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岑興
(昭平縣大腦山林場,廣西 昭平 546899)
隨著林業的不斷發展,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綠化樹木移植栽培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完善對林業樹木的管理,提升綠化成活率,才能有效改善我國的城市的園林綠化效果。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中間涉及到的內容相對較多,同時對移植區域的土壤條件、溫度以及水資源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也正是因此,在過去綠化樹移植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樹種死亡的現象[1]。為了有效避免這問題,需要在林業綠化樹移植前做好準備工作,這樣即使在移植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移植人員也能夠有效的處理。在當前階段,林業綠化樹移植準備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幾類,移植工作者需要先翻新移植區域的土壤,讓土壤中具有充足的空氣和養分,同時仔細研究移植樹木的生長規律和生長特點,定期修剪移植樹木的枝葉,這樣能夠讓樹木生長的更加旺盛,與此同時,還需要依據種植區域的環境特征,及時做好保溫工作,防止因為低溫天氣影響了樹木的成活率。尤其是一些降水量較大的地區,移植工作者還需要在雨季來臨之前,及時做好排水措施,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因為雨水過多而導致樹木爛根的現象。
要想提升林業綠化樹移植的成活率,需要根據移植區域的環境特征以及水文特征,選擇合適的樹木進行移植,這樣才能使得樹木很快能適應移植區域的生長環境。在城市綠化林樹木移植過程中,移植工作者應該盡量挑選一些規范和尺寸一致的樹木,出于城市美觀角度考慮,如果移植區域苗木的大小不一致,會嚴重破壞城市的綠化園林美觀效果。移植的樹木應該盡量挑選質量好的苗木,這樣才能提升苗木的成活率。為此,移植工作者應該選取那些樹枝飽滿、無病蟲害、樹苗根系發達的樹木。
在綠化樹移植過程中,移植工作者需要根據樹木的生長規律合理選擇移植時間。一般來說,樹木移植的時間最好選擇在苗木的休眠期,春天樹木的萌芽期以及秋天樹木的落葉期都是樹木移植的良好時期,在這個時期移植能夠有效增加樹木成活的概率。如果城市基于綠化考慮,需要反季節移植,移植工作者可以選擇陰雨天進行樹木移植,移植結束之后需要及時進行樹木養護工作。
苗木移植完成后,工作人員還需要定期對苗木的樹苗進行修剪,提升苗木的觀賞性。開展修剪作業時也需要結合樹木的生長規律進行科學修剪,不能破壞苗木的樹枝和軀干,對于樹木常綠的部分應該予以保留,提升城市園林整體的綠化面積,對于樹枝較多的苗木,工作人員可以及時清理旁枝,使樹木能夠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提升成活率。
為了有效增強林業綠化樹移植成活概率,移植時間通常都會選擇在陰雨天進行,這樣移植的優點是樹木能夠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從而滿足自己生長的需要[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移植區域的水分過多,種植工作者可以適量增添一些土壤,同時做好必要的排水措施,避免樹木出現爛根的現象。
樹木移植完成后,往往樹木的根須較少,因此移植工作者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促使樹木生長出新須。在移栽過程中,如果發現移植樹木體積過大,樹木會生長出許多多余的樹芽,這些樹芽會大量消耗樹木的養分,對樹木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及時的進行清理,同時將種植區域的雜物及時清理干凈。
扶正培土作業也是林業綠化樹移植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通常來說,樹木在移植完成后,根系位置和移植區域的土壤缺乏足夠的連接,這樣會導致樹木很難從土壤中汲取足夠的養分和水分,如果此時移植區域出現惡劣天氣,譬如說大風天氣等,就會讓樹木的土壤產生松動,這樣更加不利于移植樹木的生長,有的甚至因為汲取不到養分直接死亡。為了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需要工作人員定期進行扶正培土工作,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概率。
為了給樹木成長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需要合理選擇種植季節和種植時機,如果遇到低溫天氣,需要對移植苗木進行保溫處理,提升苗木的抗寒性。
移植工作者要對移植區域的土壤有足夠的了解,如果移植區域的土壤養分不足,則樹木的生長速度也會顯著降低,有的甚至出現枯葉和黃葉等現象,對樹木的成活率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此種植工作者需要根據種植區域的土壤肥力情況,及時的對樹木開展施肥工作,優先使用綠色無污染的肥料,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綠化樹在移植完成后,由于和移植區域的土壤連接度不高,因此樹木的活力也存在不足,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苗木應該及時處理。同時考慮到北方天氣特別寒冷,為了防止移植樹木出現皮質凍結的情況,種植工作者應該會移植樹木進行保溫處理,提升樹木的抗凍性[3]。可用硫磺混合物均勻涂抹樹木,或者使用稻草袋對樹木進行包裹處理。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對我國林業資源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不斷優化移植栽培技術,提升苗木成活概率,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