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金
【作者單位:宿遷市洋河新區美人泉小學 江蘇】
根據語文教學中提出的新課程標準,有必要加強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在以后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專門提高學生閱讀的情感渲染,增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以此獲得經驗,進行積累,為以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并提出解決方案。
朗讀可以把枯燥的文字通過聲音變成優美的旋律,是表達情感的常用方法。在眼睛、大腦、嘴巴和耳朵的幫助下,我們可以一起理解和消化這篇文章。在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不再像之前一樣形式化地過一遍,而是重視小學各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閱讀能力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通過閱讀培訓,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在目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這樣幾方面的問題:首先,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不是很大,相反更喜歡以電視或圖畫為載體的閱讀形式;其次,孩子們的閱讀只是了解文字表面意思,干巴巴地進行文字敘述,不能深入了解文章內涵;最后,學生閱讀能力差,讀課文斷斷續續,不流利,不能根據人物的設定激發想象,以更加形象的聲音和語調來閱讀文章。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是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最普遍存在的,也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老師肩負著學生語言學習和閱讀訓練的責任。為了讓學生對閱讀更感興趣,有必要進行全面參與式的教學,而不是固定在幾個學生的身上。因此,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一種閱讀形式,并把這種形式固定化,從而作為一種閱讀的指導形式,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語言閱讀學習。老師的標準化閱讀演示可以幫助學生達到語音、語調的識別,從而達到模仿的效果。通過教師的示范,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富有表現力的語音、語調來閱讀,讓學生們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以及朗讀的美好。其次,由于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力,老師的閱讀示范可以說是閱讀訓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示范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閱讀的技巧和情感,不能裝腔作勢,太過于浮夸,要運用真實的情感來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常常要使用一些教學方法,情境設置是其中常用的一種,對閱讀訓練來說必不可少。如果給閱讀設置一種情境,以此來襯托整個的教學大環境,可以讓學生對課文更深入地理解。舉個例子:如果講述一篇有關草原的課文,需要把草原作為一個大環境。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學生可能沒有看到過真正的草原,采用漸進式教學方法,可以先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展示廣闊的草原,從而讓學生產生視覺識別。其次,通過文章豐富多彩的詞匯描述,表達草原的盎然生機,這樣便可以加深學生對草原的認識。隨著對文章理解的深入,情感氛圍也會不斷地加深。利用多媒體工具營造情感氛圍,激發學生對草原的想象力。然后讓學生大聲朗讀文章,在朗讀過程中,學生把心靈和視覺中對草原的理解帶入情境朗讀,從而提升整個情感的呈現。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課文《一夜的工作》,對于學生來說,周總理似乎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存在,那么如何喚起他們對周總理的敬愛和尊重呢?這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觀看有關周總理的電影,或者是寫實紀錄片,通過這些實景,學生了解到周總理是一個為了工作可以廢寢忘食的偉人,可以看出他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這讓學生能夠在讀文章中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內心的真實感受。這樣適當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還能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并把這種情感通過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除了閱讀情感和氛圍的訓練外,還可以對語言的基礎知識進行訓練。也可以這樣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實現教育教學中閱讀的高效性。在朗讀過程中,它的目標是四個方面:停頓、音節、節奏和語調。一般來說,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文章的標點符號是一個提醒,可以根據詞語來斷句,也可以利用情緒來停頓。例如:我們愿,愿意永遠在一起。兩個“愿”字之間沒有停頓,但由于情緒的強烈差異,我們必須停頓。其次,音節輕與重、節奏快與慢這兩部分可以合二為一,可以根據單詞的構成和句子的不同來訓練停頓。節奏是掌握整篇文章閱讀的關鍵因素,應該根據人物的情感或心理動態來表達。最后語調的升和降也是情緒的表達方式。人物的語氣可以用于表達人物的情感,當然,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情感朗讀以及教學的效果。通過朗讀技巧和情感的認知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有很多種形式,要根據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來判定用哪一種情感來朗讀,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朗讀方式。為了提高朗讀的有效性,教學的示范性顯得尤為重要,希望未來的朗讀可以從示范性變得越來越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