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傅婷婷 陳盧慧
【摘要】花毽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于政府的重視和民間組織的積極努力,于2000年成立了青州花毽協會。青州花毽既包含了舞蹈的柔美之姿,又吸取武術的陽剛之氣了,靈巧多變、剛柔相繼、扣人心弦,使人賞心悅目,有極強的震撼和感染力,并且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而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由于花毽起源于漢代,歷史悠久,但更多的人對于這些競技性不強、娛樂性不大的運動并不感興趣。因此,很多傳統體育項目已經滿足不了現代人的社會需求和精神追求,大多民族傳統體育功能消退,適應不了現在的社會發展,導致其文化發展滯后。
【關鍵詞】花毽傳統藝術創新傳承發揚
“花毽”作為中國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現已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毽藝術體現了中國濃厚的傳統文化韻味,在花毽制作的樣式中,巧妙地運用力學原理和色彩變化,制作精良,色彩艷麗,攜帶方便,有體育用品和藝術藏品之特色。花毽具有較強的觀賞性,集健身與藝術為一體的特點,深受當地人民群眾的喜愛,成為當地旅游景點的一種收藏工藝品。
一、樹立花毽品牌對于現代社會發展的意義
古城青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由此而生的青州花毽就是這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花毽不僅是一種體育運動用品,還是人民群眾長期生產、生活實踐結晶的傳統民間手工藝,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珍貴的文化遺產。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毽民的數量也有所增加,人們對花毽的需求不斷增長,進而促使相關廠商規模逐漸擴大,就業機會增多,對發展和繁榮青州體育產業起到積極作用。樹立品牌視覺形象不僅能夠達到人們對旅游品牌文化的認知與傳播,帶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同時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產業鏈與經濟的發展。通過樹立青州花毽品牌,使它更具青州風格,更加青州化,推動青州花毽工藝的宣傳。同時,現在各個體育文化部門越來越重視積極培養青州花毽運動的開展,不斷提高青州花毽運動者的技術能力和水平,能更好的為青州花毽運動注入活力,推動青州花毽文化更好的發展。
二、花毽及花毽品牌的發展現狀
在國內,花毽的制作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國內對其制作工藝的推廣以及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等方面的理論研究不少。如由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編寫的我國第一部《花式毽競賽規則》,撰寫了對花毽的服裝、音樂、動作等包裝方面的研究;其次郭七正的《中國花毽》更多的體現了對毽德、毽理的論述,深入淺出。
隨著現代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毽民的數量有所增加,人們對花毽的需求也不斷增長。青州花毽在全國影響很大,許多高水平技藝者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濰坊電視臺等做專場表演,通過媒體的傳播,提高了青州城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層次及品位。
近些年來,國外對于花毽品牌方面的研究較少,大多數都是將花毽作為一種休閑的運動項目。在國際上相關花毽的體育運動已經在越南、德國、匈牙利、老撾等國家和地區逐步流行,還成立了國際毽球聯合會,歐洲專門成立了毽球運動分會,積極推廣和開展毽球運動,并建立了世界錦標賽制度。而且國際上的毽球競賽水平也不斷提高,越南與中國競技水平不相上下,與中國一同躋身毽球第一集團。
三、青州花毽品牌的創新點
1.通過分析當今非遺文化“花毽”的發展現狀,研究傳統文化“花毽”品牌形象的創新設計,將花毽形象應用到產品的推廣海報及包裝中,主要從品牌名稱、品牌標志、產品設計、包裝設計等方面做整體的策劃。通過花毽豐富的藝術表達,用鏤空的形式表現在不失傳統意味的包裝中,使產品視覺形象品牌化,更有利于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形成一種制作、競技、宣傳為一體化的獨特模式,使其與經濟效益掛鉤,打造與現代新型傳播方式相結合的品牌視覺形象,達到藝術觀賞性、娛樂性的目的。
2.對“花毽”品牌形象研究的主要重點是結合花毽的技術動作形象和鮮艷的色彩對比,融入現代產品設計的方法,對花毽品牌進行研究與實踐。目的是通過現代的設計理念,將單一的花毽藝術更加形象化、趣味化,使花毽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運動項目,更是一種美的享受。
3.借助青州這一座具有濃厚藝術文化風情的古城為我們的品牌代言,在提倡“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構建獨具特色的花毽品牌形象。樹立青州花毽的獨立品牌,使花毽相關制品的知名度得到提高,能夠進一步宣傳推廣我國的民族體育項目和歷史文化。
四、結語
青州花毽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彰顯了青州的地域文化,特點鮮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花毽的保護和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通過對項目的調查和研究,提出了創立青州花毽品牌的發展措施,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突破,使青州花毽品牌視覺形象能夠達到人們對旅游品牌文化的認知與傳播,帶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為花毽運動的發展贏得更廣闊的空間,讓世界各國感受到青州花毽的神采和內涵,同時還能夠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傳播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周曉麗.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趨勢分析——從全國民運會談起[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6(02)
[2]陳良業.毽球運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06)
[3]謝成超,黃山鷹.毽球的體育文化價值探究[J].中華文化論壇.2011(04)
[4]徐磊.青州花毽的保護和發展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2(12)
[5]樊朝輝.民族體育文化(花毽技術套路)與講中國故事探究》[J].鄭州市教科室重點課題開題報告.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