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紅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舊校區改造以及新校區的建設,新型的教學儀器設備和教育科研經費的大量投放,校辦企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的資產規模也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由此也暴露了我國在國有資產管理上的問題,造成了學校資產配置結構失衡,共享共用困難,使用效率低下以及收益流失等一系列問題,不但增加了學校的運行成本,還影響了學校的內涵式發展。文章通過分析高校在管理國有資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高校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對策
一、高校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國有資產指的是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國家和各級政府對學校財政投資、捐贈或者以其他形式形成的資產,是學校教學科研經營正常運行的基礎,能以各種形式給學校帶來收益,并且產權屬于國家的,能以貨幣形式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和。高校國有資產是高校正常運行的基礎保障。國有資產合理配置、調劑、運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為提高教學科研質量提供扎實的物質保障;是提高學校辦學能力的硬實力,是學校發展的必備條件。學校資產的良性運轉是高校穩步高速發展的關鍵,只有學校發展了,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
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管理的組織機構不健全
在高校國有資產的管理中往往存在重視現金管理輕視資產的現象,注重財務的合規性不注重使用的效率。我國高校的資產一般是由財政撥款或政府劃撥以及接受社會捐贈形成的,在對資產進行財務處理時不計提折舊,也不計算盈虧,對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保值增值的理念。在管理國有資產時,也沒有對資產的配置、使用、調劑形成相應的制度,資產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我國高校的國有資產實行三權分離,所有權是國家的,使用權是高校的,但是管理權又分屬于各個處室,沒有明確的使用和管理的責任機制。隨著高校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資產的構成日益復雜,而且管理的標準也不統一,使管理者無所適從,嚴重的削弱了國有資產管理的組織、協調和監督職能。高校國有資產的管理部門包括財務部分、資產管理部門以及各個學院,但是缺少把這幾個部門聯系起來的權威機構,統一對資產進行監控、協調,資產缺乏整合、沒有共享共用機制。造成配置短缺與閑置同時存在、購置資金緊張與使用效率低下并存。
(二)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和價值管理相互分離
1.?目前高校的資產管理模式是以賬目與資產分部門管理,管理和使用分離的原則,這種管理方式容易形成資產管理中的盲點,造成各部門推諉扯皮、職能弱化的問題。財務部作為學校的預算管理部門,僅從歸口科室申報的數據做預算,對購進的資產入賬進行會計核算,不去對資源配置是否合理進行深入分析,不對資產進行盤點,造成賬實不符。
2.?高校的資產配置資金主要包括財政撥款、科研經費、學校自籌經費以及基建專項資金等。資產配置預算主要是由資產使用部門和個人申報,在申報的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學校層面的規劃,僅考慮了本部門本專業的規劃,有的更是盲目提高申購標準以及數量。而財務部門只看數據,負責專項經費申報、預算的平衡以及執行,因權屬問題和能力問題無法對資源配置是否合理作出判斷。資產管理部門則由于專業素養等問題,無法參與或不能參與到資產配置的預算審核中來。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造成內部資產無法共享,導致閑置和重復購置并存等問題。
3.?我國高校的國有資產在會計核算中不計提折舊,在年末不進行盈虧核算,因此高校財務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基本上是零壓力。許多高校基本上是不進行賬實核對,也不在年終進行實物盤點,長期以往,必然造成賬目上有某項資產,但資產可能早已經消失的現象。各部門之間相互調劑資產不及時報告、不通過審批,接受捐贈不及時報財務部門入賬,甚至把國有資產當私產予以出借;在資產達到使用年限應該報廢卻不履行報廢手續等。
(三)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1.?在購置前缺乏科學性研究,預算、審核和使用相互分權,但是不能相互制約,缺乏統籌管理。造成同類設備重復購買,高端教學設備盲目購進,片面追求資產數量和資產的價值,不能做到按實際需求購置,導致設備儀器買回來就閑置積壓,造成極大的浪費。
2.?高校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有些部門為了利益,不把教書育人、科研事業發展放到首位,而是申購大量的經營性資產或隨意地將科研設備挪作經營業務所用,開展經營活動,造成教學科研秩序混亂。甚至有些部門紛紛跟風,極力申報經營性資產,造成學校資金嚴重的浪費。
3.?高校基于培養人才的需要,購置了大量的教學儀器和設備,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設備更新換代較快,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需要,于是隨意地丟棄資產,導致資產的大量流失。比如有些設備通過更新可以再次使用的卻不更新,直接進行報廢處理;不到報廢期直接提前報廢的;或是報廢不按報廢程序處理等。
三、加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健全國有資產管理的組織機構
研究落實國家對高校資產管理的各項法規制度,結合高校的校情制定可操作性強的資產管理制度,成立國有資產管理處,把學校的所有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資產等)全部納入管理體系(流動資產由財務處管理),把資產管理的全過程統一交給國有資產管理處,包括購置、驗收、使用過程中的調劑、處置等各個環節,改變誰都管誰都不管的局面。國有資產管理處牽頭建立資產的產權戶籍管理制度和具體使用過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建立兩權分離的管理機制,規范兩權分離的流程,強化兩權的相互監督和制約,全程牽頭完成資產的購置、驗收、使用、監管、調劑、處置的全過程。集中統一管理,避免職能分散,多頭管理。
(二)?統籌資產管理與財務、預算、價值管理工作
高校資產管理要提升全體教職工的參與度,增強教職工資產管理的意識,資產管理與經費管理同等重要,國有資產管理處將資產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在學校領導的統一部署下,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當與學校財務部門緊密聯系,做到對國有資產的合理配置和優化管理。
學校財務部門是國有資產的價值管理和預算管理執行機構,還參與學校的績效管理。財務人員應當對資產配置預算進行控制和執行監管,加強資產賬賬和賬實核對核查工作;審核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的資產配置預算是否存在超支、是否存在重復配置。從資金投入的源頭上控制以上問題,避免資產配置中的弊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是行使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代表學校行使管理權,負責資產的監管協調工作,包括對使用部門資產配置申報的預算進行細化審核,財務部門預算下達以后,進行資產采購、以及對資產使用過程的績效考評、資產定期盤點和財務對賬、資產的維護和保養、資產增減變動以及國有資產一體化管理等工作。學校資產歸口科室和資產使用部門間的審核職責,在申報資產購置時,要立足本部門的發展需要和教學需求申報。
從全局觀的發展角度建立資產配置的長期動態管理機制。高校應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科研需要及學科建設等發展規劃制定學校的財務預算,制定3~5年中長期資產配置需求,實現完整的資產配置預算控制體系,從而將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價值管理進行有機結合,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三)完善構建高效國有資產管理的網絡信息平臺
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為了解決條塊分割等原因造成的資產購置使用信息不對稱問題,高校應當構建并利用國有資產綜合管理的信息系統,把財政、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學校與內部各職能科室之間的壁壘打通,資產管理部門利用該信息系統及時了解單位資產配置以及使用狀況,對學校國有資產的存量、增量變動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為實現資產全程管理提供可能。財務處通過該信息系統掌握全校的資產配置動態,在進行資產配置審批、下達預算時做到心中有數,為部門預算編制、預算執行以及資產績效考核監管提供合理的依據。
四、結論
要做好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就必須腳踏實地,穩步推進,明確產權、規范資產賬目、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信息系統的數據合理對資產進行調劑、共享、轉換,避免資產配置失衡、使用效率低下、大型儀器設備重復購置等問題;對資產出租、出借、變賣、轉換等行為進行規范,進一步規范事業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過程中的核算標準和操作行為,防止國有資產的無故滅失;提高資產完好率、利用率和收益率,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高校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參考文獻:
[1]裴欣彤.?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08).
[2]田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方式探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5(02).
[3]杜建翻.試論國有資產管理監督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15).
(作者單位:安徽省黃山職業技術學院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