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樺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珠江口穗莞兩岸、上下橫檔島、大虎島、大角山炮臺群及周邊海防歷史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鴉片戰爭的發源地,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擊帝國主義列強入侵的歷史,是珠江口兩岸特有的歷史標志和海防符號。為踐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堅定文化自信、聯合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好灣區內的文物古跡,彰顯獨特文化魅力的要求,南沙區提出聯合穗莞兩地,整合珠江口兩岸、上下橫檔島等虎門炮臺群遺址、林則徐銷煙池遺址、鴉片戰爭博物館等海防教育景點及周邊濱海旅游資源申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
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有利于充分發揮穗莞兩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中的重要平臺作用,創新合作機制,突破行政區域限制,深入推進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戰略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形成協作有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引領帶動珠江口穗莞兩岸向更高發展水平邁進。
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有利于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群眾的海防意識,強化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打造我國具有海防特色的國防愛國教育基地,對教育粵港澳三地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銘記歷史,喚起海防意識、海權意識、海洋意識,增強海防觀念,培養愛國情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0年10月28日上午,與會專家在南沙參加了“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概念規劃方案”研討會。
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建設,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建設人文灣區。廣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和啟航點,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積極打造極具嶺南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色的旅游線路,將文化旅游與濱海旅游相結合,建成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國際旅游目的地”。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對進一步發揮大灣區海防、海絲和海洋文化的獨特魅力,建設人文灣區具體重要的戰略意義。
南沙作為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我們將努力保護好、利用好、宣傳好包括南沙古炮臺遺址在內的鴉片戰爭遺存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和海洋文化精髓,講好南沙故事,努力將南沙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具有獨特文化魅力的大灣區活力之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