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俊
摘 要:我國林業還處于發展階段,新的社會結構給林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目前森林管護過程中還是存在員工流動性強、人均管護面積不斷增加、缺乏先進技術、巡山記錄不規范等問題,因此本文在分析以上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合理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森林管護;問題
在前期的社會發展中人類枉顧生態環境,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因此,對天然林資源做好森林管護顯得十分必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自開展以來,在不斷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為保護珍貴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作出巨大貢獻。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一項長期的社會性系統工程,主要目的是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的問題
(一)資金投入不足,員工流動性強
盡管我國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越來越重視,但并沒有投入相應的經費,由于受到資金的限制,森管日常工作也處處受限。森管工作無法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只能采取傳統的巡視,且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水平較低,導致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大大降低護林員的工作熱情。有經驗的護林員對林區具備一定的熟悉度,在巡視過程中遇到突發問題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然而林業工作者的工作環境較為艱苦,工作任務繁重,也就導致部分工作人員的流失,不利于開展森管工作。
(二)人均管護面積不斷增加
隨著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逐漸開展,受保護的天然林面積逐漸增加,部分地區為了縮減員工薪資投入,并沒有增加相應的護林員,而是選擇增加人均管護面積。也有部分地區由于受地形、地勢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難以聘請護林員,且護林員不斷流失,也會導致人員管護面積增加。人均管護面積的增加,會導致護林員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同時,護林員還包括防病蟲害、防火、制止濫砍亂伐等基本工作內容,在地勢險峻、人口稀疏的地區,由于通訊、交通不便等問題,進一步增加了護林員的工作難度。
(三)缺乏先進管理技術,巡山記錄不規范
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作中,通常是由基層部門與管理階層進行保護管理工作,缺乏先進的管理技術。由于基層部門、管理階層與其他各個階層之間存在脫節現象,且沒有較強的機動能力,在保護管理工作中一旦出現問題,上層領導無法及時了解,并做出相應的對策及措施。在聘請護林員時,考慮到管護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護林員足夠了解當地森林環境,因此大部分聘請的都是當地農民。但由于聘請的護林員普遍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正確認識到巡山記錄的重要性,在做巡山記錄時,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例如:在做巡山記錄時,護林員只簡單地記錄巡山的時間、地點,并沒有記錄其他的詳細信息,為了應對上級領導的檢查,護林員在檢查前集中補填;即便是巡山中出現一些問題,為了避免承擔責任,護林員選擇隱瞞上報。這些行為并不能準確、詳細、真實地反映森管的情況,對森管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后果。
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的策略
(一)加大資金投入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要隨著森管面積的擴大,適當地調整資金的投入,大力支持天然林資源森管工程的開展,提高護林員的薪酬與福利,保證森管工作順利開展。同時,也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規范護林員的工作制度與管理制度,制定應急策略,下發至每一個基層部門,在出現任何問題時,可讓基層管理根據實際情況與應急策略做出相應的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聘請一些護林專家,根據天然林資源的保護現狀提出一些可行建議,使森林管護更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時更新設備,降低人均管護面積,保障護林工作更加細致。在地勢險峻、人口稀少地區要保證交通、通信設備的流暢,適當降低護林員的工作壓力。
(二)引入先進管護手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森管工作不必依靠護林員巡山檢查森林情況,應用互聯網能有效減輕護林員的工作壓力,提升管護成效。例如:在地勢起伏大、地形較為復雜的地區,若依然采取傳統的巡山方式,讓護林員實地巡查,護林員的生命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但運用無人機等先進管護設備輔助管護工作,既保障了護林員的生命安全,又能巡查一些盲區;運用大數據智能科技,可以查出在一片天然林當中哪片區域病蟲害發生率較高、火災發生率較高,管理人員可根據大數據得出的結果合理分配護林員,將其設為重點保護區域,有效提升護林工作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除此之外,還能依靠網絡在網絡上搭建天然林資源保護平臺,宣傳保護林資源的重要性,調動群眾的力量一起守衛天然林資源,參與生態保護。
(三)加強人員培訓,規范巡山記錄
針對一些護林員的文化素養并不高的問題,應該要加強對森管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先進的管理技術、能適應新鮮事物、專業素質與職業精神,保證護林員在接受崗前培訓之后能夠擁有專業技術、具備職業道德、接受能力強,以便護林員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保障護林工作順利開展。巡山記錄過于復雜是護林員隨意寫巡山記錄的原因之一,因此,巡山記錄有必要簡單化,并制定統一的寫作要求與格式,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為保障巡山記錄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巡山記錄的寫作也需列入崗前培訓中,根據護林員的實際條件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培訓之后經過考核才能正式任職。在護林員任職期間,也要不定時指導并抽檢護林員的巡山記錄,提升森管的工作成效。
(四)加強森林防火措施
森林火災對森林具有毀滅性的影響,有效的森林防火制度能有效減少或避免火災發生率,保護森林資源,因此,森林防火對天然林資源保護而言有著重要作用。完善森林防火設備是森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風力滅火、滅火水槍、滅火彈等基礎設備是森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同時,相關部門及森管工作人員要明確意識是行為的來源,要強化人民群眾對森林防火的意識,就能在森林防火工作上取得良好效果,所以要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利用網絡、多媒體等多種渠道,提高人們森林防火意識,對每一起森林火災事故進行徹查,并依據法律法規嚴肅處理,從源頭上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
三、結語
總而言之,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發展是必然趨勢,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戰略,對人類可持續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都有重要意義,為此,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及時更新基礎設施,利用先進管護技術減少護林員工作壓力,提高人們森林防火意識,提升護林員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做好管護工作,促進我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杜健.千年林場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中的森林管護[J].山西林業,2019(S1):32-33.
[2]張勇.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種子科技,2019,37(11):149+152.
[3]黎珺.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家參謀,2019(0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