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蕾 四川農業大學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經過這三十年間的發展,迅速成長壯大,正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和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行業在維護市場秩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我國現代服務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較晚,與其他國家相比如美國、英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其中行業在人才方面仍面臨著諸多問題。
根據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圖1),截止2017年12月31日,執業資產評估師34553人,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約10萬余人,自2015年,期間共增加了1054人。但是與其他兩大服務專業的注冊會計師、律師行業相比,資產評估師人數少之又少。截止2017年底全國共3570家資產評估機構,與2015年相比增加了266家,機構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可是自2017年實施備案制以來,新增機構資產評估師的平均數量只有 3.16 人。資產評估行業是發展中的行業,市場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雖然每年評估師的數量都在穩定增長但卻跟不上行業發展的腳步。

據統計我國共有2688所普通高等院校,而其中只有89普通高等院校開設資產評估這一專業;全國共有824所大學招研究生,而其中只有42所研究生院校開設資產評估這一專業。高校是為各行業培養人才最主要的途徑,可是從數據中可以看到高校開設資產評估這一專業并不普及,,因此無法為行業提供足夠的后備人才。
根據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資產評估師中專科學歷約占44%,本科學歷約占49%,而碩士學歷和博士學歷卻僅僅分別約占5%和0.35%。雖然近年來資產評估師本科和碩士學位的占比在逐年提高,但整體學位層次與會計等其他專業相比仍然偏低。而一個高質量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對高質量人才的依賴。
根據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 資產評估師的年齡在30歲以下的約占1.21%,只有不到500人,而年齡在40歲以上的則約占87%,毫無疑問40歲以上的評估師已成為我國評估行業的主力軍,這表明行業從業人員年齡相對偏高。與此同時,2015-2017年,40歲以下的資產評估師數量呈減少趨勢, 從2015年的6977 人減少到2017年的4482 人,平均每年減少1158 人。由此可見,我國資產評估師的總體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處于這一黃金年齡段的資產評估師卻呈不斷減少趨勢。資產評估行業是處于成長時期的行業,人才的老化、流失將給行業未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隱患。
首先是行業收入。根據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資產評估行業收入從2014年的89.11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36.23億元,行業收入增長保持15%的增長速度;行業人均收入以不低于10%的增長速度從2014年的26.54萬元增至2017年的39.43萬元。隨著經濟的發展,資產評估服務范圍領域的拓展和評估行業的對外開放,行業總體收入與個體收入保持更高的增長勢頭。
其次是崗位需求。我國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經濟發展戰略,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時代道路背景下,以市場化、國際化為取向的資本市場的改革,衍生出高新技術、輕資產、知識產權和并購溢價等相關的資產評估業務。新市場領域的出現意味著行業需要更多的評估人才。
如今大多數的高校教學課程都是向學生灌輸已有的知識,可是對于資產評估這種應用型的專業,評估準則、評估方法等內容都可能會存在著不定時的變化,那么這樣的教育方式將會導致教學內容滯后于行業發展,因此學校應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增加實務實踐的課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實現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針對我國評估人員的現狀,協會機構應加強對評估人員的后續教育,如通過開展講座等方式學習近期相關政策、措施,深入理解評估技術標準、評估理論、評估方法等,以及了解并掌握國際評估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資產評估機構應建立有效的薪酬分配和激勵體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比如鼓勵推薦行業優秀人才參與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的合作項目,為行業人才搭建一個發展的平臺,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形成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氛圍。
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資產評估行業發揮積極的作用,而評估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對人才的依賴,解決我國評估行業的人才問題是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不斷地改革中推動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