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雅億
我的爺爺是絕頂的幽默家,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將笑聲帶給人們。
退休前,他是工會的文藝活躍分子。退休后,他經常在公園里給老頭老太們表演“海派清口”。觀眾們笑得前仰后合,爺爺便一臉驕傲地看著我奶奶,白發蒼蒼的奶奶已經不太能聽懂爺爺笑話中的笑點了,但仍對著他笑。這幾年,我奶奶開始患有輕度老年癡呆癥,爺爺總扮演“癡呆”的樣子逗奶奶笑。他訂幽默雜志,不厭其煩地將上面的段子和笑話講給奶奶聽。
奶奶的生活可以自理,但是記憶力特別不好。她會重復給爺爺買同樣的禮物——黑色針扣皮帶。看到老伴雖然記性不好但還是惦記著自己,爺爺不好讓她失望,就會裝出第一次收到禮物般的興奮與喜悅:“老太婆,你知道我沒有皮帶已經很久了。”他又逗我們全家人說:“以前我小的時候,遇到自然災害,大家沒飯吃啊!我餓得都是用一根細線束腰……”我們全家都笑起來,奶奶特別有成就感地看著爺爺。
爺爺不止會逗奶奶,對我也這樣。我上中學那會兒總是和母親吵架,這時爺爺就會和我們講他新看到的笑話,或是來一番脫口秀。無論剛才氣氛多凝重,最后我總是憋不住笑出聲來,忍俊不禁的母親也會轉過身去。氣氛緩和后,爺爺心平氣和地跟我分析問題,最終讓我心服口服地道歉。如果我覺得難為情,爺爺還會用“自黑”的方式鼓勵我,比如:“年輕時,我曾追過一個像你媽一樣漂亮的女孩……后來,她把蘋果砸到我臉上。你能比我更囧么?……”
爺爺共有3個孫輩,我是最小的一個。表哥表姐都極優秀,我卻從小有一點口吃,學業也平平。我很欣賞爺爺的幽默與口才,但也常常抱怨上帝不公平——為何讓我的表達能力這么弱?爺爺卻對我說他一直欣賞我身上“幽默”的潛質。我跟爺爺看電視的品位很相似,喜歡歡樂的相聲和脫口秀,爺爺說:“你以后若是要找對象啊,記住好男兒都幽默,可是你看看我們家,除了我和你,幾乎個個都古板無趣。還記不記得,你曾在煮雞蛋里放了一個生蛋……”
爺爺和我笑得樂不可支——那是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家遷入新居。我跟爺爺一起策劃了一個惡作劇。那天,我悄悄用一只生蛋代替了父親碗里的煮蛋。當黏糊糊的蛋清糊了爸爸一手時,我露出齜牙咧嘴的表情,全家人都哈哈大笑,連素來古板的父親,都露出無奈的表情。
我讀研究生的時候,爺爺患了肺氣腫并開始惡化。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醫院,于是,他成了病區的“開心果”,“禍害”對象的范圍更廣了。他聯合我一起捉弄護士,偶爾還玩一把“裝死”游戲。當美麗的護士小姐怒不可遏時,爺爺就會用幽默的贊美讓她們笑起來。
那段時間,我經常去醫院看爺爺,跟他分享網上有趣的信息。爺爺是“網紅”騎手徐玉坤的“粉絲”,這個年過七旬的徐爺爺大半輩子在家務農,60歲之前連省城都沒去過。60歲之后的13年里,他只身騎著一輛自行車,帶上帳篷和睡袋等簡單的裝備,游蕩全國幾乎所有省份和四大洲25個國家。爺爺一直很喜歡這個與自己同歲的農民。他經常跟我說:“要不是你奶奶身體不好,我早就加入徐玉坤的騎行隊伍了!我也好想有第二個少年時代啊!”
在爺爺生病的日子里,徐玉坤的微博與微信公眾號給了我們一家人信心。再后來,爺爺說話越來越吃力,他就用寫字的方式與人交流。每次我去看爺爺,問他“痛不痛”,爺爺就會伸出舌頭,眼珠子上翻,做“裝死狀”。雖然他的面色很難看,卻讓人感覺不到痛苦。有一天,接連遭受生活打擊的姑姑來到醫院,在病床前流了很多眼淚。當她詢問爺爺吃什么藥時,爺爺在紙上寫道:“除了春藥,我什么都吃。”姑姑“撲哧”一下笑出聲來,臉上的愁緒頓時不見了。
我們始終相信爺爺會好起來。這么積極樂觀、總是帶給別人笑聲的老人,一定能戰勝死亡。爺爺卻通過文字跟大家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我希望聽到很多笑話,如果能有人逗我笑,那會勝過世上一切的靈丹妙藥。我于是買了很多幽默雜志,不斷給爺爺講新笑話。雖然戴著氧氣罩的爺爺無法發出聲音,但他笑的時候肚子會起伏,表情也有所緩和。看到講笑話真的可以減輕爺爺的痛苦,我越讀越起勁。
一天,爺爺遞給我一張精心寫成的卡片,囑咐我一定要在“追思會(喪禮)之后才能打開”。回家之后,好奇心還是催著我將卡片拆開,里面的內容讓我忍俊不禁。
“乖孫女,我猜你已經提前拆開了卡片,我真是先知先覺,對么?我有一個秘密要告訴你,你可千萬不能告訴你大表哥和二表姐。這個秘密就是——你是我最喜歡的孩子。噓——千萬保密,如果他們知道了會多么難過。好好照顧奶奶,要替我逗她笑……”
收到卡片后沒多久,爺爺安詳地走了。在追思會上,許多人發言悼念爺爺。大家講的內容并不感傷,都在感念爺爺帶給自己的笑聲和希望。輪到兒孫們發言時,幾乎每個人都念了自己的那張卡片,原來爺爺給每個人都寫了卡片,而且內容大同小異!當我走上前去念自己的卡片時,我的表哥表姐在臺下禁不住笑起來……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爺爺寫卡片時一臉狡黠的樣子。他,竟然在自己離世之后,仍然緩解著沉重的氣氛,甚至在自己的喪禮上逗樂了他心愛的家人。奶奶也笑了,雖然眼中含著淚。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我們仿佛不是在哀悼一個親人的去世,而是在送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去遠行。
那段時間,真人秀節目《奇遇人生2》正在熱播,幾個明星跟73歲的徐玉坤一起騎行去加拿大溫哥華。節目中,徐玉坤已經在美洲騎行了4個月,攝像機只記錄了最后一段。鏡頭里絲毫看不出這是一個在異國他鄉風餐露宿了4個月的七十多歲的老人,他身上既沒有風塵也沒有疲憊,有的只是渾身的干勁兒和滿滿的好奇心,像第一天出門遠足的少年。
騎行中有一幕,明星嘉賓們感嘆于壯美的彩虹,徐爺爺卻說:“走吧,不要留戀一個地方的風景,前面還有更好的。”我跟表哥表姐把那集節目回播看了好多遍。當老徐爺爺說“把檔調到最大,哇哇地使勁跑,往前沖才享受”的時候,我看到的仿佛不是73歲的徐爺爺,而是我那充滿激情的爺爺。
那段時間正是我的求職季,我到處碰壁,卻從未失去信心,因為我記得爺爺跟我說過:“每個人都可以平平淡淡或者轟轟烈烈地活一生,什么時候開始做自己都不晚。這樣一想,年輕時候的選擇對你來說就不至于那么難。”
我漫無邊際地想,如果可以,爺爺一定會化作我頭頂的那朵云彩,開始他生前因為家庭羈絆而無法踏上的行程。他從來不為失去而感傷,只會不停地追逐風和快樂,也許偶爾他會在天上看看我。那就是最美的笑別吧!
編輯 溫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