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勇(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鉆井總公司,
陜西 西安710018)
隨著鉆井生產標準化、專業化、機械化、信息化“四化”建設的逐步推進,為減輕鉆井工人勞動強度,裝載機開始在鉆井作業現場推廣使用。為滿足抓舉鉆桿、套管、叉舉貨物、起吊化工材料的需要,生產廠家又研制了抱叉機構和吊臂機構,裝載機的裝載、抱叉、起吊三個功能機構能夠方便切換、高效實用。但由于員工操作不當、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的事故事件開始出現。加強裝載機的管控成為一個新課題。
以制度作為硬約束,發布了《鉆井隊輪式裝載機使用管理辦法》。在管理辦法中又增加了裝載機作業“十不準”、裝載機檢查表、裝載機安全操作規程、裝載機作業項目清單、裝載機起吊裝置、抱叉使用規范、裝載機更換裝置HSE作業程序、輪式裝載機保養規程等12項內容。在使用裝載機過程中,嚴格按照制度細化落實。
工作區域:鉆井隊僅限于井場、營地及所屬鉆前道路。
使用范圍:平整場地;工具、小型機具、化工等器材物資的裝卸和移運;鉆桿、鉆鋌、套管等管材的場內裝卸及移運;管架擺放;拆安井架時大小支架推拉;放噴管線水泥基墩的安裝與拆卸;井場及營地挖溝、鏟沙等輔助作業;土路保車和簡單修路;挖蓄水池、污水池(蓄水池、污水池深度不得超過駕駛室的高度);裝載機不得挖掘泥漿池,不得進行拖車作業。
鏟斗適用范圍:平整場地,取土挖沙,填坑,機油桶、強力泵、工具的轉運。
起吊裝置適用范圍:2.8噸以下的工具、配件、小型機具、化工等器材物資的裝卸和移運。
抱叉適用范圍:鉆桿、鉆鋌、套管、螺桿、型鋼等管材的場內裝卸及移運,管架擺放。嚴禁用抱叉抓運基礎。
在原有裝載機操作規程中細化起吊裝置、抱叉等工作機具相關操作使用內容,對安全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進行工作循環分析評估,必須滿足現場安全操作要求。
對裝載機現場使用維護進行“回頭看”。裝載機在停用或操作人員離開時,必須將啟動鑰匙拔下,車門鎖閉。駕駛室內不得放置雜物。鏟斗、起吊裝置、抱叉安裝的直頭銷全部更換為錐頭銷。倒車蜂鳴器、照明燈、轉向燈、剎車燈、隨車配備滅火器完好并工作正常。剎車系統工作正常,對磨損嚴重的手剎線、剎車塊進行更換;剎車油油位位于油壺標尺標記最低刻度線以上。輪胎龜裂老化要聯系專業人員或廠家進行更換,破損部位進行補胎。傳動軸連接緊固螺栓無松動滑扣現象。液壓油油位保持在低位(L)與高位(H)之間。對裝載機起吊裝置懸掛部位進行探傷檢測;檢查起吊裝置懸掛旋轉吊鉤銷軸磨損及鎖舌自鎖情況,磨損量超過原銷軸直徑10%(2.5mm)、鎖舌自鎖失靈的必須更換。吊運作業必須更換使用起吊裝置,在銷軸上安裝旋轉吊鉤,吊裝噸包、井口工具等小物件。鏟斗、起吊裝置、抱叉等機具使用及拆卸更換嚴格執行使用規范和作業程序,更換后工作機具集中定點平整存放,液壓油路管線接頭進行防塵包扎。裝載機吊耳、卸扣完好,無變形、無開裂。
加強裝載機現場維護及檢測,安裝裝載機倒車影像系統。定期組織專業服務承包商對裝載機進行探傷檢測、維修工作。檢查維護剎車、轉向、液壓、傳動、照明等系統;探傷檢測抱叉懸掛裝置焊接部位,存在裂紋或變形嚴重的進行更換;統一將裝載機二檔檔位功能取消,保留一檔前進檔及后退檔;更換裝載機起吊裝置磨損嚴重的懸掛銷軸,全部改為活動銷軸;對所有裝載機加裝倒車影像系統,配置三角枕木及滅火器。同時利用裝載機維修廠家上井巡檢的機會組織人員培訓,提高員工現場規范操作、檢修保養、及時排除故障的能力。
加強裝載機停放及井間移運管理。裝載機不用時停放在井場指定區域,鏟斗、起吊裝置、抱叉等輔助工作機具進行集中定置擺放,如圖一和圖二。
對裝載機操作人員進行能力評估。裝載機操作人員必須取得操作資質。強化對新上崗裝載機操作人員的培訓、能力評估及考核。由裝備、人事部門工作人員和操作能手組成評估小組,對照《裝載機操作人員技能評價表》,進行能力評估,做好技能評價。
現場管理人員參與作業管控。現場值班干部必須參與現場裝載機的作業管控,嚴格管控發現場風險;需辦理作業許可的,班組輪值安全員負責監督本班專用設備作業前的作業許可審批;作業審批人負責組織進行風險識別及防范措施的制定,召開作業前安全會,做到工作任務明確、人員分工明確、作業風險明確、防范措施明確;駐井HSE監督員負責審核及過程監督。
強化聯合作業人員配合。裝載機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監控。裝載機指揮人員應穿指揮信號服,指揮人員與操作人員可用對講機進行信息溝通聯絡。
作業前完善聯合作業程序,制定風險防控措施,人員分工明確。
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人員指揮,當指揮信號不明時,應發出“重復”信號詢問,明確指揮意圖后,方可操作;當指揮人員所發信號違犯本規定時,作業人員有權拒絕執行;作業時操作人員或指揮人員應通知周圍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在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止”信號都應服從。

圖一 為停放在指定區域、配置三角枕木

圖二 為鏟斗、吊臂、抱叉定點存放
使用裝載機作業前,必須召開作業前安全會,明確工作任務、人員分工、作業風險、防范措施等。
裝載機現場操作不滿2年的操作人員作業必須辦理作業許可;裝載機轉運鉆具和套管作業必須進行作業許可審批。作業許可審批前要開展工作安全分析,制定可行的風險防控措施。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發生變化時必須進行人員變更審批。
強化操作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觀察與溝通及行為審核。鉆井隊要結合作業項目在班前會上進行裝載機事故案例經驗分享。作業過程中現場管理人員要加強作業人員的行為安全審核,及時制止不安全行為,填寫安全觀察與溝通卡,班后會統一講評。作業時要進行旁站監督,確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實。
組織鉆井隊全員學習討論裝載機事故案例,進行安全經驗分享,進一步提高全員安全責任與意識。
裝載機在鉆井作業現場的推廣應用大大減輕了鉆井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但不能放松忽視裝載機的管控,設備管理部門、使用單位、操作人員要各盡其責,三管齊下,加強裝載機操作使用、硬件、操作管理人員等方面管控,才能安全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