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杰
中國是人情社會,許多人一遇到官司,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而是轉彎繞角托熟人找關系,試圖通過關系網影響訴訟結果。社會上就有這么一群人迎合了這種需要,法律掮客便應運而生。2019年11月4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判決一起“法律掮客”詐騙案,事主陸明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
1953年出生的陸明只有初中文化,30多歲的時候曾因犯詐騙罪坐了五年牢。陸明出獄后本該洗心革面,然而他卻重操舊業,再次干起了詐騙的勾當。“復出”后的陸明詐騙技術含量明顯提高,以“偵探”“律師”自居的他搖身一變,當起了法律掮客。他的第一個客戶,是他的房東許婧。
2014年,陸明在蘇州市吳江區開了一個公司,取名明合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陸明做的這個信息咨詢,其實就是幫別人打官司,從中收取費用。
陸明對外宣稱自己是搞偵探的,曾經也是“律師”,然而這個“大偵探”“大律師”卻靠租房度日。巧合的是,他的房東許婧那段時間一直碰到各類民事和刑事糾紛,聯想到陸明是“律師”,又是自己的房客,單純的許婧決定請他幫忙。
2015年4月,許婧位于當地金家壩鄉下的隔壁鄰居趙軍準備違章蓋樓房,把許婧家旁邊的溝給填了。許婧向陸明收房租的時候無意間提起這件事,表示擔心對方把樓蓋起來會影響自家房屋的正常采光。正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嗅覺敏銳的陸明頓時聞到了其中的商機,果斷向許婧承諾自己有辦法解決此事,去把鄰居建的違章建筑拆除。
當然,這個“忙”也不能白幫,不過編什么項目騙許婧呢?陸明倒也為此費一番心思。他絞盡腦汁,最后以凍結銀行賬戶保證金的名義,開口向許婧要錢。4月23日,陸明對許婧說,自己要幫她找人凍結鄰居家的銀行賬戶,需要交納保證金3.6萬元,并聲稱事后可以退還給她。雖說這個保證金聽來有點蹊蹺,但想想反正會退還的,許婧也沒多想,就讓老公郝駿轉了3.6萬元給陸明。
事后,陸明授意許婧到有關部門舉報趙軍的違章建筑情況,沒想到這一舉報還真收到成效。5月份的時候,趙軍蓋樓的事惹出了麻煩,當地村委出面干預不讓建。趙軍認為是許婧從中作梗,在背后打了小報告,于是就上門興師問罪。5月6日,趙軍等人到許婧家理論此事,兩家人一言不合就動起手來,許婧的父親被打了一頓。許婧獲悉父親被打后,立即叫上老公趕回去找趙軍一家人算賬,爭執中雙方再次發生沖突,打了起來。郝駿三拳兩腳下去,趙軍家有人因此受傷,被鑒定為輕傷。
許婧心想你家人先動手打了我父親,我家人還擊一下卻還要賠錢,想想心里很不服氣,就試探性地問陸明有沒有辦法?陸明稱可以幫許婧的父親鑒定傷殘,還假裝帶許婧父母到吳江開發區的一個鑒定所查看過傷勢。
5月10日,陸明對許婧說,現在違章建筑事情不好解決,趙軍這家人比較難弄,為此事一直在鬧,到處上訪。陸明提出要給其4.8萬元公關費,用于找人幫忙解決這次沖突。當天郝駿便再次匯款4.8萬元給陸明。6月18日,陸明再次向許婧開口索得2.6萬元公關費,說是用來找人打點。

7月6日,陸明告訴許婧,說案子已經移送到檢察院了,并稱檢察院里有人因私人原因,需要借10萬元,6個月內會還給她。許婧急于幫老公洗清罪責,沒多想就同意了,就這樣,許婧支付的10萬元匯款很快就到了陸明的銀行賬戶上。
許婧一次次地匯款讓陸明到處公關,最終卻未見成效。許婧事后證實,陸明答應辦的事情都沒有辦成,鄰居家違章建筑沒有拆除,自己父親也沒能鑒定成輕傷,老公郝駿也沒能免除刑事責任,最終被判拘役6個月。
一次次的公關失敗讓許婧如夢方醒,慢慢感覺陸明這個人不太靠譜,于是便開始催陸明還錢,陸明卻一直找各種理由推脫。經許婧密集催討,先后歸還5萬元,但到2018年年底的葉候,陸明就玩起了人間蒸發。
陸明對外宣稱“偵探”“律師”,他的客戶自然不可能只有他的房東許婧一人。卷宗記載,僅2017年和2018年兩年間,陸明就在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發展了楊長進、許波、李嚴明等14名客戶,“業務收入”達到115萬余元,年收入大大超過當地律師平均收入水平。
陸明的這個業務收入之所以要打上引號,究其根源在于他沒有律師執業證,甚至連“法律掮客”都算不上,因為他根本就不認識公檢法的人,也沒有借助什么司法人脈資源幫助他人辦事。
即便如此,對社會上請托之風深有研究的陸明卻憑借自己的巧舌,讓十多名受害人上當受騙。
被害人楊長進在2015年曾打輸一個官司。2017年春節前后,楊長進舊事重提,拿著訴訟材料找到陸明。陸明看了其材料之后,說其材料沒有充分準備,所以才敗訴,并表示自己愿意幫他到南京申訴,但需要支付1.8萬元律師代理費。后陸明又以要花錢疏通關系,請一些領導吃飯為由,再次向楊長進索要3萬元。然而,等到最終事情沒有辦成時,楊長進才知道陸明是個騙子,并不是什么律師,也根本沒有幫自己辦案。
2005年底,受害人李嚴明在吳江區經濟開發區龐南村租用了一處場地,并在場地上搭建了廠房搞廢品回收經營。后來廠房拆遷,但此處部分建筑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李嚴明對賠償款的分配存有異議。由于李嚴明沒有及時把機器設備搬離,后來城管直接強行拆除廠房時,李嚴明的損失比較大。如果被認定為違章建筑,就無法獲得拆遷補償款。李嚴明病急亂投醫,經朋友介紹結識了陸明。陸明表示根據其廠房面積和設備價值,他能夠動用關系在拆遷中讓其賠到100萬,他同時向其索要5萬元用于“辦事”。
2017年1月14日,李嚴明給了陸明5萬元現金。后來陸明拿李嚴明的材料到開發區信訪辦,但事情沒有辦成。信訪辦當時沒有受理李嚴明的信訪,說其屬于拆違不是拆遷。
李嚴明因常年做生意,難免會有糾紛。當時其在吳江區人民法院有一個執行案件,但一直未能執行。陸明知道此事后,主動對李嚴明說可以幫其執行到全部款項,并借機向其索要2萬元“辦事”費用。2017年1月22日,李嚴明付給陸明2萬元現金。
2017年6月份,吳江區人民法院執行人員把執行到的2.6萬余元匯給李嚴明。但李嚴明稱這跟陸明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是之前凍結的款項。后來李嚴明獲悉陸明不是律師,也沒有所謂的關系,同時了解到陸明在社會上以同樣的方式騙了其他人的錢。然而等到李嚴明再去找陸明索要被騙的錢時,陸明已經東窗事發了。
陸明的詐騙把戲只演了幾年就露出馬腳,等待他的必然是法律的嚴懲。2019年1月31日,陸明因涉嫌犯詐騙罪被刑事拘留,3月8日被逮捕。
該案經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陸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2019年11月4日,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一、被告人陸明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二、責令被告人陸明退賠被害人許婧人民幣18萬元。陸明詐騙案最終以陸明獲刑告終,但許多受害人的損失卻難以挽回了,他們的教訓是深刻的。
類似陸明這樣充當法律掮客騙取錢財的案件絕非個案,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來,隨著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的大幅上升,訴訟代理市場的日益火爆,各地訴訟活動中出現了一類新的訴訟參與群體,即“陪訴”,又稱“法律掮客”。特別在經濟發達地區,由于糾紛日益增多,訴訟業務不斷增加,導致法律代理市場魚龍混雜,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借機扮演法律掮客騙取錢財。
“法律掮客”又稱“司法掮客”“訴訟掮客”,是指企圖將黑手伸向政法機關,幫助他人辦事并從中撈取錢財的特定人群。這些人往往打著律師的旗號,四處尋找糾紛線索,并通過吹噓自己與某領導或某法官關系好,能夠擺平相關事宜為由,慫恿當事人提訴、申訴或四處信訪。訴訟或信訪過程中常常以“打點法官”“疏通關系”為由,借機向當事人索要財物,實際上是為自己牟利。
“法律掮客”的大量存在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一些當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打官司就是打關系”“信訪不信法”等錯誤訴訟觀念,為“法律掮客”的滋生培植了土壤;許多當事人不懂法律,不懂訴訟風險,以及少數法官行為不檢點,也為“法律掮客”提供了可乘之機。
“法律掮客”的存在不光給受害人帶來了損失,也給司法系統的公信力產生了負面影響,其對法治的破壞也是巨大的。要根治“法律掮客”干擾訴訟、欺騙群眾的現象,需要有關部門多管齊下,綜合治理。
首先,要加大訴訟代理市場的監管和審查力度。由于我國的訴訟法律法規對委托代理人資格的審查、限制規定不夠嚴格,除了律師等專業人士依法代理案件以外,也給一些“鉆空子”的“訴訟掮客”冒充當事人的親屬、朋友參加訴訟活動有可乘之機。為此,要進一步完善訴訟活動中公民代理的相關制度,對于以當事人親屬、朋友身份代理案件的,司法機關要嚴格審查其身份證明及其與當事人關系的相關材料。對于經常性地以親屬、朋友身份代理案件的要重點關注,對于確認屬法律掮客的,要會同當地司法行政部門予以處理和制止。
其次,要加大“訴訟掮客”查處力度。司法機關加強配合,對從事“訴訟掮客”活動的人,堅持露頭就打,形成“訴訟掮客”不敢為的工作機制。同時要在經濟上給予嚴懲,讓“訴訟掮客”在經濟上占不到便宜。對情節嚴重,涉嫌詐騙犯罪的,要依法及時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要加強對此類案件的信息公開和普法宣傳工作,對涉及此類犯罪的人要及時向社會公開名單,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最后,公檢法等司法機關要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力度,努力培養一支公正廉潔的政法干部隊伍。要從制度上切實防止司法腐敗,防止辦案人員受到外界不正當的干擾,影響司法公正。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