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 趙皙
摘要:秘書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學科,諸多應用型高校在開設該專業時都設有相關的實踐課程。以徐州工程學院秘書學專業教學體系為例,分析地方應用型高校對秘書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問題,例如雖有實踐教學(包括課堂實訓和社會實習),但實踐教學大多基于理論知識和簡單的工作技能,以至秘書專業學生步入社會后仍缺乏競爭力和崗位勝任能力,無法滿足市場對高質量秘書人才的需求。研究秘書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與崗位勝任力的關系,有利于培養有較強學習能力和適應力的應用型秘書人才,有效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秘書專業 崗位勝任力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4-0035-02
秘書崗位普遍門檻較低,秘書人才質量良莠不齊,秘書學專業的學生只有具備了崗位的實踐能力和扎實的理論知識,才能使在人才市場上脫穎而出。因此,秘書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只有重視崗位勝任力,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和社會需求的高質量秘書人才。
一、崗位勝任力
“勝任力”這一概念由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于1973年在《測量勝任素質而非智力》中首次提出。勝任力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優秀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并且是可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個人深層次特征,例如自我形象、認知或技能等個體特征。對于開設秘書學專業的地方應用型高校來說,科學的實踐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力。
二、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徐州工程學院為例
(一)實踐課程占比較少
從徐州工程學院的秘書學人才培養方案來看,秘書學專業的學生基本都是理論學習,實踐課程所占比例較小。如秘書學概論、中國秘書史、秘書文檔管理等理論課程約占70%,而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只占30%。而秘書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高校更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應用技能,都需要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所以調整實踐教學的比例,使之與理論課程相平衡,高校才能向社會輸送符合需求的秘書人才。
(二)實踐教學質量不高
秘書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包括課堂實訓和社會實習兩部分,但這兩部分實踐教學質量都有待提升。課堂實訓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如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來展示自己的作業成果,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作能力等專業技能。但這些技能的培養都是基于理論知識和課堂活動,脫離實際工作環境。因此,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很容易忽略自己擁有這些技能并且缺乏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技能的意識。
社會實習包括大二的頂崗實習、大三的學年論文和大四的專業實習,不僅實踐時間較短,實踐的質量也很難保證。學生除了大三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寫論文,能鍛煉寫作能力外,大二的頂崗實習和大三的專業實習都是沒有專業教師從旁指導,很難獲得能力的提高。雖然實習過程中會有實習日記、實習后會有實習報告,但是教師與實習單位缺乏溝通,難以發現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三)實踐教學缺乏教學條件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實踐教學缺乏教學條件,如課堂實訓缺乏專業的實踐地點。秘書學專業的課堂實訓在多數情況下都需要設定一個情節讓學生情景模擬,比如,模擬布置會議室、整理領導辦公室等,但這些實訓多是在普通教室里進行的。學生因為缺乏專業的實踐地點和實踐環境而無法接受實訓,讓實踐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就會出現經驗不足的情況。
三、以崗位勝任力為實踐教學體系
(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教育教學的基本點和出發點,提升秘書專業學生實際的操作能力,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應基于課程的特點,以應用型課程為主,并根據社會的大環境,開設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實踐課程,只有將實踐課程與學生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結合,才能為學生提供更人性化的學習環境,使秘書專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培養專門性的人才。
(二)規范實踐教學體系
1.課程時間安排與落實
結合高校學生現有的素質情況,合理分配課程時間。高校在安排課程時,應考慮到學生的現有情況,大一、大二時,學生的心性和行為還未得到雕刻和磨煉,不太適宜直接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這一時期,應把注意力放在理論的教學與實踐的模擬,使學生有更加充分的能力去適應社會。到了大三,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能力,并對社會充滿好奇,這時便可以安排學生開展社會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我,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2.完善實踐工的打分評價系統
一味的埋頭苦干并不能獲得成功,還需要別人的評價與指點。秘書學專業的學生在實習之余也需要聽取實習指導教師的意見,不斷改正自己,才能不斷進步。完善秘書學專業學生實踐工作的打分評價系統,評價內容需要具體到每一點上,不再只是粗略的評價和打分。只有細致的評價內容,才能體現秘書學專業學生在實習工作中的優缺點;秘書學專業學生只有在此基礎上不斷改正自己,才能更好地適應秘書學相關工作。
(三)合理利用實踐教學資源
1.地方性資源的利用
學校的空間有限,學校部門崗位的實習無法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實習,并且無法使學生真正接觸到社會,所以為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實踐空間,學校應充分利用地方性政策法律法規,與校外企業、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進行相對數量的應屆生對接,在校企結合中,企業或是政府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實踐崗位,讓學生脫離學校這一個大環境,進入真正的社會,體驗不同的工作崗位帶來的問題與成長。
2.社會資源的利用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代,高校應充分結合社會情況,緊跟時代腳步,為學生提供與時俱進的實踐能力。學校可以選擇網絡媒體,了解到社會對秘書人才的需要與需求比例,總結秘書人才需要具備的競爭能力及其優勢,對秘書人才的培養有一個宏觀方面的把握。
在數據化時代,高校在幫助培養秘書實踐能力時,可以充分深入實際,與其他高校取得學術交流機會,汲取其他學校培養秘書實踐能力的優點,不斷取長補短,優化教育模式,提升學校價值競爭力。
四、結語
地方應用型高校應以向社會輸送擁有較高實踐能力的人才為己任,并且秘書學專業又是一門對學生實踐能力有著較高要求的學科,因此各院校應轉變實踐教學理念,研究和構建基于崗位勝任力的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具備“上崗就能上手”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秘書的需求,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和就業率,這也是應用型高校顯示自己培養人才質量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張廣才.高校秘書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調查分析[J].昌吉學院學報,2018(3):57-60.
[2]石恪,藍芳.地方高校秘書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對策[J].安順學院學報,2017,19(5):52-56+60.
[3]丁增武.論應用型高校秘書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3):52-56.
[4]鄭雅君. 高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