助下,得以讓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訓練中,“微寫作”作為一種短小精悍的寫作形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內容少、靈活性強、交際溝通性強,以這種方式進行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能夠解決以往存在的問題,給學生帶來新的寫作體驗。今后,我們仍將繼續深入對有關微寫作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