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紅
【作者單位:龍巖市西安小學 福建】
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模式下,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在數學課堂上,倡導多層次的有效評價體系,是改善嚴肅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行有效評價的教育方式,還可以進一步縮短學生和教師以及生生之間的疏離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活動方式在正確的道路上順暢前行。因此,在數學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本文主要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行有效的評價體系展開重點論述,以期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一些幫助。
在數學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廣泛推行有效評價的教學機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氛圍,而且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的安排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方式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優化的學習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有序發展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多年教學積累經驗,在現代多媒體和網絡信息的技術支持下,創建靈活多變、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和有效評價。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數學素養主要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思維方式、應用和數學創新意識。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在數學課程中應注重數學意識,這與符號意識、空間概念、幾何直覺、數據分析概念、計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維相一致。為適應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教學課程應特別注重學生應用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應具備的特定的綜合數學應用能力。核心素養不僅僅是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或技能,也不是一般的數學能力,它反映了當前數學研究的本質和思想,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逐層展現,并且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和持久性的特點。
在任何課程的課堂教學中都可以使用動態評價的方式。動態評價,簡單來說,就是在實際的課堂師生互動過程中,針對特定的教學情境,由教師給予學生友善提醒、夸獎,或者評價提示,也可以用引導或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正確方向的指引,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自主思考。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用具有特定寓意的手勢來代替語言的力量,給予學生評價,比如,微笑、點頭代表很好、答案正確;皺眉、搖頭代表答案錯誤、失望等。
比如,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章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在黑板上寫出一個算式“130× 25”,然后邀請甲、乙兩位學生進行答案計算并板書演算過程。當板書完畢后,教師對兩位學生的板書結果進行點評。在針對板書整體書寫的印象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發表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認為甲同學板書書寫太密集且驗算結果有誤,而乙同學的板書字跡整齊且驗算結果正確。有的學生指出了甲同學出現錯誤是將數位對錯了,在甲同學按照同學們的意見進行改正后,有同學又建議他再檢查一下,因為此時他寫的算式還存在步驟錯誤。按照同學們的提醒和幫助,甲同學很快就改正了錯誤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秩序和學習氛圍的組織和引導者,用引導和激勵的方式,不僅可以照顧到學生的情緒,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友好互動,同時也使教學的氛圍變得融洽。
在課堂教學中實行這種動態評價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熱情,進而實現學習成績的有效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有效的評價機制,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也能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作出對學生的評價,引導學生對自身學習方式進行思考,從而提升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用動態評價可以實現教育、學習、評價三者的有效結合,真正體現動態評價的優勢作用。
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有些學生可能學習能力不錯,但是比較貪玩;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但是思維方式不夠活躍;等等,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多層面地形成數學能力。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并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對數學學習提起興趣,形成足夠的數學素養和能力。
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這一章節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在布置課后作業時,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級別的練習題,并有針對性地制訂不同的評價標準。比如,對于課堂知識掌握不牢且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直接套用面積公式進行問題解答;對于合格的學生,可以給予他們鼓勵卡,在卡片上寫上鼓勵話語,諸如“不錯!繼續加油哦!”;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為他們布置融入日常生活的應用題型,培養其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的能力,同時給題目做對的同學一張優秀卡,上面寫上“你真不錯!繼續努力!”;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進行轉化式綜合練習,用以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轉化能力,同時給予優秀卡,上面標上“你非常棒!”;對于在平時學習中表現優秀且學習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對其進行增加難度的練習,注重培養他們的多層面思維方式,激發他們積極探索更深奧的數學世界,同時賦予一張優秀卡,并寫上“你棒極了!”。采用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分層評價的評價機制,可以在相同的教學時間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收獲知識。
針對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新課改對課堂評價機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全面系統的考查。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不同評價方式的優勢作用,讓不同的評價方法能夠從不同層面更好地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起到激勵師生綜合發展的作用。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現有效評價機制,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勵、喚醒和導向,然而要實現對班級所有同學進行評價,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可能無法做到。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或者學生自我評價的方式,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在與同學對話、交流、質疑、碰撞的過程中,完成自我評價,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學習到新的東西,且印象深刻,同時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比如,在對某一數學問題進行提問時,先由某一同學進行解答,然后根據學生回答,讓班級其他學生說一說該同學的回答是否存在缺陷,或者答案的具體步驟等,然后老師對該同學的回答進行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學習熱情,并能夠在彼此的討論中收獲更多的知識,進而提升數學核心素養能力。
眾所周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通常來說,教師在課堂上綜合應用幽默有趣的語言特點和評價方式,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良好氛圍,在有效緩和師生之間上下等級關系的前提下,極大地提升學生對課程內容和重難點的理解程度。由此看來,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上推行幽默語言評價的機制,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表現課堂評價的有效性和適用性,還能夠最大限度地規避尖銳語言對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的打擊,而且利用有趣的語言藝術來夸獎學生或者評價學生的錯誤,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加深學生對這類問題解決思路的理解和記憶,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發散思維技巧的運用能力。幽默是語言藝術中常用的形式,能極大地促進有效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有序開展,不僅最大限度地規避了評價的反作用性,還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情商的發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需要以小學核心素養為建設依據,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學習能力、掌握足夠的知識技能作為重點教學內容,也應該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實踐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綜合發揮多種有效教學評價的優勢特點,有針對性地實現切實有效的教育評價,避免適得其反。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激發起足夠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熱情,同時也能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