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潔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于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國風·衛風·碩人》
今譯:
身材修美一女郎,麻紗罩衫錦繡裳。她是齊侯的愛女,她是衛侯的嬌妻,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手指纖纖如嫩荑,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美目顧盼攝人魂。
美人身材高又俏,車歇郊野農田旁??茨撬鸟R多雄健,紅綢系在馬嚼上,華車徐駛往朝堂。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勞君王。
黃河之水浩蕩蕩,嘩嘩奔流向北方。漁網撒開呼呼響,戲水魚兒躍歡騰,兩岸蘆葦長又長。陪嫁姑娘著盛裝,隨從男士貌堂堂!
《碩人》是贊美莊姜嫁入衛國的篇章?!按T人”指豐滿高大的人、美人。當時以身材高大為美。此指衛莊公夫人莊姜。頎:修長貌?!睹娦颉吩唬骸啊洞T人》,閔莊姜也。莊公惑于嬖妾,使驕上僭。莊姜賢而不答,終以無子,國人閔而憂之?!睔v代學者多贊成毛序的說法。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對莊姜之美的精彩刻畫,永恒地定格了中國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歷來備受推崇。
《碩人》通篇使用鋪張手法,如第一章主要說她的出身——她的三親六戚、父兄夫婿,皆是當時各諸侯國有權有勢的頭面人物,她是一位門第高華的貴夫人。由此可見,中國人的身份觀念由來數千年了,中國古代社會可以說就是一個身份制社會。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這簡短的二十個字使用鋪敘以及比喻的手法,類似于電影的特寫鏡頭聚焦于美人的肖像,又如纖微精妙的工筆畫細致刻畫碩人之美妙絕倫。在中國詩歌作品當中,聚焦美人之手的詞語也是數不勝數,如素手、玉手、柔荑、玉纖、纖纖、削蔥等,而美人與手相關的動作也十分豐富,如歐陽修《浣溪沙·葉底青青杏子垂》中“斷無消息道歸期,托腮無語翠眉低”,描寫美人托腮悵望;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中“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描寫美人梳妝粉飾;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描寫美人彈琴奏樂。我們可以在這一系列詩詞描寫的動作當中,感知美人的舉手投足,體味美人的心靈韻致,素手美人柔順的性情之美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同時這些動作也承載了傳統文化對女性的規范,比如言行含蓄得體、舉止大方優雅等。
另外一個生動的特寫就是“齒如瓠犀”,“瓠犀”是指葫蘆籽,形容牙齒白而整齊。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說東家之子“齒如含貝”,“貝”指白色螺殼。李賀《將進酒》“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寫道白齒歌伎的吟唱和細腰舞女和著龍笛的吹奏、鼉鼓的敲擊在舞蹈。盧照鄰《和王奭秋夜有所思》“丹唇間玉齒,妙響入云涯”,寫紅唇里面是潔白而又美麗的牙齒,美妙的音樂傳入與云相接的地方。李白《贈裴司馬》“向君發皓齒,顧我莫相違”,微啟皓齒向君笑,千萬別錯過我的美麗容顏。難怪現在的很多明星談到自己為什么變美,都說是因為矯正了牙齒。古代的美女擁有純天然的“唇紅齒白”,高科技時代的美女似乎有更便捷的優勢提升外貌和氣質,這也是近十幾年來整牙風潮盛行的原因之一吧。
形的描寫、靜態的描寫當然也必不可少,它們是神之美、動態之美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基礎,那么其搔首弄姿也許會成為令人生厭的東施效顰。但更重要的畢竟還是富有生命力的神之美、動態之美。形美悅人目,神美動人心。在生活中,一位體態、五官都無可挑剔的麗人固然會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但那似乎漫不經心的嫣然一笑、含情一瞥卻更能使人久久難忘。假如是一位多情的年輕人,這一笑一盼甚至會進入他的夢鄉,惹起他純真無邪的愛的幻夢。在此詩中,“巧笑”、“美目”二句確是“一篇之警策”,“倩”、“盼”二字尤富表現力。古人釋“倩”為“好口輔”,釋“盼”為“動目也”?!翱谳o”指嘴角兩邊,“動目”指眼珠的流轉??梢韵胂竽浅尤说男v和顧盼生輝的秋波,是怎樣的千嬌百媚,令人銷魂攝魄。幾千年過去了,詩中所炫夸的高貴門第已成為既陳芻狗,“柔荑”、“凝脂”等比喻也不再動人,“活活”、“濊濊”等形容詞更不復運用,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卻仍然亮麗生動,光景常新,仍然能夠激活人們美的聯想和想象。所以,一個人的眼神才是最真實和深情的表達,要看穿對方的內心活動,一定要盯著他的眼睛。
此詩開了后世博喻寫美人的先河,歷來備受人們的推崇和青睞。姚際恒云:“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睂O聯奎《詩品臆說》拈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語,并揭示出其之所以寫得好的奧竅。在他看來,“手如柔荑”等的比擬譬況,詩人盡管使出了渾身解數,卻只是刻畫出美人之“形”,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寥寥八字,卻傳達出美人之“神”。還可以補充說,“手如柔荑”等句是靜態,“巧笑”二句則是動態。想來美人當前,詩人癲狂。如同李白見到楊貴妃作《清平調》,迸發出的才情如珠玉四濺,“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奇思妙想隨手拈來,字字珠璣。白居易在《長恨歌》里寫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時,也一定是想起了莊姜的美貌吧。光陰流轉,也掩不住美人驚世的光華。
古典文學中對“美人”的描寫不勝枚舉,后世堪稱經典的關于人物外貌的描寫,當數《紅樓夢》了。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黛玉的這段外貌描寫就形象地向我們展示了一位病態兮兮、美若天仙的大家閨秀形象,既寫出了黛玉外貌的超凡脫俗,也寫出了黛玉的多愁善感。這樣的黛玉激起了寶玉的好感,一種“憐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也為后文兩人的感情做了很好的鋪墊。再看《紅樓夢》第八回通過寶玉的視角對寶釵的外貌描寫:“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簪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边@樣一段外貌描寫,就把一位端莊嫻雅、精于世故的寶釵刻畫得淋漓盡致。黛玉和寶釵哪位更符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則是仁者見仁了。
詩的第三、四章主要寫婚禮的隆重和盛大,特別是第四章,七句之中竟連續六句用了疊字。那一片汪洋的黃河之水,浩浩蕩蕩北流入海;那撒網入水的嘩嘩聲,那魚尾擊水的唰唰聲,以及河岸綿綿密密、茂茂盛盛的蘆葦荻草,這些壯美鮮活的自然景象,都意在引出“庶姜孽孽,庶士有朅”——那人數眾多聲勢浩大的陪嫁隊伍,那些男儐女侶,他們像莊姜本人一樣,皆清一色地修長俊美。上述所有這一切,從華貴的身世到隆重的儀仗,從人事場面到自然景觀,無不或明或暗、或隱或顯、或直接或間接地襯托著莊姜的天生麗質。
而《詩經》所體現的“美人”觀也是值得一提的,《詩經》描寫人物形體用得最普遍的形容詞是“碩”,“碩,大也”。我這種身形算不上小鳥依人的女子每次讀到《碩人》,心里也會滋生出一種虛妄的“自鳴得意”?!蛾愶L·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唐風·椒聊》中也贊美女子“碩大無朋”、“碩大且篤”,身材頎長高大,彰顯了健壯美與靈秀美。植根于生活,充滿陽剛之氣,體態高大豐碩才為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原始的生命力和生殖力崇拜已經弱化,人們對于女性形體的審美眼光開始由實用性向純審美欣賞轉化。南騷中則盛行著另一種以清秀細腰為美的女性美觀念,《戰國策》與《荀子》中均記有“楚王好細腰”,屈原《大招》中描寫女性體態美“小腰秀頸,若鮮卑只”。細頸小腰為美,可見戰國時期楚地靈秀美、陰柔美的審美標準。
《碩人》的這位主人公莊姜不愧是《詩經》里的第一美女了,她不但有絕色的容貌,更讓人見之而忘俗。今有女神,古有碩人。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莊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即便放在當下的網紅時代,也是絕代風華的美人坯子。其實縱覽整部《詩經》,“美人”形象多姿多彩,有令古今君子寤寐思之、輾轉反側的窈窕淑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洝りP雎》);有艷若桃花的新娘(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桃夭》);有令樵夫思慕,但不敢生起一絲褻瀆的想法的漢水美麗的游女(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詩經·漢廣》);亦有調皮可愛的“靜女”,她與“我”相約于城隅,可她卻調皮地躲起來,令我著急不安(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对娊洝れo女》);也有容貌美如木槿花般的姑娘,她體態輕盈如飛鳥,佩戴著珍貴泛光的玉佩,舉止文雅,穿著得體且時尚,令同車的“我”心怦怦亂跳,不知所措又愛慕不已(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对娊洝び信嚒罚?還有“我”歷盡千辛萬苦追尋的神秘伊人,她仿若在水一方,又似是在水中央,無法尋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還有一位身姿窈窕的月下美人,令人思念又煩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对娊洝ぴ鲁觥罚?。
記得一位給無數網紅和專業模特拍過片的攝影師說:其實大眾質疑網紅臉比較low真的是一種偏見,畢竟這已經是高科技能達到的最好看的水平了,當然這也說明大眾審美的提高。那么多人趨之若鶩并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也認同這種美,而是別無選擇(醫生只給你提供此款),即便這種趨同的“好看”也比他們之前要上鏡好看很多(尤其在攝影、時尚圈),因為高科技只能解決“好看”的問題,并不能解決美得“高級”的問題。我觀摩了該攝影師拍的大量樣片,不得不贊:臉小真省版面。我想這也很好地詮釋了《詩經》美人超凡脫俗的原因,因為她們有一張不可被復制的臉。
就是這樣一位長相極致美麗又有才學的女子,終究沒有逃脫帝王家的命運。莊姜是春秋時齊國的公主,嫁給了衛國國君衛莊公,出嫁成親的場面熱鬧風光??墒腔楹笄f姜卻未得一男半女,在那個母憑子貴的年代,莊姜的婚后生活過得并不如意。遭到冷落的莊姜,在衛莊公迎娶了新人以后更加不受待見,而莊姜也在孤燈長伴的深宮中,一個人度過了孤寂的一生。生活雖艱辛坎坷,但是莊姜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她將哀思寄于詩歌中,以詩歌為伴,沉浸在創作詩歌的生活里,不僅扭轉了她后宮的凄涼生活,更是造就了她中國第一位女詩人的地位。宋人朱熹曾經考證,《詩經》收錄的《燕燕》、《終風》、《柏舟》、《綠衣》和《日月》均出自莊姜之手。
歷史上紅顏薄命的故事大抵都相似吧,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曹公在《紅樓夢》里的一曲《警幻仙姑賦》中也描繪了美得不可方物的世外仙子:“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應慚西子,實愧王嬙?!本孟勺邮恰都t樓夢》中的愛神、美神,太虛幻境司主,相當于西方的維納斯。她首次提出“意淫”的概念。警幻仙子的形象完全是虛構的,縱觀整部紅樓,警幻仙姑歌辭“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卻成了最大的真相。然而,命運能被啟示嗎?
正如茨威格在給最終走向斷頭臺的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寫的傳記中寫過的那個著名句子:“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