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常明
浙江中醫藥大學
前言: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逐漸下降,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較低,所以引發多種老年性疾病的發生。運動是防止疾病發生和維持身體處于健康狀態的有效途徑,老年人通過進行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有效的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但相反不合理的運動也會造成老年病患機體出現一定的損傷的情況。
篩選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富陽中醫院進行骨傷治療的病患250人。其中男性患者120名,女性患者130名。年齡范圍在60~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1.45±3.89)歲。
設計調查問卷,并對篩選的病患進行問卷調查,向篩選的250名病患發放調查問卷了解老年人基本信息,調查老年人對于運動優缺點的認識,以及運動后受傷的部位。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病人損傷情況與運動相關性。
(一)運動現狀統計。有48%的老年人認為運動可以強身健體;有11.4%的老人認為運動可以康復祛??;有17.8%的老人認為運動可以休閑娛樂;有6.9%的老人認為運動可以消磨時光,有14.9%的老人認為運動可以結交朋友。72.3%的老年人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運動并且身體條件不允許,進一步缺少專業的指導人員。經過統計發現出受傷部位最多的為膝關節,其次為視力,隨后是脊柱和肩部。
(二)老年患者運動與損傷的相關性分析。如表1所示,老年人的運動準備活動、體育鍛煉的主要方式、運動程度、運動強度、運動后感覺、每天運動時間、是否接受過專業人員的指導等指標的顯著性均小于0.05,說明該7個變量對是否有過運動性損傷的分類具有顯著性差異,對于其它變量而言,則不具有顯著性。

表1 運動和損傷的相關性分析

1-2 13 1 3-4 16 3 5-6 17 45 7-8 13 64 9-10 14 16運動強度54.394 0.000非常疲憊 32 26比較疲憊 22 26一般 12 25比較輕松 1 24非常輕松 6 28運動后感覺27.506 0.000非常好 17 29比較好 20 22一般 9 27比較差 12 26非常差 15 25運動后睡眠狀況4.722 0.317早上 23 33運動時刻2.434 0.487中午 13 35下午 17 27晚上 20 34 0.5小時以內 30 11每天運動時間77.607 0.000 0.5-1小時 33 21 1-1.5小時 10 36 1.5-2小時 0 42 2小時以上 0 19家里 17 26公路、街道邊 16 28公園、小區廣場 14 25健身房 15 26收費體育館 11 24運動場所0.557 0.968沒聽說過 14 24聽說過,但不怎么了解 11 26了解一點 16 27比較了解 19 28非常了解 13 24是否接受過專業人員的指導對健身的方法和技能的了解程度1.078 0.898是62 5 138.172 0.000否11 124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其所表現出的力量、耐力、柔韌度和速度與年輕人相比都有著較大的差距。故老年患者在運動的過程中機體容易受到損傷。有研究表示老年人在運動的過程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為膝關節,膝關節的結構在全身中的關節中最為復雜,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杠桿力量最大,因此易受到損傷。有研究表明身體素質較差的其肌肉的力量與彈性也較差,反應速度也較為緩慢。所以在運動的過程中易受到損傷。本次研究中,所調查的老年患者中受傷部位最多的為膝關節,其次為視力,隨后是脊柱和肩部。運動損傷與其鍛煉的方式、運動程度、運動強度、運動后感覺、運動時間和是否接受過專業人士的指導具有較為顯著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老年人應該科學合理的進行運動計劃的制定,對于鍛煉的項目和鍛煉時間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