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通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以生為本的理念,它的意思是指教師要切實做到關愛學生、陪伴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也應該融入以生為本的思想,顧名思義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建立,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以生為本;有效策略
引言
我國教育事業認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是直接獲取知識的,因此他們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本,要求教學活動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教師還要因材施教,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需求。初中體育教學要想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及時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使之與以人為本站在同一個高度上,進而有效的開展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
一、教師不斷創新、改革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教學理念”,是指關于教育方法和目標的觀念,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及教學反思中形成的對教育效果的理性認知和主觀感受,它主要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等內容[1]。近幾年我國大部分學校和教師也開始重視以生為本,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有目的的將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照顧貫徹到整個教學環節中,以此來滿足學生對社會和生活的需要,提升他們的知識涵養。
在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中,要想切實做到以生為本,最首要的也是最關鍵的任務是,教師要及時創新、改革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發展和成長的各種要求,切實做到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將趣味性帶入到教學內容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歸屬感,從而自覺地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
二、教師不斷豐富、完善教學形式,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
所謂“教學形式”,是指教學方法的使用手段[2]。它是教學活動中具體的活動狀態,是說明教學活動是以何種形式呈現的。它還指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內容,運用特定的教學手段進行的,由教師設計、指導的一整套方案的活動?,F代化教學形式和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它可以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如幻燈片、投影儀等工具,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豐富、完善教學形式,改變以往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熟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教育價值高、科學性強的并且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案,例如,進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適當的放手,讓學生自行發揮運動精神,以自我為中心,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要求,最大限度的滿足其學習需求。
三、教師要確保體育測試公平合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體質,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并且加強中國人們的體質是我國近幾年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國素質教育同樣提出,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體育教學變得日益重要。體育測試,是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和體質狀況的途徑,更是評價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效果的手段。學生的體能測試,是各級院校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體現。
對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測試時,首先應該保障體育測試公平公正,在身高、體重、肺活量、跳遠等基礎測試中,應該適當地設計競技比賽,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體育測試。在體育測試計算結果時,教師要保持一個公正的心態,不可以偏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讓體育測試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有序、有效進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
四、教師要將體育與生活實際結合,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人們所說的“體育”,是指一種復雜多變的教學課程,它是人的身體和智力相結合,并根據人體成長和發育、以及社會的進步為依據,最終以達到全面培養、提高人們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要求,從而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手段的社會活動[3]。體育教學的內容大部分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體質以及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保障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為學生創設一個他們易于接受,并且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提前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養和生活情況,設計富有針對性、專業性的教學方案,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學生為中心改革教學內容,充實教學活動,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使每一位學生充滿歸屬感和自豪感。要想切實做到將以生為本有效的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改革教學理念,不斷豐富、完善教學形式,并且確保體育評價公平合理,最終將體育與生活實際結合,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育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最終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寶儀.初中體育探究式教學模式構建及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8.
[2]趙雙.上海市初中體育課學生主體性體現程度及效果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8.
[3]王振.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大埔中學? 5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