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妍
【摘要】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各個高校都成立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輔導。體育社團是大學生中重要的活動團體,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社團相關活動,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促進作用。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大學生體育社團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希望為研究體育社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體育社團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
從積極組織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心理資本是積極的心理狀態。這些積極的心理狀態可以產生積極的行為。還有人發現大學生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樂觀的心態,獲得
心理資本的競爭優勢。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體育活動都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但是還沒有人研究體育社團大學生的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高校體育社團是高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研究體育社團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體育社團建設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近年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目標中的重要內容,如何在教育環境允許范圍內,注重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身心達到良好狀態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體育社團建設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理解為學生對社會環境、校園環境、自然及身體環境等都能夠接受并適應,在各類環境中能夠以良好狀態應對。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社團建設中應用需遵照我國高校教育要求及心理健康指導要求,充分發揮體育社團的作用,使學生克服內心障礙,修身養性,培養良好的品格,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提升綜合素養。
2.體育社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高校體育社團是大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為實現成員共同意愿,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是大學生體育的重要組織管理形式之一,是大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和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主要陣地。研究結果表明,體育社團與非體育社團大學生在心理健康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方面都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體育社團大學生通過體育活動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促進體育社團大學生人際交往、敵對和恐懼等負面情緒,減少身心癥狀。
3.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社團建設中的作用
3.1為學生抒發情感提供了良好平臺
高中生處于個人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中,學生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學生的內心想法無法吐露,情感得不到抒發,缺少釋放自我的途徑,長期的壓抑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體育社團建設中,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教師應發揮輔助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對于學生的疑問進行耐心的指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找到釋放壓力的方法,提升自信心。高中生的內心世界復雜多變,教師可以通過社團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受學生內心想法,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換位思考,使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通過體育活動強身健體的同時,找到抒發情感的途徑,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在社團活動中,學生也可以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誼,互相鼓勵,互述煩惱。
3.2走進學生內心世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體育社團是學生互相分享體育技能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參加社團活動會獲得各種情感體驗,其包含了外在的一些表現,如:日常行為、意志力、身體活動等,外在表現能夠體現出學生心理的真實想法。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通過觀察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表現了解到:很多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有的學生受到學習壓力的影響,行為偏激,脾氣較差,有的學生由于技能不強,怨天尤人等,此時,教師應給予學生耐心的指導,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使學生感受到關愛,發揮心理教育的作用,消除學生內心障礙。
3.3關注學生情感變化,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在體育社團建立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能夠體現出其內心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發展,因此,想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才能夠發揮教育的真正作用。例如: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時,教師應觀察學生所擅長的體育活動,并對學生開展專項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實現自我價值;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其不容易融入到群體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其多多與其他學生溝通,參加一些足球、拔河等集體類體育項目,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使學生感受到成功喜悅,逐漸的適應集體活動,消除內心障礙;對于性格急躁的學生,在參加活動時易與他人發生沖突,此時,教師應耐心與學生溝通,在學生出現矛盾時,不偏不倚,鼓勵學生參加修身養性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等,培養其心平氣和的心態;對于自信心較強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其做到勝不驕,認識到自身價值,并發揮價值。
總之,重視體育社團對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引導作用。體育社團活動無疑是大學生鍛煉身體和提高體育技能的最好形式,是對學校體育教育的有益補充。在體育社團活動中學生學會了體育運動技能,培養了終身體育意識,樹立了終身體育理念。高校要加大對體育社團的扶持力度,促進體育社團的健康發展,保障體育社團的運動場地和器材,以滿足體育社團更好地為大學生身心健康服務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偉.中國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研究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8(03).
[2]張孟紅.地方綜合性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6).
[3]王廣虎,胡艷.論我國體育社團改革的基礎構建[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5(02).
[4]陳小蓉.體育教學俱樂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518060).中國學校體育.2001(02).
[5]梁俊雄.體育社團實體化發展新探[J].體育科學.2011(01).
[6]陳海嘯.高校實施俱樂部型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體育與科學.1998(03).
[7]盧元鎮.論中國體育社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