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澄
摘要:“易班”作為高校網絡思政的主陣地,旨在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做的教育教學、生活服務和文化娛樂等全方位的校園服務,實現潛移默化的思想引領。“易班”要明確自身定位,即構建高校網絡學習的新平臺、學生網絡互動的新社區以及新型的網絡宣傳陣地。克服互聯網后發的用戶熱度低,網絡話語權缺失等問題。發揮“易班”校園服務優勢,線上線下聯合,整合高校教育資源,打造寓教于樂的網絡學習平臺,使高校學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易班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4-0144-02
“易班”作為校園網絡發展的新模式,定位為高校網絡學習的新平臺、學生網絡互動的新社區以及新型的網絡宣傳陣地,然而在實際的建設和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著諸多互聯網產品的競爭以及高校資源局限的問題。這就需要“易班”的建設者在強化易班思想、引領職能的基礎上發揮“易班”的校園服務優勢,吸引學生使用“易班”,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高校學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易班”
1.“易班”的發展歷程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網絡工作特別是網絡思政工作受到高度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要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聯網時代,誰能占領網絡輿情的高地,誰就能很大程度地握有網絡話語權,極大地影響社會。網絡思政工作就是要在互聯網中爭奪宣傳陣地,使互聯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陣地。網絡思政工作的重點領域在于高校,高校學生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是對國家和民族發展至關重要的群體,要讓主流聲音在高校學子中能夠看見、立住、站穩,為學生積極打造一個純凈的網絡精神家園。“易班”因此孕育而生。
2013年8月,教育部、國信辦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網絡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教思政〔2013〕3號),指出“將易班建設成集思想教育、教務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大學生網絡互動示范社區”。2015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提出,“實施易班全國推廣行動計劃,使易班應用覆蓋到8個省和1/3的部屬高校”。如今“易班”正成為校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深受廣大高校學子的歡迎,為我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2.高校“易班”的定位
2014年底,中辦59號文中明確指出,“把校園網絡打造成宣傳學生、教育學生和引導學生的第一陣地和新型舞臺”。“易班”作為校園網絡發展的新模式,明確高校“易班”的定位,對于高校“易班”建設、發展乃至在校學子都至關重要。一是高校網絡學習的新平臺。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網絡學習平臺具有靈活的時間安排、多樣的個人選擇和便捷的學習方式等特點。“易班”的定位首先就是要成為高校網絡學習的新平臺,為高校學子提供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提高高校學子的網絡學習效率,切實地走進學生的學習,帶給學生真實的、與“易班”共同學習的成長體驗。二是學生網絡互動的新社區。網絡社交平臺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易班”定位于打造一個新型的學生網絡互動平臺,在網絡互動平臺上充分發揮易班的文化育人功能,營造濃厚的學習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真正做到扎根學生,與學生融為一體,更加貼近學生生活。三是新型的網絡宣傳陣地。互聯網時代,網絡安全愈發重要,在互聯網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信息,其中不乏誘導青年大學生的錯誤信息。高校“易班”定位于新型的網絡宣傳陣地,旨在成為高校學子網絡生活中的引路人和鑒別者,為高校學子鑒別錯誤的網絡信息,做到重大節點和重大事件在高校學子的網絡生活中“有聲音”,向高校學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二、“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的挑戰
1.易班平臺宣傳力度小
以福州市旗山大學城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3所高校為例,以線下問卷調查和線上網絡投票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各高校學子使用易班平臺的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共計發放問卷1000 份,回收有效問卷836份,有效回收率83.6%。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90%以上學生從錄取通知書及正式入學后學校的要求兩方面了解易班,并注冊認證使用,前瞻性的宣傳能讓新生在入學之初就了解易班平臺。然而,由于后續宣傳手段貧乏,大部分注冊認證的學生對于易班的豐富功能并不了解。在調察問卷中,以福州大學為例,學生所熟知的功能是醫療保險報銷板塊,知曉率也僅70%,其他諸如宿舍服務、勤工助學、成績查詢等服務板塊知曉率都低于50%。由此造成的結果便是60%的學生在開學注冊了易班平臺賬號后便將其遺忘在手機里,平均每周使用不到一次。如此低的使用頻率,極大地浪費了易班平臺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服務資源。
2.注重易班管理功能
易班充分發揮了線上線下互聯、年級班級互通、學籍管理與生活服務共享等優勢,以“互聯網+教育”的模式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優質網絡學習資源和校園生活服務;其中,學生管理功能因其易用性和靈活性深受各高校的歡迎。以福州大學例,福州大學采取了通過易班進行新生的預報到工作,管理新生報到信息、軍訓信息等學籍信息,同時福州大學實現了專職輔導員與兼職輔導員全覆蓋注冊易班,在易班上管理所帶的學生,通過易班平臺可以實現具體到班級乃至個人的精確管理。可以說易班的學生管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各高校開發利用。然而,由于各高校的實際校情不同,所掌握的教學教育資源也不同,這就導致了專業課任課教師普遍不了解易班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更無法在教學中使用易班配合授課,使易班在教育教學上的豐富資源未能得到應有的應用。
3.網絡話語權不足
現今,互聯網社交平臺種類繁多,其中擁有眾多流量的社交平臺有 QQ、微信、新浪微、百度貼吧、知乎等,這些平臺成功占領了當代大學生思想陣地。以“易班”和QQ的使用情況為例展開調查,結果發現92%學生每天使用QQ,70%學生每周使用一次易班平臺,30%的學生僅在有需要的時候才使用易班應用。高校學子 QQ的使用情況僅僅是易班面臨互聯網社交平臺競爭的一個縮影,各種互聯網社交平臺占據了高校學子的課余時間,也控制著網絡話語權。
三、“易班”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強化“易班”思想引領職能
“易班”作為新型的網絡宣傳陣地,在強化自身的思想引領職能,幫助高校學子把握正確方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體驗系列活動,如“馬克思主義知識競賽”“軍訓最美照片征集”、慶祝國慶系列主題活動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跟文化體驗活動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文娛活動中接受教育,不僅讓學生透過互聯網看見,也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去體驗,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也提升學生對網絡思政教育的認可度和活躍度。
2.發揮易班校園服務優勢
“易班”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新的思路,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與時俱進。然而,不僅要吸引學生注冊“易班”,更要使用“易班”,增加學生對“易班”的黏性,就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需求出發,不再采取單一的學校行政手段推進易班建設,而是根據本校校情充分發揮易班校園服務優勢。
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建立多樣化的校園服務功能,將高校的教務處系統、圖書館系統與易班網有效整合,方便學生選課、成績查詢、考試報名和圖書資料檢索等,使學生在“易班”上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精品文藝文化資源、豐富就業創業資源,滿足其學習、精神、生活需求,讓學生輕松、快捷地使用易班,形成習慣,為“易班”成為高校師生喜聞樂見、個性化的生活樂園打下堅實基礎。
3.整合高校教育資源
高校教師是“易班”的建設者,更是高校學子的引路人,他們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可以影響學生的學業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健康發展,這是易班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教育資源。高校教師可以通過“易班”進行課堂簽到、課后作業布置及上傳課程所需的學習資料,利用易班輔助教學,使學生通過“易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聘請校內乃至其他高校的知名教師在易班上開設專欄,利用“易班”的快搭輕應用實現與高校學子的線上即時互動,充分發揮名師的思想引領作用,在重大節日和重大節點作出準確的解釋,發出正確的聲音,引導學生認識當下熱點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易班”打造成寓教于樂的高校網絡學習平臺。
參考文獻:
[1]曾國勇.“易班”教育功能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4.
[2]何靜.大學生使用易班與微信差異化分析[J].中國冶金教育,2014.
[3]馮永泰,王釗,陳曦.高校易班與教學的良性互動[J].中國大學教學,2014.
[4]吳明華.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黨政論壇,2011.
[5]趙惠.利用易班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2.
[6]徐孝蕾,焦愛華,楊聰聰.新媒體在高校學生黨員培養和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
[7]王艷,霍圣錄,嚴芳.易班用戶黏度的模型構建及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13.
[8]何玥.新媒體語境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傳媒論壇,2019.
[9]張志芳.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思想引領[N].山西日報,201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