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市大邑縣人社局堅持政治引領、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緊扣“文旅大邑、西嶺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發展目標,聚焦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著力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標準落實,凝心聚力促發展、盡職盡責惠民生,圓滿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2019年縣人社局共承擔7項省市民生實事目標、2項縣級主要經濟指標任務和其他81項各類人社系統工作目標。截至年底,均按計劃完成,多項目標超額完成。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967人,完成目標任務115.03%;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80人,完成目標任務132.95%;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新增轉移就業5958人,完成目標任務119.16%;新增吸納大學生就業創業1045人,完成目標任務104.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10305人,超額完成參保覆蓋率90%的目標,達到97.5%以上。
一年來,縣人社局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確保全縣就業局勢穩定。一是搭建求職和用人平臺。先后舉辦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現場招聘活動26場,服務群眾1.71萬人次,參加企業252家,提供崗位8300余個。目前,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萬人。二是積極落實扶持政策。持續實現惠企擴容,共計發放穩崗補貼1200余萬元,惠及208家企業3.42萬名員工;向21家單位核發社保、崗位補貼195萬元。三是強化創業促就業。在縣內深入推動創業培訓引導創業基礎上,赴京赴深積極開展返鄉創業項目政策推介會,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加速以企業為主體的孵化載體建設,大力為有志者搭建創業載體。目前各類平臺入駐創業團隊56家,帶動就業4700余人。四是做好失業人員保障和再就業工作。上門辦理失地農民失業保險163人,累計發放失業金955.2萬余元,代繳醫療保險381.86萬元;發放價格補貼169萬元;完成就業失業人員實名更新20余萬條,幫扶離校未就業大學生實現就業606人。

一年來,縣人社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以城市發展目標、產業需求為導向,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努力構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人力資源協同體系,為大邑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一是積極打造“技能成都·大邑品牌”。圍繞本縣產業功能區發展,協調開設都市現代農業等10個新型“綠色專業”,通過政校企深度合作,有針對性地與企業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冠名班等各類培訓,邀請國家、省級技能大師現場授課,2019年培養各類高技能人才1187人,為企業輸送1000余人,創響“技能成都·大邑品牌”。二是做好事業單位人員培訓管理和招聘工作。加強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培訓管理,著眼打造講政治、善治理的專業化隊伍,開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培訓,引導事業人員轉變發展理念,提高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能力。順利進行2019年度教育系統招聘教師工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及選調工作,優選一批高素質人才充實事業人才隊伍。三是積極組織落實推進“蓉漂”活動。堅持“高精尖缺”導向,積極開展“蓉漂”南京行、重慶行,為本縣企業引進高端人才391人。發布《大邑人才白皮書》,引導各類人才高效精準配置到產業、行業、崗位,將人才資源與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匹配對接,強化企業發展智力支持。
一年來,縣人社局堅持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為目標,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穩步推進社保征繳擴面。截至年底,全縣企業參保2541戶,新增擴面648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4.9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1.03萬人。二是提高社保經辦風險防控能力。堅持日常重點監管和大數據分析并重,外部多部門協同核查與內部風險防控并行,確保基金安全。追回違規領取待遇32.01萬元,追回重復領取待遇33.57萬元。三是持續深化社保經辦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積極落實社保業務“同城通辦”,推進機關養老保險網上經辦,推進業務經辦下沉。完成企業“e證通”辦理881戶、機關事業單位網上經辦317家,下放社保業務23項,實現全縣18家銀行即時制卡。累計完成社保卡信息采集47.16萬張,完成目標任務的105.28%。四是做好被征地農民參保工作。辦理被征地農轉非項目8個,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共計18021萬元。
一年來,縣人社局堅持運用現代治理理念和法治思維,健全高效安全的人社治理體系,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做好信訪受理工作。截至目前,共處理市長公開電話和來信來訪信訪件991件,12333來電總量4705通,人工接聽4649通接聽率96.61%。二是落實勞動監察網格化管理。劃分一級網格20個、二級網格78個,配備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56名,完善城鄉用人單位執法網。截至目前,受理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10件,結案10件,結案率100%;追討勞動者工資30.5萬元,協調處理案件70件;動態監管非建設領域欠薪重點單位17家,涉及職工2300余人。三是規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處理。進一步規范了勞動監察執法行為和執法流程,共立案受理案件450件,涉及勞動者463人,涉案金額900余萬元,已結案436件,結案率達93.5%。
一年來,縣人社局聚焦市委市政府確定“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工作目標,堅持以提高服務企業能力為核心,以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全面優化人社涉企服務。一是建立重點企業人才服務專員制度,對8家新簽約重點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進行常態化跟蹤。進一步完善區域互動、市縣聯動、現場與網絡同步的人才招聘服務模式,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二是降低企業社保負擔。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全面落實社保“調費降率”政策,截至2019年11月底,為2562戶企業減少社保繳費1.01億元。同時,主動上門指導企業開通社會保險業務網上經辦功能,全縣企業開通網上經辦比例達85%以上。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全年滾動+上門服務”的養老待遇資格新認證模式,通過數據比對、家屬承諾等實現“寓認證于無形”,已認證12萬余人,達到全縣領取養老金人數的96%。持續推進“線上”“線下”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服務。加快實施“互聯網+人社”行動,推動線下業務授理與線上業務辦理同步展開。
進入2020年,大邑縣人社工作將繼續堅持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推動人社事業發展,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溫暖的人社服務。
一是圍繞更穩定更充分,進一步提升就業創業質量。做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指導服務和跟蹤反饋;做好就業精準扶貧工作,引導貧困戶轉變就業觀念,實現穩定就業;進一步圍繞本縣產業功能區,做活校地校企合作,開展定單式培養、輸送技能大軍、大邑工匠;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培訓和創業扶持,吸引更多有經驗、有見識、有技術的勞動者返鄉創業,幫助更多有創業意愿的勞動者成功創業。
二是圍繞更公平更可持續,進一步提升群眾社保獲得感。利用“互聯網+人社”,廣泛開展城職、城鄉基本養老保險等社保政策宣傳活動;加大擴面征繳力度,充分利用全民參保登記成果實施精準擴面參保;持續貫徹落實社保降費政策,全面實施社保經辦綜合柜員制升級工程,促進“一站式服務”“僅跑一次”政策更加優化。
三是圍繞更開放更靈活,進一步提升人事人才工作水平。繼續通過公招、選聘等方式充實大邑縣事業單位人員和隊伍;嚴格按要求做好人事考試各項工作,做好事業單位人員日常考核工作;繼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圍繞大邑產業功能區建設和企業需求,組織開展戰略性重大項目招聘人才系列活動,落實青年和技能人才落戶、安居、補貼和獎勵政策,繼續推進校地、校企合作相關事宜,為企業搭建高技能人才、產業技能人才引進平臺。
四是圍繞更穩定更公正,進一步提升勞動關系和諧度。進一步落實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創建“無欠薪城市”;加強與公安、檢察院橫向聯動,提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辦理質量;繼續組織開展好工傷預防工作,增強用人單位和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健全勞動人事爭議裁審銜接機制和多方聯動調解仲裁工作機制,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爭議調處體系,發揮調解仲裁“社會安全閥”的獨特優勢,推進和諧勞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