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洪濤
【作者單位: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小學 浙江】
隨著社會的進步,創新成為時代的話題。創新是民族發展、國家興旺不朽的動力,對于國家綜合實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教育是社會、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能夠為社會培養大批創新型人才,促進綜合國力發展。科學學科知識具有實踐性、創新性,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綜合性發展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展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在實踐性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發展成才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新課改不斷推進,小學科學學科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科學》新課改標準提出,教師在進行科學課程改革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現狀,融入學生學習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科學實驗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究、勇于實驗,逐漸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科學學科是一門探究性學科,對實驗教學要求較高。科學實驗教學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擴展性,在傳統的科學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儀器設備不足,常常導致科學實驗精確度不夠,實驗教學效率不高。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展開要體現創新性,創新實驗模式、實驗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實驗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發展。完善科學實驗教學儀器,是教師展開創新實驗教學的首要一步。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化實驗儀器被有效地運用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促進了科學實驗課堂的改革發展。數字化實驗儀器由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等相關軟硬件組成,將其應用進行科學實驗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數字化實驗儀器應用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可以優化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顯示,有效地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幫助學生解決數據計算、整理等煩瑣過程,讓學生在實驗過程設計、實驗結果分析上花費更多的實踐,提高實驗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實驗能力、創新思維的發展。
小學階段,學生身心尚不成熟,具有好玩、好動的性格特征,課堂專注度低下、課堂積極性不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進行實驗創設,能夠提高實驗教學趣味性、生動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教學過程,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科學實驗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的方式多樣,我們以借助信息技術展開的情境教學進行探討。信息技術具有聲、像、圖、文相結合的特征,能夠對實驗內容、實驗過程、實驗結果進行生動的呈現,為學生創建良好的知識情境,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講解“植物生長變化”時,可以在實驗教學中引進數字化實驗儀器,通過收集植物各階段生長記錄圖片,再利用一些技術制作成視頻,然后在科學實驗課上播放,就能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直觀學習,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進行實驗情境創設,可以激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發展。
目前,很多小學科學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在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概念、理論和結果進行傳授,即習慣于將人們已經證明了的基礎知識作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忽視了引導學生認識知識形成的過程和方法。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科學思維難以形成、創新意識難以激發,科學學科教學效果價值不高。新課改不斷深入,科學教學逐漸變革,越來越注重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科學實驗教學的展開,改變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弊端,促進學生自己動手去對知識的理論和結果進行探究,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科學學科是一種實踐性、探究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展開實驗教學,與該學科知識特征形成契合,能夠促進學生通過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去進行實驗探究、實驗驗證,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本質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在科學實驗教學展開過程中,應該積極進行實驗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創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勇于實驗、勇于探究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磁鐵”知識點時,可組織展開小組合作探究實驗教學。小組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種創新實驗教學策略,不僅能夠發揮集體的能力,促進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有效進行實驗探究,提高科學實驗探究有效性,還能促進學生人際交流、合作互動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小學科學學科知識具有實踐性,實驗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組成者、參與者,基于科學學科內容、學生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展開科學實驗教學,能夠有效地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