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秀娥
十五年前的元旦,我和老公步入婚姻。我倆都是寒門學子,畢業、結婚、生子,有情飲水飽,“裸婚”也沒覺得委屈。我們先后放棄了省城以外工作的好機會,住著單位分的十幾平方米的房子,都是為了一個信念——愛就要相守在一起。
當然,鍋碗瓢盆交響曲中也免不了有不和諧的音符,因為性格愛好不同,我倆也摩擦不斷。就在我們遭受“七年之癢”時,老公接到一個任命——去省外掛職。這個消息對事業處于上升期的他來說,簡直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駐外幾年,職稱、名望、資歷都會上去。可他又擔心我一個人帶不好孩子,也怕兩地久了夫妻感情出問題。雖然我比他更擔心這些,但為了他的前程,我不得不裝作大度的樣子接受了“兩地分居”。
婚內獨居生活的按鈕開啟后,在周圍一眾親朋同情的眼神中,我卻發現了另一番天地。雖然家里少了一個人,但是整潔、清靜了許多。我的工作不用坐班,大部分都可以在家里完成,且用不了很多時間。每天把孩子送去學校后,我有大把的時間“揮霍”。晚上,孩子入睡后,我還可以追劇、看書,把和老公吵架的時間節省下來,做了很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且,無論做什么,都不會有人在旁邊指手畫腳,連空氣里都飄浮著自由的味道,難怪詩人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我很享受這種婚內獨居的生活。這幾年交通條件、生活條件好了,老公經常回來,我倆也天天視頻通話,雖然是雙城生活,但真的就像住在隔壁一樣。
可雙方父母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對孩子也不好,關鍵是我老公并不喜歡兩地生活。我勸他:“現在是流動的中國,互聯網讓我們時時刻刻能保持聯系,高鐵能讓你一個多小時就回到家,為什么非要因“兩地”糾結呢?”可惜,我越是這樣勸,他心里反而越沒有安全感,甚至覺得我獨住慣了,不需要他了。終于,他想盡辦法提前結束了外派工作。
在外人看來,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團圓了,老公和老婆從此該過上幸福生活了吧?但生活從來不是童話,婚姻生活尤其不是。
老公因晚上常需要加班,不得不去書房工作。我等不及,常常一個人睡去。可是我睡眠質量不高,總是被他半夜進房時吵醒。被吵醒后我翻來覆去難以再入睡,他卻立刻鼾聲四起,讓我頭疼抓狂。我一說他打呼嚕的事,他更來勁:“咱倆半斤八兩,你也打呼嚕,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我倆都發誓要把對方打呼嚕的聲音錄下來,讓對方服氣。
意識到在這個狹小空間里,夫妻間更容易爆發槍林彈雨,這不僅消耗了兩個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常常會殃及無辜,傷及孩子的心靈,我們達成默契——平時分房睡,周末住一起。這樣過了幾個星期,沒想到的結果是:頭不痛了、眼不暈了、吃嘛嘛香、身體倍棒,休息充足了,連老公都看著順眼許多。估計他也有類似的感覺,因為此后,他也慈眉善目起來。至于感情嘛,非但沒有變壞,還變得更好。
大概每個人都需要點自己的空間,婚內獨居是因為愛,愛多了自由自然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