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明
【作者單位:榕江縣古州鎮第二小學貴州】
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不僅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熱情有著極大的幫助,而且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減輕學習壓力,讓學生將學習過程變成享受的過程,愛上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茖W,是小學生課程中的必修科目之一。在科學課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極為重要。
教育的不斷改革,使得學生的能力在學習中顯得愈發重要。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是學生養成學習意識的基礎時期,許多學生家長和教師將學習重心放在了語文、數學、英語上,而忽視了對學生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在小學課程中,科學課程對于開發學生智力、拓寬學生眼界、增加學生對于世界的認識,具有重要作用。在現階段,教師必須將培養學生科學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擺在重要位置;要探究科學學科特點,因材施教,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將探討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項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方面,興趣是漫漫長路上的指明燈,學生只有在燈光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興趣,才會對學習充滿無限的激情,將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那么,學生如何將自己帶入科學科目的學習樂趣中,并一直對學習充滿動力進而成為學習的主人呢?首先,萬事萬物的開端對于事物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師必須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對科學科目的學習有好奇心。好奇心能激發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這樣就為科學科目的學習營造出了良好開端。有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的教學就能很好地把握課堂節奏。教師應運用新穎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使學生始終保持對于科學科目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外,教師的課堂引入方式對于學生的接受程度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采取不同的導入模式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師可以采用生活情境導入法、問題導入法以及直接導入法來開展教學??茖W科目與語文數學等不同,它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師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導入法將學生帶入課題之中,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問題,拉近學生與課本的距離;讓學生對課本產生親近感,從而愛上課本,主動與課本接觸,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
大多數的教學模式集中于課堂并且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這樣的課堂模式會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可以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幾人小組,分配任務,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小組交流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思考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習水平高的同學幫助后進生,相互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觀察課上多設置一些需要學生自己動手的環節。比如在《觀察天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天氣觀察,而后在課堂上進行天氣符號的分辨,以及模仿天氣預報主持人進行天氣播報。營造輕松舒適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課本教材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授課的直接借助工具,其中承載著小學科學的所有知識。教師只有對教材充分掌握,才能借助它完成對學生的指導。為了設計出有趣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吃透、讀懂課本對教師來說極為重要。教師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對于課堂的想法是不能忽視的。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以合理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多數學生都希望將課堂延伸到生活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春游,讓學生們在春游這種與大自然接觸的活動中感受科學的力量。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充滿興趣,自然就會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的科學科目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茖W課程是一門包含了多種知識的學科,僅僅憑教師在課堂的授課是遠遠不夠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要從學科特點、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當前的教育現狀出發,積極尋求有效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