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蘭
【中圖分類號】R7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吸煙已經被證實為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一些不吸煙的人也患上了肺炎,一些人吸煙一輩子也沒有得肺癌。那么為什么有的人吸煙一輩子也沒有得肺癌?文章現就這個問題進行探究。
1 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占據所有癌癥死亡率的首位。
大多數的肺癌發生在支氣管粘膜上皮。近幾年,伴隨吸煙和各類環境因素的影響,世界范圍內,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的肺癌發病率不斷增加。在肺癌患者中男性顯著高于女性。肺癌的分布情況基本在左邊的肺臟上,下葉多于上葉。
2 吸煙和肺癌之間的關系
吸煙是癌癥最大的病因,而且不止對肺癌,對身體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煙霧中的苯并芘,尼古丁,亞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等均具有致癌作用,尤其是容易導致鱗狀上皮細胞癌和未分化小細胞癌。與不吸煙者相比較,吸煙者發生癌癥的危險性平均要高四到十倍,重度吸煙者可達10-25倍。相關的研究認為吸煙與癌癥有直接的關系。第一,30%比例的癌癥根源是吸煙,特別是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胰腺癌等疾病的發生存在密切的關聯,特別是肺癌和胰腺癌與肺炎的關聯十分密切。 第二,長期吸煙要比不吸煙人群發生肺癌的幾率超出十倍到二十倍,喉癌的發病率要高出二倍到三倍,膀胱癌的發病幾率要超出三倍左右,食道癌的發病幾率要高出四倍到十倍左右。第三,吸煙20年以上的婦女患乳癌的危險性增加30%,吸煙30年以上者這一危險增加60%。第四,吸煙婦女患宮頸癌與卵巢癌相對危險度高。
3 吸煙為什么導致肺癌
香煙點燃之后產生的煙霧中包含3000多種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具體包含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于煙焦油中多種致癌物質、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屬元素等。這些化學物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癌癥發生的可能。如果長期吸煙會使得煙霧中的致癌物質會反復刺激支氣管黏膜或腺體,導致肺癌的危險性就會越來越高。從實踐研究證明,開始吸煙人年齡越小、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多,最終發生肺癌的可能性和幾率也會越高。經過研究發現,吸煙年數在15年到25年人群發生肺癌的幾率要比正常人發生肺癌的幾率高出四倍。一支香煙中蘊含于0.01-0.04mGy的放射線,每天吸20支香煙,相當于接受1.2mGy的放射線劑量,無形中加大了發生肺癌的可能性。
吸煙不僅危害吸煙者本人健康,還會因為非吸煙者被動吸入大量環境煙草煙霧(ETS)而危害其健康。ETS主要由側流煙霧和主流煙霧組成,側流煙霧比主流煙霧含更高水平的致癌化合物,如苯、甲醛、肼、N-亞硝胺、苯胺等。據報道,吸一支煙,主流煙中的強致癌物N-亞硝胺為4.1-31.1mg,而側流煙卻為597-735mg。
4 哪些因素會增加吸煙的致癌作用?
第一,接觸職業致癌因子。目前已明確的可以導致肺癌的職業因素有石棉、砷、鎳、鉻、煤焦油、芥子氣、三氯甲醚、氯甲甲醚及鈾、鐳等放射性物質衰變時產生的氡和氡子氣。如果長時間接觸這些因素就會加大自己患癌的風險和可能。第二,空氣污染。被污染的空氣中含有3,4-苯并芘、氧化亞砷、放射性物質、鎳、鉻化合物以及不燃的脂肪族碳氫化合物等致癌物質,人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加大自己患癌的風險和可能。空氣中的苯并芘總量往往超過了20支香煙的含量,并可增加香煙的致癌作用。第三,電離輻射。在日常生活中較大劑量的電離輻射還會加大發生癌癥的可能。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人群中有49.6%的電離輻射來自于大自然,但是也有44.6%的輻射比例來自于醫療照射,來自X線診斷的電離輻射占據了其中的36.7%的比例,假設一個人經常到醫院接受治療,特別是參與CT檢查患者發生癌變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5 為什么從來不吸煙的人也得了肺癌?
無吸煙史的肺癌人群占肺癌患者總數的15%-25%的比例,且以女性為主。與吸煙肺癌人群相比,被動接受煙霧也會出現肺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會疑惑為什么平時不吸煙的人最終也得到了肺癌呢,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然環境因素。經過相關研究發現氡是空氣中存在的一種致癌物。大量曠工流行學病研究之后發現氡暴露與肺癌發生存在密切聯系,在最新研究中發現室內氡污染與普通人群發生肺癌有關,氡暴露已然成為肺癌發生的第二大影響因素。氡和煙草具有協同致癌效應。這意味著當面對相同程度的氡暴露量,吸煙者發生肺癌的風險明顯高于非吸煙者第二,二手煙的攝入。經過實驗研究證明二手煙也是非吸煙人群最終患癌的一個重要原因。從相關資料顯示證明如果丈夫常年吸煙,那么他身邊的妻子每年也會有很大的幾率患癌。二手煙雖然比直接吸入氣道煙濃度要低,但也達到了致傷域值。二手煙的吸入者常年經受不同類型煙的侵害,最終受煙霧的感染要比一般人多的多。香煙產生的煙霧長時間在屋子里,不容易消散,徹底消散干凈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些因素都在無形中加大了二手煙對人體的傷害,這也是公共場合嚴格禁止人們吸煙的一個重要原因。第四,人們所在的外界環境也往往蘊含各種類型的空氣污染,具體包含室內烹飪油煙、燒煤、石棉、硅元素等,這些因素的存在都會在無形中加大非吸煙人群發生肺癌的可能。
根據上文描述分析發現不吸煙的人也會在不同程度上感染肺癌,肺癌的發生絕大多數都是多個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合。相應地,抽煙卻沒有得肺癌,其實也是各種因素影響的結果。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醫學界現在已經逐步認識到肺癌可能是一種外界危險因素通過內因發病的疾病。吸煙者最終是否得肺癌和患者身上是否存在易感因子存在密切的關聯。而生活中的一系列危險性因素可誘發細胞的惡性轉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變,包括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細胞凋亡的失控,從而導致細胞生長的失控。而這些基因改變是長時間多步驟隨機地產生的,也就是說長期吸煙的人面臨更大的致癌風險。
現在肺癌的發生日益年輕化,在全世界范圍內人們都開始重視腫瘤工作。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多數的人們處于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為了能夠減少肺癌的發生需要人們通過學習強化對肺癌的重視,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預防和治療肺癌,從而確保肺癌能夠及時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