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聞稱,部分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的患者出現核酸復查陽性結果以及再次出現發熱等感染癥狀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現在還沒有權威統計新冠康復患者整體“復陽”的概率。據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隔離點觀察發現,約5%到10%的康復期患者核酸檢測呈陽性,但目前沒有復陽患者再次出現傳染的情況。這可能是檢測方法取樣品等因素,造成檢測結果假陽性或者假陰性。
一名免疫學專家2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冠狀病毒本身的性質看,有些冠狀病毒也可能會在人體特別是腸道中長期攜帶。例如對印度南部人群糞便的腸道冠狀病毒觀察結果表明,有人可以持續排出冠狀病毒顆粒,但這些糞便中的冠狀病毒顆粒大部分是沒有核酸,也就是沒有感染能力的“空”病毒外殼蛋白。
由于新冠病毒感染沒有特效抗病毒治療藥物,患者痊愈完全靠自身免疫力。目前的出院標準和痊愈標準中,并未設置抗體效價和免疫細胞數量等免疫指標。有些患者在出院時,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暫時壓制,藏在某些組織或細胞中沒有被檢測出來。但出院后,患者如果未能得到充分的休養和康復,潛伏的新冠病毒有可能再度感染,造成“復陽”或“再感染”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病毒存在再次傳播的風險。▲
(董長喜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