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不斷深入發展,規范化程度日益提升,主要體現在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自愿披露信息,這對于提升資本市場上的信息質量、降低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具有很大幫助。自愿性信息披露也日益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本文在此對學界目前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為有志于此方向研究的學術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愿性信息披露資本成本企業價值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梳理,目前對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目的、影響因素、經濟后果。下面予以簡介。
一、目的
(一)公司層面
Francisetal(1994)認為,出于避免由于披露不完全或不及時引起的訴訟,管理者自愿披露的信息會增加。
Bushman和Smith(2001)則認為公司自愿披露信息是一種對管理層的監督方式,這種監督降低了公司與外界之間在信息上的不對等,防止管理層損害公司利益。
國內學者認為上市公司如果想提升市場價值,需要從降低代理成本與融資成本下手。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僅增加市場上關于公司信息的數量,而且自覺的披露表明了管理層的自信,信息質量也是可以保證的,對于解決代理問題大有裨益;(張亞連,2008)與此同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改善了公司形象、提升了公司聲譽,最終實現了公司市場價值得的提升。(張亞連,2008;張紅云2013)
(二)管理者個人需要。
Trueman(1986)通過對管理層發布盈利預測的行為進行分析,認為管理者經常在實際盈利之前發布盈利預測可能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向資本市場傳遞利好消息;二是使投資者們認可管理者的才能,提升自己的聲譽。
李明輝(2001)認為公司披露自愿性信息,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此舉是為了展示管理者的才能;同時還可改善公司形象、展示公司實力等。
二、影響因素
國外學者認為上市公司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提振投資者信心,會更加積極地披露自愿性信息。(Wong-Boren、Chow,1987)
Jiang等(2011)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發現公司股權越集中,大股東越容易為謀取私人利益而損害公司利益。大股東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利行為,會運用集中的股權來影響自愿性信息的披露。
李鳳蓮、游達明(2014)選取131家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選擇2009年到2011年的年報中的部分數據構建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研究發現公司規模、股權集中度、獲利能力、管理人員持股比例會對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產生正向影響,而董事會會議次數會產生負向影響。
三、經濟后果
(一)影響公司股價
Healy等(1999)發現,公司如果加大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力度,股票價格會相應的跟著上漲,并且還可以引起中介機構的關注。
齊萱、谷慧麗等(2012)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發現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會向市場傳遞有利或不利的信息,進而影響股價。公司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意味著向外界傳遞有關于公司的利好信息,公司股價也就會隨之變動。
(三)影響公司資本成本
國外研究中,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度量,Botosan選擇自己構建指數,而Sengupta(1998)則選擇了美國投資與管理研究協會(AIMR)發布的評級指數作為代理變量。兩位學者結論都是一致的,認為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與資本成本之間呈顯著負相關。
在國內,李慧云、劉鏑(2016)選取我國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類)作為研究樣本,同時加入市場化進程這一影響因子。二人經過研究發現,市場化進程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與股權資本成本的負相關關系更加顯著;市場化進程低,需要考慮上市公司性質對二者關系的影響,相對于國有公司而言,非國有公司的負向關系更加顯著。
(四)影響公司價值
國內學者通常采用Tobins Q度量公司價值。眾多研究結果表明研究,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與Tobins Q正相關。(張宗新、張曉榮等,2005;陸正華、黃加瑤;2007)陸正華、黃加瑤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將自愿披露的信息分解為戰略、財務、非財務,分別研究與企業價值的關系。二人研究后發現三者中只有非財務信息與公司價值顯著正相關。
總之,目前學術界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這意味著自愿性信息披露仍有許多領域尚待挖掘,此方面的研究仍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Chow, C. W.,& Wong-Boren,A. Voluntary financial disclosure by mexican corporations. Accounting Review,1987.62(3),533-541.
[2]Jiang H,Habib A,Hu B. Ownership . Concentration,Voluntary Disclosures and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New Zealand [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11,43(1): 39-53.
[3]李慧云,&劉鏑.市場化進程、自愿性信息披露和權益資本成本.會計研究2016.(1),71-78.
[4]李鳳蓮,&游達明.企業價值報告架構下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為的實證研究.系統工程2014.(4),124-130.
[5]陸正華,&黃加瑤.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對提升公司價值的影響——基于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驗證.特區經濟2007.(5),118-119.
[6]齊萱,谷慧麗,劉樹海.天津上市公司自愿性會計信息披露與股票價格相關性研究.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2,32(4),22-28.
作者簡介:劉力源,出生年月: 1995.01.26,性別:男,民族:漢族,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