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瑩
按照以往的經驗,春節是二手車的銷售旺季。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3月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為7.11萬輛,環比下降92.78%,月度同比下降91.19%。二手車市場在此次疫情影響下幾乎停擺。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新統計表明,中國400多家二手車商復工率在30%~40%,市場已經開始恢復。“疫情雖然短期內會大幅影響新車銷量,但根據SARS期間的對比分析,消費者對于私家車需求量會有一定增長,反而有利于新車銷量增長;反觀二手車,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車輛淘汰意愿降低,整個二手車市場供給端的車源減少,交易量隨之下跌。”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二手車經理人指數顯示,二手車的最大制約是貨源,而由于疫情影響,目前收車的確比較困難。
日前,一張疑似優信集團給員工的停工待崗通知在網上流傳。該通知顯示,因優信公司經營遇到困難,員工崗位暫無工作安排,經公司討論決定,于2020年3月1日安排停工待崗。停工待崗期間,將按照各地政策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并負擔員工基本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從而保障員工基本生活,待公司經營狀況轉好,再安排復崗事宜。
此前,也有消息稱優信將對普通員工和高管降薪,降薪比例在20%~40%之間,降薪時間從今年2月15日至月31日。
這一消息得到了優信方面的證實。優信方面稱,在疫情特殊時期,公司啟動了暫時性靈活用工及在崗員工臨時降薪等措施,來確保公司現金流安全。
無獨有偶。2月下旬,車好多集團宣布,對2020年2月和3月兩個月的集團崗位施行階段性薪酬和假期調整方案;大搜車創始人兼CEO姚軍紅對外表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業務進行調整,裁員比例在13%~14%,并給予員工N+1補償;車置寶CEO黃樂表示,因疫情影響公司目前無法開業,做了部分的階段性薪資調整,同時存在裁員的情況。
降薪、裁員的集中爆發,引發業內對二手車市場的擔憂。但實際上,這已并非是二手車行業首次曝出裁員風波。從去年開始,包括優信、大搜車等電商平臺都曾傳出裁員、優化人員結構的消息。而這已是二手車電商平臺存在財務緊張的一種表現。“此次疫情進一步加重了平臺的現金流壓力。”羅磊表示。
一系列停工裁員減薪的背后是業績的連續虧損,資金的難以為繼。以優信為例,2018年全年優信虧損為15.38億元,僅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就達10.13億元。而疫情導致庫存不能有效周轉,節流似乎已成為必然之舉。
在目前這樣的特殊時期,“活下去”也成了二手車商普遍面臨的難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統計,2019年近50%的二手車經營者虧損、30%持平、20%略有盈利。電商平臺的出現盡管給整個行業帶來明顯變化,但與線下二手車企業相似,交易量的增長仍難以快速帶來經營利潤的上升。在經歷初期快速擴張之后,二手車電商進入降本增效,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的階段。
疫情期間,優化線上購車模式迅速成為了二手車商的業務重點。以瓜子二手車為例,上線“無接觸購車”全流程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線上咨詢、選購、簽約、提檔過戶,結合線下車輛與場地的全面消毒清潔,實現全程無接觸購車。
此前由于二手車“一車一況”的特殊屬性,接觸式服務模式產生的強大慣性使得線上模式難以全面開啟。“現在正是二手車電商轉型的好時機。”羅磊認為,車況不透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疫情的倒逼下,行業洗牌或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