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峰
摘 要:退耕還林在當前新市場經濟成為了現階段國家一項林業重點工程,以期在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促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但從某方面而言,由于“退耕還林”是一項十分漫長也較為繁瑣的工程,對于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有著雙重性推進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視。
關鍵詞:退耕還林;工程管理;監督策略
一、現階段山西省原平市段家堡鄉退耕還林工程的實踐現狀
山西省原平市段家堡鄉全鄉四面環山,平均海拔1500m左右,氣候寒冷多變,垂直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4~7℃,日平均氣溫10℃以上天數130—140d,積溫2000~2800℃,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9~-12℃,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19~21℃,無霜期110~120d,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全鄉土地面積26615.66公頃,其中林地總面積177540.2(有林地4389.24公頃,疏林地205.29公頃,灌木林地2341.62公頃,未成林地造林地1718.12公頃,無立木林地455.64公頃,宜林地7919.62公頃),其中用材林7萬畝,主要分布于牛食堯等16個村莊,落葉林地5萬畝,分布于全鄉各村。退耕還林涉及到全鄉各個村莊,栽植樹種為油松、山桃等,整地方式為魚鱗坑整地。退耕還林在當前新市場經濟成為了現階段國家一項林業重點工程,以期在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促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但從某方面而言,由于“退耕還林”是一項十分漫長也較為繁瑣的工程,對于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有著雙重性推進作用,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林業部門和國土部門在實際作業過程中的統計標準和調查方法不盡相同,因此對于“林地”的標準也不一致,“退耕還林”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響,再加之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貿易往來愈發頻繁的同時,退耕還林作業的實施受到了一定影響,此外退耕還林初期政策情況不清晰、任務重、時間緊等諸多問題的存在,也導致了一系列其它問題的發生,最終給國家整體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退耕還林工程管理、監督策略的實踐探析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監督制度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當下退耕還林管理、監督工作始終未能落實到實處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監督、管理工作制度的缺失,而為從根本上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根據省市退耕中心要求,結合當下區域退耕還林作業實況,擴穴除草范圍及次數、補植補造、護林防火等幼林撫育管理作了安排,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監督制度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亦是保障各項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到位的根本前提,即在進行退耕還林作業過程中,各級農戶作為退耕還林的實施主體,為確保各項作業落實到位,一方面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需制定科學合理的驗收管理制度,在進行驗收作業過程中需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另外企業還需建立完善的責任追究機制,對各個小組及單位有關部門進行實施監查,以此為預期還林工程效益的獲得奠定良好基礎。
(二)做好補助金的發放工作
在進行退耕還林作業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解決企業與各農戶之間的矛盾,是當下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部門各項作業開展的重點和難點,尤其在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農業產業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為確保推廣還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部門還需做好補助金的發放工作,即有關部門需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退耕還林:1500元/畝,分五年進行兌現(分別為500元、150元、300元、150元、400元)對退耕戶進行補助金的發放,發放結束后需與其簽訂合同并進行確認,以規避后期各項矛盾的產生。
(三)退耕還林工程方案設計的概述
在進行退耕還林作業過程中,為確保退耕還林工程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在進行方案制定時,嚴格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及省林業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廳、省扶貧辦《關于強力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的工作方案》(晉林造發[2016]72號)文件精神和忻州市發改委、忻州市林業局文件下達的任務要求,一方面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部門需充分結合當地區域發展實況,以此在確保方案制定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為預期工程效益的獲得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在方案制定過程中,在確定總體目標和保障措施的基礎上,有關部門還需將生態優先、突出重點和脫貧致富這幾個方面包含在內,以此在實現退耕還林發展目標的同時,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四)確保作業設計和審批工作落實到位
在當前退耕還林作業過程中,原平市退耕辦專門成立領導組,依照《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作業設計技術規定》和山西省退耕辦關于退耕還林工程年度實施方案及作業設計編制的要求,結合實際,對有關技術人員進行了專題培訓,按組分組分片搞外業調查。調查組以村為單位,利用1:1萬地形圖進行調繪、依據農戶退耕地塊劃分小班,根據不同的立地類型確定整地造林模式、造林樹種、配置方式。調查組深入田間地頭編寫退耕還林作業設計書。工程作業設計的科學、合理性和有效性與否,對于后期施工作業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尤其在當前新市場經濟常態下,“可持續發展”是近年來我國針對當前國家發展實況提出的一項發展戰略,而只有確保作業設計的完善度從某方面而言才能保證經營措施制定的合理性,為后期各項作業的實施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在作業設計完成后,所設計的作業必須要先通過市級初審才能交給省級,任何人無權修改審批完成后的作業設計。
(五)退耕還林日常工作概述
在進行退耕還林作業過程中,只有確保各項退耕還林工作全部落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才能保障整體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最終為預期作業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在進行實踐作業過程中,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一方面需大力宣傳關于退耕還林相關的各項法律及法規進,在確保人們全面了解各項工作內容的基礎上,為預期工作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有關部門還需做好封山禁牧工作,并通過提高管護人員選拔標準,加大管護人員培訓力度,在確保林下植被合理化種植的同時,為預期還林效益的取得創造良好條件。
三、結語
簡而言之,作為一種幫助區域恢復林草植被、促使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作業能否落實到實處,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與否具有直接影響,為從根本上提高退耕還林質量和建設效率,在日常建設作業過程中,基層產業機構和相關部門需在建立健全完善監督制度、做好補助金發放工作的基礎上,確保作業設計和審批工作落實到位,最終為預期建設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關于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縣級實施方案及作業設計編制的補充通知》晉退辦[2016]7號.
[2]《關于下達忻州市退耕還林2018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忻發改發[2018]69號.
[3]《山西省林業廳關于印發《山西省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技術規定(試行)》《山西省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技術規定(試行)》《山西省太行山綠化工程建設技術規定(試行)的通知》晉林造發[2017]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