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富軍,張曉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腫瘤研究所麻醉科,陜西 西安 710038
全身麻醉術后所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是臨床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是外科手術治療后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表現為神經錯亂、焦慮、人格、社交能力改變,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2]。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手段也在不斷提高,同時我國也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較多患者及家屬愿為提高老年患者生存時間以及生活質量而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因此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現象越來越普遍[3-4]。目前,臨床對導致患者發生術后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機制無準確定論,有學者認為,老年患者術中麻醉深度、麻醉方式、年齡等因素均與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有關,而丙泊酚與七氟烷在單肺通氣麻醉中均可引起腦代謝異常[5]。為此,本研究對比分析了丙泊酚、七氟烷對老年普通胸外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旨在為臨床降低胸外科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11 月至2017 年11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行普通胸外科手術老年患者100例進行研究。納入標準[6]:①患者年齡≥65 周歲;②精神意識正常;③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中樞神經疾病;②近半年內有接受鎮靜藥物、抗抑郁藥物治療;③嚴重視力、聽力障礙,無法正常交流;④存在嚴重心理疾病史;⑤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系統疾病;⑥運動功能異常者。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66~78歲,平均年齡 (72.12±1.98) 歲;其中文盲10 例,小學20 例,初中12 例,高中8 例。對照組中男性26 例,女性24例;年齡65~77 歲,平均年齡 (71.98±1.99) 歲;其中文盲11 例,小學21 例,初中11 例,高中7 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時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前均采用24 μg/kg 芬太尼 (生產廠家:國藥集團工業有限公司;規格:1 mL:0.05 mg;批號:20120328) 、維庫溴銨 (生產廠家:海南全星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 mg;批號:20080428) 0.1 mg/kg、咪達唑侖 (生產廠家:浙江興盛藥業有限公司;規格:5 mL:5 mg;批號:20150319) 0.15 mg/kg靜脈滴注快速麻醉誘導,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潮氣量控制為8 mg/kg,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35~45 mmHg (1 mmHg=0.133 kPa) ,根據患者血氣情況調整呼吸參數。對照組患者給予2%~4%七氟烷 (生產廠家: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規格:100 mL;批號:20140212) 吸入麻醉干預。觀察組患者丙泊酚 (生產廠家:北京京康藥業;規格:20 mL:0.2 g;批號:20140325) 6~8 mg/ (kg·h) 靜脈滴注麻醉干預。兩組患者均于手術結束前30 min 停止維庫溴麻醉,縫合皮膚時停止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術后給予患者靜脈注射新斯的明 (生產廠家: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 mL:0.5 mg;批號:20150118) 0.02 mg/kg、阿托品 (生產廠家: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 mL:0.5 mg;批號:20140712) 0.01 mg/kg麻醉,拮抗殘留肌松藥。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麻醉時間、恢復自主呼吸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 (2) 記錄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認知功能和血清S100β水平;抽取患者術前1 h、術后1 h、術后6 h、術后12 h、術后24 h 空腹靜脈血4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S100β水平,試劑盒由深圳鴻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步驟按說明書進行。采用簡易精神量表 (MMSE) 對患者術后各時間認知功能進行評價,包括地點定向力、時間定向力、注意力及計算力、即刻記憶、延遲肌力、視空間、語言,若術后評分較術前低于2分,則判斷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3) 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麻醉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觀察組患者的恢復自主呼吸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S100β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1 h 血清S100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術后1 h、術后6 h、術后12 h、術后24 h 血清S100β水平均明顯升高,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min)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min)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手術時間113.89±12.02 115.02±13.12 0.449 0.654麻醉時間137.12±14.12 138.26±12.45 0.428 0.669恢復自主呼吸時間9.45±1.78 13.25±1.89 10.349<0.05睜眼時間12.45±2.78 15.70±3.01 5.608<0.05拔管時間15.28±2.45 20.15±3.11 8.697<0.05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S100β水平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S100β水平比較 (,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術前1 h 1.05±0.12 1.08±0.22 0.846 0.399術后1 h 1.16±0.11 1.42±0.23 7.211<0.05術后6 h 1.27±0.12 1.68±0.24 9.090<0.05術后12 h 1.32±0.22 1.76±0.32 8.011<0.05術后24 h 1.20±0.21 1.38±0.26 3.808<0.05
2.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MMSE 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1 h、術后12 h、術后24 h MMSE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兩組患者術后1 h、術后6 h MMSE 評分均降低,但觀察組降低不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MMSE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MMSE評分比較 (,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50 50術前1 h 30.12±3.12 30.29±3.45 0.258 0.796術后1 h 27.12±1.02 25.15±1.26 8.592<0.05術后6 h 28.78±2.11 26.88±2.18 4.428<0.05術后12 h 29.10±3.12 28.99±3.24 0.172 0.863術后24 h 30.08±3.10 29.99±2.89 0.150 0.881
2.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761,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例)
認知功能障礙是麻醉外科手術后較為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因特殊病理生理特點,老年患者外科手術后更易發生認知功能障礙[7]。長時間認知功能障礙可導致患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加重社會經濟負擔,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庭生活質量,為此,對于老年外科手術后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現象得到醫學界關注[8]。相關研究顯示,全麻藥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機制與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有關[9]。
丙泊酚、七氟烷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具有起效快、陣痛強的效果,對生理功能影響小,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10]。七氟烷是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吸入型麻醉藥物,具有麻醉誘導迅速、術后蘇醒快、血流動力學平穩等特點,為理想的吸入型麻醉劑[11]。丙泊酚屬新型靜脈注射液麻醉藥物,具有麻醉誘導速度、作用時間短、可控性強以及蘇醒快速平穩等特點[12]。本結果顯示,丙泊酚麻醉患者術后恢復自主呼吸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均短于七氟烷麻醉患者。這可能與為了維持術中無創血壓和腦電雙頻指數,七氟烷停藥時吸入濃度較高有關。研究發現,七氟烷是臨床常用麻醉藥物之一,其通過抑制N-甲基-D 天冬氨酸受體發揮麻醉效果,與丙泊酚則不同,其主要是通過增強y-氨絡酸A受體功能實現麻醉[13]。當七氟烷與丙泊酚兩種麻醉藥物進入機體后,會抑制中樞膽堿能系統功能,影響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導致患者術后出現認知功能減退現象。MMSE 評分是判斷患者是否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指標,是目前最具影響的認知功能缺損篩選工具之一[14]。本研究將MMSE 評分量表運用到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術后認知功能評定,結果顯示,丙泊酚與七氟烷麻醉均對老年患者行胸外科手術患者認知功能造成影響,但丙泊酚干預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程度輕,兩種麻醉藥物均在術后24 h 內恢復。表明七氟烷與丙泊酚在胸外科手術麻醉過程中均對患者中樞膽堿能系統發揮抑制作用,影響患者的肌記憶能力,出現短期認知功能障礙。
S100β蛋白由神經膠質細胞活化分泌而來,其水平濃度與患者記憶力密切相關,因此也被認為與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有關,可作為檢測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及發展的敏感指標[15]。有研究報道,血清S100β濃度可直接評價患者腦損傷程度,而麻醉藥物對血清S100β有直接影響[16]。本結果顯示,丙泊酚、七氟烷麻醉后,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與麻醉前比較均升高,但丙泊酚麻醉患者術后血清S100β濃度低于七氟烷麻醉干預患者。提示丙泊酚麻醉可抑制老年患者外科手術后血清S100β快速增長,從而降低患者術后認識功能障礙發生。不良反應是評價麻醉效果的主要指標,本結果顯示,丙泊酚麻醉后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00%,低于七氟烷麻醉患者的24.00%,表明丙泊酚麻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丙泊酚、七氟烷均可導致行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障礙,但丙泊酚對患者認知功能影響小,抑制血清S100β水平升高,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