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徽

吉祥物
2020年1月13日上午,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四屆綠博會”)新聞發布會暨會徽吉祥物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
中國綠化博覽會是我國綠化領域組織層次最高、展示內容最豐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級盛會,以宣傳中國國土綠化方針政策,展示國土綠化和林草事業建設成就,交流綠化領域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成果、新產品為宗旨。綠博會的永久主題為“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每五年舉辦一次。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將于今年8月在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舉辦,主題為“綠圓中國夢 攜手進小康”。
會上發布了第四屆綠博會會徽和吉祥物。會徽以主題“綠圓中國夢 攜手進小康”為設計理念,主體圖形以“生機勃勃的芽”為主要元素,中心由樹葉的形狀為核心,形象地表達了綠博會以生態文明、國土綠化、綠色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多彩貴州的文化理念、多元化的貴州豐富色彩亦融入會徽設計之中,通過有機綠色生物體纏繞交融的形態,表達第四屆綠博會攜手共進、產業融合、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傳遞第四屆綠博會共創綠色未來,攜手進小康的美好愿景。
吉祥物以“地小綠”命名,源于黔南荔波“地球上的綠寶石”美譽;“地”是指地球,人類共同的生存空間;“綠”是生命的顏色,象征著青春、活力、蓬勃生機;“地小綠”的設計結合了未來地球的綠色發展的理念,傳遞著地球越來越綠、生態能見、綠色能見、生機盎然的生命底色,充分體現了綠博會是一個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展會。

發布會現場
全國綠化委員會委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吳強、黔南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吳勝華分別代表本屆綠博會組委會、貴州省執委會、黔南州執委會介紹了綠博會的籌辦、綠博園建設等有關情況。
劉東生介紹,自2005年以來,中國綠化博覽會先后在南京市、鄭州市、天津市武清區成功舉辦了3屆。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后,最終確定第四屆綠博會落戶貴州省黔南州,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貴州省綠化委員會、貴州省林業局、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辦,各省(區、市)綠化委員會、林業行業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綠化委員會、有關部門(系統)綠化委員會協辦。這是第一次在西部省份、第一次在少數民族地區、第一次在非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第一次在高原山地舉辦綠博會,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吳強介紹了貴州省和第四屆綠博會籌辦情況。貴州是中國的一塊“綠寶石”,生態良好、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本屆綠博會落戶被譽為“地球上的綠寶石”黔南,以“綠水青山新畫卷、生態文明新標桿”為總體定位,綠博園建設的特點可用“新畫卷”和“新標桿”來概括,通過打造生態田園綜合體,林產小鎮、森林度假區、山地運動公園等8 大功能板塊及林產基地、綠色家庭生活體、生態體驗田園、極限山谷、民俗風情園等28個綠色產品,展示全國各地綠化成就、綠色文化、全社會綠化成果。
吳勝華介紹了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博覽園建設有關情況。本屆綠博園選址在黔南州都勻市山、水、林、田、湖、草齊具的連接地帶“綠芯”區域,園區規劃總面積1959 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399 公頃,水域面積80 公頃。通過打造生態田園綜合體、林產小鎮、森林度假區、山地運動公園等8 大功能板塊及林產基地、綠色家庭生活體、生態體驗田園、極限山谷、民俗風情園等綠色產品,展示全國各地綠化成就、綠色文化發展成果。目前,綠博園項目的公共道路、橋梁、景觀、管網、建筑等工程施工正在有序推進,已完成園區工程總體進度的70%,56個邀展展園已有55個開工建設,預計4月底前全面完成項目建設,8月正式開園。

本屆綠博會將通過室外展園建設,集中展示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系統)國土綠化先進理念、成功模式、先進典型、綠化成果,特別是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綠美鄉村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通過舉辦國土綠化成就展覽、國土綠化高層論壇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我國生態建設和國土綠化的巨大成就,宣傳我國國土綠化的方針政策、顯著成效、先進典型,介紹國土綠化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同時還將組織舉辦展覽展示競賽、學術交流、生態文化宣傳等一系列推動國土綠化事業發展的活動。
舉辦中國綠化博覽會,意義重大而深遠,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國土綠化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改善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生動實踐,是展示國土綠化成就、引領國土綠化方向的重要窗口,是推進區域共同發展、助力全面實現小康的重要舉措。貴州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在打造長江珠江上游綠色屏障建設示范區、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示范區、生態脫貧攻堅示范區、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示范區和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示范區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黔南州舉辦第四屆綠博會,是深入貫徹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部署安排的重大舉措,借助中國綠化博覽會這一特殊載體,可以生動詮釋綠色發展理念,助力提升生態建設基礎條件,推動貴州大生態與大旅游發展的有機融合,努力將黔南地區的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為推進貴州省和黔南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發揮積極作用。


園區設計概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