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中圖分類號】R758.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一般情況下,若寶寶的臉上出現疹子,大多數為濕疹。而嬰兒期出現在頭面部的濕疹在中醫上被稱作“奶癬”。濕疹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變態應性疾病之一。多見于2至3個月嬰兒,6個月達高峰,晚至2至3歲。濕疹出現時常伴隨瘙癢,發病時寶寶的皮膚會變化,但痊愈之后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引起濕疹的因素有多種。
一、寶寶臉上長濕疹的原因
寶寶長濕疹的因素有多種,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 內在因素
①遺傳因素。長濕疹的寶寶家族中常有過敏性疾病史,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②免疫因素。少數寶寶可能有免疫缺陷,如高免疫球蛋白E癥,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缺陷等。
2 外在因素
寶寶臉上長濕疹屬于一種過敏性炎癥,通過消化道攝入的過敏源,會引發該類型疾病,比如牛奶,雞蛋,海鮮類,水果如芒果,彌猴桃等。但也有可能是環境中存在的過敏因素如花粉丶螨蟲等引發寶寶體內發生反應。
由于寶寶嬰兒期的主要食物為母乳,在唾液與母乳的刺激下,也會成為濕疹的發病因素。由于寶寶的皮膚較為脆弱,若采用堿性強的肥皂進行清洗皮膚,也有可能出現寶寶臉上長濕疹的情況。若給寶寶食用過多營養物質,會造成寶寶的腸胃負擔,出現濕疹的情況。若寶寶長期接受紫外線照射,或者在冷熱交替的環境下長期生活,都會增大臉長濕疹的機率。因此,各位家長要注意保護寶寶的皮膚。
二、寶寶臉上長濕疹怎么治療
1 飲食管理
寶寶臉上長濕疹,可能是由于接受了食物過敏源的影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改變寶寶的飲食,避免引起過敏的食物,減少食物過敏源對寶寶的影響。若寶寶是由于牛奶蛋白出現過敏,在選用奶粉時,可以根據過敏程度選用部分水解奶粉,深度水解奶粉至氨基酸配方奶粉。
因此,作為家長,要十分注重寶寶的飲食健康。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寶寶的食用食物,營養過高的物質不一定好,適合寶寶的才重要。
2 皮膚護理
由于寶寶的體質不同,濕疹分為滲出型與干型和脂溢型。對于不同類型的濕疹,應該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皮膚護理。若發現寶寶皮膚表面沒有破損或者潰爛,選擇一些保濕霜,保護寶寶的皮膚,在選擇保濕霜時要注意,注意要選擇不過敏的,避免出現二次傷害。若寶寶濕疹的情況較為嚴重,家長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并根據醫生給予的藥物進行治療。在應用皮質類固醇霜劑時,雖然該類藥物具有明顯的抗炎癥與止癢的作用,但若長時間使用也會造成副作用。
若寶寶出現局部破潰的現象,可以直接應用抗生素軟膏進行護理。
3 藥物治療
對于濕疹較為嚴重的寶寶,需要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才能有效治療。寶寶濕疹正處于急性期,伴隨紅疹,但并無滲出情況,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或者凝膠等藥物進行治療。寶寶濕疹滲出重時,可以選擇1%~3%的硼酸溶液等物質進行濕敷。寶寶濕疹在慢性期,建議使用非激素軟膏和糖皮質激素軟膏交替使用,效果會更加明顯。
但上述所提到的藥物治療方式,需要再咨詢醫師的情況下進行,家長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由醫生給出寶寶疹的情況屬于哪段時期,之后再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才能幫助寶寶減少皮膚癥狀,恢復健康。
家長要注意,在藥物治療的時候,同時也要進行皮膚護理,避免寶寶因護理不當而出現二次感染,從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藥物治療也屬于局部治療的一種方式,若寶寶出現全身性過敏,則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4 全身性治療方式
選用全身性治療方式時,已經說明寶寶濕疹已經從臉上蔓延到全身,這時需要在檢查確診之后,在醫生的引導下服用一些抗組胺類藥物,比如撲爾敏等。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雖然該種方式見效快,能夠控制濕疹的癥狀,不再蔓延。但由于寶寶身體各項功能發育尚未完全,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會使寶寶產生依賴性,而且對寶寶的身長發育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寶寶出現急性過敏性濕疹時,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代替。采用口服與外用綜合的方法,等寶寶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轉之后,開始減少藥量,避免寶寶對藥物出現依賴。
三、寶寶濕疹提前預防的辦法
寶寶濕疹是在多種內外因素影響下才出現的,可以通過提前預防的方式減少寶寶臉上長濕疹的情況。從皮膚清潔開始,家長應為寶寶每天洗澡,要控制水溫。在洗浴時,盡量選用嬰幼兒皮膚適合的用品,一般成人所使用的洗浴用品大多數含有化學物質,而這類化學物質會導致寶寶出現過敏的現象。
寶寶的穿著方面要選用舒適的棉質衣物,像毛織類、化纖類衣物,有可能會使寶寶出現過敏現象。寶寶的穿著不宜過厚,適當適量就好。母乳喂養者在哺乳期內應減少辛辣食物的食用,母乳或牛奶蛋白過敏寶寶直接改為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