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千明
一個多月前,何思源受傅作義的委托,赴南京拜會國民黨副總統李宗仁,試圖了解上層對平津戰事的態度。令他失望的是,李宗仁受蔣介石的擺布,對形勢并沒有成熟的意見,談話時而樂觀、時而悲觀。蔣、李矛盾極深,蔣介石不可能將權力真正交給李宗仁。在南京期間,目睹國民黨上層鉤心斗角、腐敗黑暗,何思源終于明白這個政權已經沒有希望,決定馬上返回北平,為古城免遭戰火破壞做最后一搏。臨行時,他誠懇地勸李宗仁要做一個民族英雄,千萬不能繼老蔣慘敗之后再打內戰了。
1949年1月10日,何思源的飛機抵達北平。在西苑機場停機坪前,有記者問他肩負何種重要使命,他爽快地說:“此次返平,鄙人并無特殊任務。惟故鄉危急,甚愿歸來與人民共患難,并愿為和平而奔忙。”一些老朋友聞訊,紛紛到何宅拜訪,除打聽外面的消息外,對他這時返回“危城”大惑不解。他笑著解釋說,自己在北平求過學,又當過市長,不能坐視二百萬市民的生命財產和歷史文物遭受炮火的毀滅,所以趕回來致力于和平運動。
第二天,何思源向傅作義復命,詳細匯報與李宗仁談話的情況及自己在南京的所見所聞,對形勢進行了分析。他說:“李宗仁的嫡系部隊駐扎在蕪湖,南京仍在蔣介石親信的控制之下,老蔣暫時不可能下臺,李宗仁也不會掌握國民黨的實權。”接著分析中國共產黨、蔣介石與李宗仁三方對形勢的主張和政策,認為目前南京四分五裂,已管不了平津的事,建議傅作義當機立斷,徹底“換根”,爭取和平解放,千萬不要搞南京那些政客、黨棍的一套,以免貽誤大計。此時,傅作義還在猶豫,一面派人與解放軍聯絡,一面又準備固守,等待時機。北平的廣大市民、知識分子和不少上層人士都渴望和平,但由于特務橫行,不敢公開發表意見。何思源決定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聲望,盡力宣傳和平主張。他一邊在報刊撰文呼吁,一邊出席各種集會講演。一時間,他成為重要的新聞人物,常常被記者圍追堵截;又每天收到大批市民的來信,有人在信中向他“致敬”,有人贊揚他從事的和平運動“功德無量”。何思源家里時常高朋滿座,其中有北平市參議會議長許惠東,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大學教授許德珩、周炳琳、錢端生、楊振聲等,每次必討論時局,商談和平運動的具體活動。馬衡到得最勤,因擔心故宮國寶毀于戰火,極希望北平和平解放。馬衡把何思源看成救星,竭力支持其發起的和平運動。
愛國人士何思源全家福
過了幾天,何思源再次面見傅作義,陳述自己所了解的北平各方面的情形和呼聲,懇切地說:“北平現在處于絕對孤立狀態,國民黨兵也不愿打仗了。和平解放已成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市民無論城內、城外已經團結起來。”并告誡道,如果下令強迫軍隊抵抗,注定是很危險的。其時,許惠東也在座,傅作義表態說,總司令部已決定召集華北七省市參議會,討論和平問題,中午聚餐商議,并當場邀請何思源參加。
1月17日,何思源由許惠東等陪同,遍訪傅作義集團各軍軍長、兵團司令,向他們詳細說明情況,指出若要全市二百萬生靈免遭涂炭,數千年文化古跡安然無恙,只有走和平談判一條路。他慷慨激昂地說,我們都是中國人,大家都應該和平相處,以求國家的興盛。將領們眾口一詞,什么都不知道,全聽上司的指令。中午,華北七省市參議會代表和北平各界人士在北平市參議會集會,許多代表發言,要求和平解決華北問題,但軍人大都保持緘默,也沒有表示反對。何思源作了長篇講話,在詳細陳述局勢和面臨的困難后,主要提出三點要求,即北平改稱北京、設立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統一全權。何思源講畢,大家都拍手叫好。接著,根據會議議程,公推何思源、呂復、康同璧等十一人為和平代表,何思源為首席代表,決定第二天出城與解放軍前線指揮部正式接洽,商談和談問題。眾人散去后,何思源特地叫許惠東留下,囑咐按照議決事項擬成電文,分別拍發給南京政府和中共毛澤東主席。又要求設法通知解放軍前線司令部,和平代表將出城談判。一切安排妥當,何思源才匆匆回家。
下午四時左右,何思源回到東城錫拉胡同九號的家中,一進門便看到中共地下黨員張實等兩人。張實見他回來,急切地說,剛剛得到情報,今晚先生要格外小心,有人要下黑手。何思源對客人表示感謝,但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客人走后,他沉浸在喜悅之中,興奮地對夫人和孩子們說:“北平問題就要和平解決,我們要準備慶祝。”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場危險正悄悄地向他們全家逼近。
原來,何思源主張和平的言行早已引起國民黨特務的注意,蔣介石曾打電話到北平追問,都被傅作義否定。如果說,老蔣對手握兵權的傅作義尚有所顧忌;那么,對何思源這個無職無權的人就難以容忍了。當何發起和平運動的消息不斷傳到南京時,老蔣大發雷霆,當即召見軍統頭子毛人鳳,命令除掉何思源,殺一儆百。
毛人鳳接到蔣介石的指示后,立即召集保密局行動處長葉翔之、特殊技術研究組長劉紹復、云南省站長沈醉,研究刺何方案。保密局先派特務制造輿論,利用北平的小報對何思源進行攻擊和誣陷,目的就是為暗殺行動做輿論準備。1月14日,葉翔之秘密飛臨北平,具體指揮暗殺行動。經與北平站站長王蒲臣等商量,葉翔之同意由外號“飛賊”的特務段飛鵬執行。特務們對何宅及其周圍環境進行了仔細偵查,得知那是一座前中后三套院,前院住門房和下人,后院住女傭和廚師,何家六口住中院正房。葉翔之的第一套行動方案很快出爐,決定派幾名特務化裝成散兵游勇靠近何宅,段飛鵬乘夜色翻墻進院子,打開后門放化裝好的特務進去,然后將院內的人控制起來,謊稱路過此地,向主人索要盤纏,然后乘亂開槍打死何思源。不過,在具體執行這套方案時,情況突然發生變化,特務們不得不更改計劃。
1月17日深夜,參加暗殺行動的特務穿戴好沒有番號的棉軍衣,埋伏在何宅周圍。一身短裝打扮的段飛鵬悄悄地攀上房頂,伺機動手。可是室內一直亮著燈,主人似乎沒有睡意。半夜時分,又有一群人擁進何宅,事后得知是華北七省市的和平代表。這些人居然在何家開起會來,商量第二天出城談判的事。段飛鵬想竊聽室內談話,由于距離過遠,無法得逞。眼看會議沒有停止的跡象,擔心時間太長被發現,段飛鵬只好順原路退出,返回北平站匯報情況。指揮部的特務頭子告訴段計劃已經改變,由原來化裝暗殺改為放定時炸彈,因為兩個小時前北平站得到消息,傅作義已風聞這次暗殺行動,如果行動一旦暴露,軍部將扣留北平站的所有特務。于是,段飛鵬帶著助手王錫田、王興鋼等,攜帶炸彈分乘兩輛吉普車重新來到何宅,由段從何宅西鄰上房頂安放炸彈。
《申報》刊登北平何宅遇襲消息
這時已是子夜時分,何思源仍沉浸在興奮的會談之中。因為商談時間過長,何思源派副官通知廚房,把家里儲藏的幾只扒雞熱一下,請大家充饑。副官走出會客室,正想去廚房找人,忽然聽到房頂有異常響聲,警覺地躲在花壇旁觀察。雖然沒有發現異常,為保險起見,還是迅速折回屋內,報告房上可能有歹徒。何思源不敢大意,馬上與副官拿著槍和手電筒到院子里巡視,房上地下都沒有發現什么。實際上段飛鵬已轉移到屋頂,一動也不敢動。何思源雖然沒有發現情況,但想起下午中共朋友張實的忠告,便派人打開后門,以便發生危險時讓大家從后門撤走。
何思源
眾人吃完夜宵后散去,何思源仍心潮難平,很晚才進入夢鄉。約凌晨三時,一聲巨響將周圍好幾公里范圍的人都震醒了。安放在何宅中院東耳房的炸彈先響,何思源夫婦和兩個兒子驚醒后,趕緊沖進耳房救人。此時,正房上面的炸彈又“轟隆”一聲爆響,碎石瓦片像暴雨一樣傾瀉而下,何思源跑在最前面,幸免于難。何夫人與沖進正房的兩個兒子卻連遭彈片或碎磚瓦襲擊,身上多處受傷。東耳房房頂炸開一個六七尺的大洞,房梁被震落,正好壓在二小姐何魯美身上,等扒出來時已氣竭身亡。家里其他五人在連續爆炸中均受了傷,不過暫無生命危險。
此次暗殺沒有成功,蔣介石大為惱怒,把毛人鳳訓斥了一頓。毛人鳳大罵葉翔之混蛋,認為如果在何思源必經之路進行狙擊,肯定能如愿以償。如果處死何思源,犧牲幾個特務也是值得的。事后,國民黨當局為逃避罪責,平息民眾的憤怒情緒,由中央社發布消息說“中共攻城,打中和平使者”,又謊稱何宅落下兩枚解放軍的炮彈,造成家庭成員死傷的慘劇。如此信口雌黃,令得知真相的民眾嗤之以鼻。
受傷的何思源一家五口被迅速送進協和醫院治療,夫人和長子何理路傷勢最重,長時間昏迷不醒,讓何思源非常擔心。為防止特務再下黑手,何思源與長子轉移到市立北平醫院一間地下室,對外稱傷勢嚴重,謝絕任何人探視。
次日,準備出城與解放軍洽談的代表聚集在市參議會,聽說何思源深夜遇襲,決定一面派代表繼續按計劃出城,一面派人到醫院探望,并征求其意見。何思源首先對大家的關懷表示感謝,然后表示和平是大事,個人被炸是小事,千萬不能因小失大。最后堅定地說:“我的傷再重,就是走不動,抬著我也要出城去參加和談。不能因為我個人而耽誤大事,我就是為此而付出生命,也是光榮的。”當時何夫人也在場,她受傷較重,剛從頭部取出四塊彈片,情況稍稍穩定一點。由于幼女被炸死,對何夫人的打擊可想而知。但是,她深明大義,全力支持丈夫的正義行動,憤然說:“不要叫炸彈嚇倒,要按計劃出城。”何思源夫婦的態度,令在場的代表十分感動。
1月19日,何思源右手纏著繃帶,并用一條白布掛在頸部,由中共地下黨張實等人陪同,趕到西直門與其他代表匯合,乘公共汽車出城。汽車上掛著兩面白旗,上書“華北人民和平促進會和談代表”等字樣。車隊越過國共兩軍前沿陣地,抵達解放軍四十一軍駐地。解放軍政委莫文驊親自接待代表,雙方在友好熱烈的氣氛中坦率地交換意見。何思源說:“我們受二百五十萬北平市民的委托,希望國共雙方以大局為重,對北平這座文化古城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決。”隨后,呂復、康同璧代表也相繼發言,表達了相同的意愿。莫文驊聽了大家的講話后,表示非常歡迎各位和談代表,同時告誡其傅作義還在猶豫,并未按原約定時間簽字。何思源解釋說,可能是因為自己受傷晚了一天,傅作義的態度肯定不會變的。當晚,莫文驊在軍部設便宴招待十一名北平和平代表,雙方在友好歡快的氣氛中又進行了長談。何思源再次誠懇地闡述北平和平解放的意義和北平民眾的愿望,說:“現在國共雙方城下對峙,槍炮一響,文化古都頃刻之間將化為灰燼。我等代表北平各界民眾請雙方以大局為重,實行和平。”莫文驊也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態度,稱保護文化古都,大家都要盡心盡責,解放軍也責無旁貸,黨中央和毛主席已經提出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當然希望和平解放北平,但現在的關鍵在于傅作義的態度。
經過兩天的交談,以何思源為首的北平和平代表終于完成了使命,啟程返回城內,向北平各界匯報與解放軍洽談的情況。在各方努力之下,傅作義最后同意與解放軍前線代表簽訂協議,正式宣布北平和平解放。1月31日,傅作義部出城接受改編,解放軍接管北平城。何思源親自到正陽門大街迎接解放軍入城部隊,慶幸自己為之付出心血的和平事業終于開花結果。他把這一天視作自己人生新的起點,逢人便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
不過,據事后證實,何思源帶傷出城與解放軍洽談的行為,更為國民黨特務所忌恨,南京保密局曾派數名殺手攜帶新式武器潛入北平,企圖再次對他下手。不過,由于解放軍已經入城,安全保衛工作井井有條,懾于新政權的強大威力,這些特務被迫選擇自首,令蔣介石暗殺何思源的陰謀再次破產。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