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1日文章,原題:新冠病毒導致曾在中國“高飛”的飛行員工作落地在一些業內最高薪酬的吸引下,(外國)飛行員曾對中國航空公司趨之若鶩。但如今,隨著中外航空業都受困于疫情導致的大規模業務中斷,成百上千名(在華)外國飛行員的(高薪)夢似乎已結束。我們的榮耀日子已結束”,自上月初就被所在的中國某航空公司安排休假的一名美國飛行員說,“我們以前曾達成不可思議的用工協議,(中國)航空公司曾盡力遷就我們。”
許多(在華外國)飛行員表示,他們被安排無薪休假。有人估計他們可能被裁員以節省成本——或者,幸運的話,會在降薪降福利后被重新聘用。
過去十年來,中國民用航空業規模增長兩倍多。為在相對缺乏本土飛行員的情況下實現這種增長,中國各航空公司紛紛招聘有經驗的外籍飛行員。有美國飛行員曾稱赴華工作能獲得大幅提薪,在華的外國機長稅后月薪能超過2.5萬美元,再加上90天或以上的年假等。但多名外國飛行員表示,此類奢華待遇已隨著疫情籠罩中國和全球航空業戛然而止。7周前被所在的中國某航空公司安排無薪停飛的一名加拿大飛行員說:“此次疫情定將改變(行業)格局。”
數據顯示,2月中旬中國約2/3國內航班被取消,國際航班被大幅削減。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約9成。東航、南航和海航旗下的多家航空公司已安排數百名外國飛行員休假。本月,盡管中國各航空公司逐步重新安排飛行計劃,但全球航空業中斷已阻礙了迅速恢復業務的希望。鑒于大多數外國飛行員僅簽訂一兩年合同,今后的新合同很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樣具有吸引力。不過,雖然一些飛行員或將離開中國,但其他人很可能以更低薪酬留下來。“在中國(工作)的光芒當然已有所消退”,一名飛行員說,“但倘若有機會,大家也會勉強留下來。我想說,現在哪里還有其他公司會雇我們?”▲
(作者特雷弗·莫斯,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